十五 打铁先要身板硬——四川自贡仙市古镇的铁匠铺
仙市古镇,位于四川自贡市富顺县城西北27公里,被誉为“天上的街市”。始建于1400多年前的隋代,是以井盐文化为依托发展起来的。这里自然风光绮丽,文化根基深厚,民风民俗浓郁,曾因“四街四棚五庙三码头”和“一里三牌坊九碑十土地”而远近闻名。古镇有四条街:正街、半边街、新街子、新河街,石板路面与老式木门,花格窗的民居、店铺,古色古香。沿着石板路的正街有江西庙、胯胯井,而铁匠铺就在正街的里端,靠近河边的渡口几十米的地方。铁匠铺子不大,但位置很显要。落满灰尘的门面两边竖条形的木栅板起到通风和装饰的作用,门楣上木制风化得以至于字迹不甚清晰的招牌上写着“铁匠铺”三个隶书大字,木梁土墙的房屋结构,看起来有些历史沧桑的感觉。走进铺子,看到堆满了才打制的锄头、镰刀等劳动工具,与其说这是个商铺,还不如说这更像是个铁器历史的陈列室。据地方志记载,铁器制品主要是与传统生产方式相配套的农具,如耕田用的“犁头尖”,翻地用的“钉耙”,锄地用的“锄头”,挖土用的“大锹、小锹”,劈柴用的“锛和斧头”,罱泥用的“泥夹子”,篾匠用的“斫刀、刮刀”,修剪花木用的“剪刀”,厨房用的“菜刀、铲刀、铁勺、火钳及火叉”等工具,都是出于铁匠之手。
铁匠铺的历史比其他行业要长。人类自从事农耕后,先是石器时代,后经革新演变转入到铁器时代,自那时起,诞生了铁匠,也就有了铁匠铺。作为一门古老的锻造工艺,曾经是城乡许多手艺工匠的谋生行当。但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打铁这种曾经在民间十分风行的手艺已经走向消失的边缘,而在仙市古镇我们看到了迄今尚保留完整的铁匠铺。
铁匠铺也称“铁匠炉”。所谓“铺”,就一间打铁的房屋,屋子为了散热,空间很高。铁匠铺的设施并不复杂,在房子的靠墙一边砌一个上小下大的炉灶,烟筒贴墙砌到屋外,炉灶的锅塘要大,炉芯要宽,因它是红铁的炉,炉灶的右侧打一个眼,用于安装“风箱”。风箱在于助燃,由木箱、活塞、活门构成。打铁时,一般由师傅的徒弟用干稻草或木炭把炉膛中的火发燃,随着加热的需要,将风杆在平缓均匀的节奏中用力“扑哧……扑哧……扑哧”地扯个不停,然后添加铁炭,那蓝莹莹的火苗会一起随着风箱的节拍从铁炭的缝隙间窜出来。随后,师傅把需要打磨的铁器用铁钳夹住放入火的中心。小徒弟握着风箱的横木杆,把那风杆拉出头时脚就在地上踮一下,接着就猛力用一股子脆劲把风杆推进风箱里去,“扑哧、扑哧”的声音,使炉膛中红红的火苗直窜,动作连贯而一气呵成,那姿势平衡而优美,很有舞蹈的韵律感。
在距炉灶1米远的正前方,安放一个桑木的树桩,桩上安一个生铁浇铸成的“铁墩头”。所谓铁墩头,源于铁匠的铁工活术语。安装要绝对牢固,不能有丝毫移动。要锻打的铁器先在火炉中烧红,然后铁匠师傅再将烧红的铁器移到铁墩头上(方言称“砧子”),在敲打时,一把重锤、一把小榔头会发出铁匠铺特有的“叮叮当”的声音,老百姓称为打“三墩对”。一般由打铁徒弟手握大锤进行锻打,铁匠师傅左手握铁钳翻动铁料,右手握小锤一边用特定的击打方式暗号指挥徒弟锻打,一边用小锤修改关键位置,使一块方铁打成圆铁棒或将粗铁棍打成细长铁棍。有时待铁器热至通红,铁钳快速夹至大铁墩上,一番铁锤敲打,一串叮当声响,一阵汗雨飘下,那铁件在锻打过程中逐渐成形。打铁过程中,师傅还会把铁器放入水槽内,随着“吱啦”一声,一阵白烟倏然飘起,淬火完成。铁匠铺师傅的淬火和回火的技术是十分重要的。淬火和回火技术,全凭实践经验,一般很难掌握。各种铁器,虽然外形制作十分精美,但是如果师傅的淬火或回火的技术不过关,制作的铁器也是很不耐用或者根本就不能用。重庆大足县的“菜刀”之所以全国闻名,关键技术就在于淬火和回火技术上。可以说在老铁匠手中,坚硬的铁块变方、圆、长、扁、尖均可随意成形。
