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十三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云南丽江古城的皮革作坊

十三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云南丽江古城的皮革作坊

时间:2023-05-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十三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云南丽江古城的皮革作坊束河,一个距离云南丽江古城仅有四公里的茶马驿镇,因为背风向阳和水源方便,加之唐宋以来茶马古道不断发展,这里逐渐成为当时纳西人从雅砻江流域南迁丽江坝子最早的活动地区之一。但民间有一句“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的俗语,道明了皮匠的聪慧与才智。第七道工序是修皮,将暴晒后的皮张用铲刀进行最后的修整,使其更加符合使用要求。

十三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云南丽江古城的皮革作坊

十三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云南丽江古城的皮革作坊

束河,一个距离云南丽江古城仅有四公里的茶马驿镇,因为背风向阳和水源方便,加之唐宋以来茶马古道不断发展,这里逐渐成为当时纳西人从雅砻江流域南迁丽江坝子最早的活动地区之一。明朝洪武年间,木氏土司把许多外来的能工巧匠安置于此,是想借用束河的优势,发展工商业,使之成为丽江的经济重镇。当年徐霞客游芝山解脱林时,曾走过此道,他在记述中这样写道:“过一枯涧石桥,西瞻中海,柳暗波萦,有大聚落临其上,是为十和院。”“十和”,即今束河之古称,可见明代这里已是丽江城的重要集镇。据文献记载,广义的“丽江古城”,即是由大研、束河、白沙三大集镇构成的统一体,不同的是束河古镇的形成比大研古镇尚早200多年,曾经是茶马古道重镇,历史甚至比丽江还要久远……

古镇的村口拥有400多年历史的青龙桥是进束河村的必经之路。相传曾有仙人从桥上一步跳跨到白沙,上玉龙雪山登天,至今留有仙人足迹,宽阔平整的桥面上不知藏着多少岁月的传说。我们在桥边的一个叫“红谷”的茶坊里,一边品茶,一边望着窗外千百年来无数马帮铿锵走过的青龙桥,古风依然,抚今追昔,不禁让人浮想联翩。束河是名副其实的“皮匠之乡”,纳西语中“绍坞希日奔”翻译过来,就是“束河皮匠村”的意思。从茶坊老板那里了解到,由于皮革业是个容易造成污染的行业,虽然丽江城里水源方便,但清洁的饮用水几乎是纳西人家的命脉,是不能破坏的。束河是漾弓江的源头之一,清澈得发蓝的青龙河水从桥下流过,这些水从束河下去后就进入田野,不会流到丽江城。据说,这也是外来的皮匠们被安置落户到束河的原因之一。这桥、这景、这人、这山、这水,已成为古道过客和走四方的束河皮匠永远的记忆。出门时,茶坊老板给了我们一本《束河皮匠——600年传奇》的书,其中记述了正在被渐渐尘封的束河皮匠业由盛到衰的历史故事,是有心人在为皮匠们树碑立传。也许只有走进了属于束河的那些古老故事,才能真正地领略到束河皮匠独有的传奇与魅力吧。

束河皮匠的发展是因为马帮的出现,对鞍辔背囊等皮具的需求急增而壮大起来的,作为茶马古道的集散地,束河制皮业随着马帮的繁荣形成了一个兴旺的行业。在当时,从德钦到巴塘、从拉萨到日喀则,几乎到处都有闯天下的束河皮匠身影,甚至还形成了束河皮匠聚居的永宁皮匠村和中甸皮匠村。曾居住在中甸的张儒卓、张群、李鉴、李发昌被合称“中甸四大皮”,直到今天,他们的子孙仍然在藏区及三江并流地区落地生根,繁衍生息,传承着祖祖辈辈相传的皮革工艺,经营着他们世代相传的皮革作坊。

“匠”者,手巧者也。古代有“七十二行”的说法,其中不少称为“匠”。诸如木匠、篾匠、铁匠、石匠、泥瓦匠、油漆匠、皮匠……都是社会最底层的手工劳动者。人们衣食住行中绝对离不开这些各行各业的“匠人”,他们虽然社会地位不高,所创造的成果却对人类贡献很大。至于皮匠,由于在皮革加工过程中的特殊气味,素有带贬义的“臭皮匠”之称。但民间有一句“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的俗语,道明了皮匠的聪慧与才智。在云南的茶马古道上,皮具几乎普及到了村村寨寨,千家万户。适合于高原特点的皮革制品,如皮靴、皮鞋皮包、皮褂、皮口袋、皮条索等,是当地牧民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品。赶马人用皮鞍、皮褡裢、皮碗、皮垫等,在山区更是普遍,简朴而实用。

纳西族皮匠说,传统的束河制革工艺承袭了皇家皮坊的工艺特点,需要经历的工序很多,其中也有许多门道。一般分为泡皮、硝皮、绷揉、烟熏、上色等多道工序。首先是要泡皮和洗皮。也就是将生皮用清水浸泡十二个小时使其变软,然后将生皮用清水洗净。第二道工序是铲皮,就是用铲刀将附着在软皮上的枯肉铲除,使皮张更加均净柔薄。第三道工序是熏皮,将铲好后的皮张放在灶上熏烤三到四小时,增加皮张的韧性。第四道工序是揉皮,就是将熏烤熟的皮张放在脚下搓揉,使其更加柔软成熟。第五道工序是摔皮,工匠们将搓揉后的皮张用力在架子上摔打,增加皮张的柔韧性。第六道工序是晒皮,就是将摔打后的成熟