打铁是男人的活路。据从业多年的铁匠师傅介绍说:“世上三样苦,撑船、打铁、磨豆腐。”这打铁的手艺人,不光是要有技术,更重要的是要有能耐得住高温,吃得来苦,手臂要有百斤之力。民间有句俗语:“打铁先要身板硬。”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一般在打镰刀、铁钉、火钳、火叉等小铁件时,只要师傅一个人锤打就行,徒儿们只要帮拉风箱、添煤炭或铲件就可。每至红炉生火之时,都是气温高升,拉一阵风箱,汗水满头,抡一番铁锤,叮叮当当,抡着大锤敲打烧得红彤彤的铁棒,铁火四溅,便会挥汗如雨。
古镇铁匠铺的卢师傅已经60多岁了,他的一对双胞胎儿子继承了他的事业,两兄弟从小就随父亲学习打铁,学得一身好手艺,在与他们的攀谈中,让我们进一步了解到了打铁这门手艺——打铁看似粗活,其实非常细。比如把握烧铁火候,就得十分讲究。打制一件铁具,一般要经过五六道工序。第一步是选料,要看“单”下“菜”,打制什么东西就“依葫芦画瓢”选料,否则既浪费材料又耗费时间。接下来就是“加温”。将要锻打的铁器放入旺盛的炉火中烧红。这一步的关键是控制火候,既不能烧得太“软”,也不能烧得“半生不熟”。第三步工序就是“锤打”,等到铁器在火炉中烧得通红,大师傅就把它移到大铁墩上,拿小锤开打,徒弟拿着重锤跟着打。在锻打过程中,大师傅凭目测不断翻动铁料,“随心所欲”打造自己想做的形状,方的、圆的、长的、扁的、尖的,不多时那铁件便成为匠人的理想器物。有时,还要把已定型的毛坯塞进冷水里冷却凝固,这就是前面讲的“淬火”。然后又加热,又锤打,如此反复几次,直到最后定型为理想的产品,这样打出来的产品才更坚硬。这还不算完成,“成品”还要经过磨口,让口子变薄,使其锋利,紧接着在产品上涂上一层防锈油,加上简单的包装,产品便陈列在隔壁的商铺出售了。
上/四川自贡仙市古镇的铁匠铺。(余强 摄)(www.xing528.com)
下/铁匠铺保留有最早的炉灶,用于打制农村用的劳动工具。(余强 摄)
概括起来,打铁主要有煮铁、夹钢、锤打等5道工序,每一道工序对打造出来的铁器质量都有影响。一个学徒要成为一个熟练的铁匠师傅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的磨炼,还不一定能完全掌握打铁的每个工序的精髓。因此,打铁工艺经常成为一家门户的技艺,各家的铁匠铺都会给自己生产的铁器做上记号,比如在刀背上刻上“正”的字样,以显示自己工艺的精湛。每个打铁匠对自己打造的铁器的手法、特征都了如指掌,一看就能辨认出是否是自家铁匠铺打造的铁器。可以说打铁不仅是一种体力,更是一种技艺和智慧。
“现在的很多农具、铁器都能买到现成的,而且样式比手工制作的品种多,好看,所以打铁的营生早已不像往年那么火爆了,大多只是一些铁具的简单加工,收一点手工费,赚不了多少钱。”古镇上的老人感慨地说:“打铁很辛苦,收入又不多,现在基本没有年轻人愿意学这行手艺了。最早铁匠铺兴盛的时候,是富顺县水泵厂的下属单位,还成立了仙市铁业社,有七间炉,到现在只剩下一间炉,只有卢师傅传下来的双胞胎儿子在坚持打铁。铺子里,各种刀具和劳动用具应有尽有,他们的父亲守在铁匠铺旁边的小商店,将打制的铁器分类出售,以解决一家的生计问题。传统的风箱如今已改为鼓风机,并使用空气锤等现代机械工具,时间久了这门传统手艺恐怕真的会失传。”
在四川地区,我们曾寻访了一些乡镇,能见到的铁匠铺已是不多,只在古镇的一些老街背巷里零星存续着,而且规模都很小。四川地处内陆盆地,劳动工具和生活用的工具还为许多老农户所使用,他们还希望能用到手工打制的铁器,遇到赶集的时候,还是喜欢经常光顾铁匠铺,这也让集镇上的铁匠铺还能继续地延续,使一古老的手艺不至于消失得太快。
仙市镇依偎在自贡的釜溪河畔,这千年古镇经历了无数的风风雨雨仍然风韵犹存,河道里缓缓行驶的渡船、打鱼船,还能依稀看到古镇那时木船云集,盐担蔽街的兴盛场面。当我们离开仙市古镇时,不禁又回首望了望铁匠铺的位置,旁边弹棉花铺也不肯停歇,“得儿当、得儿当”的声音伴着雪白的棉花起舞。古镇伴着多少人的记忆,或轶闻掌故,或市井传说,随着这富有乐感的节奏声,而渐行渐远,时代留下的足迹是否还依然让人驻足、留恋?
铁匠铺卢姓双胞胎兄弟继承了父亲打铁的手艺。(余强 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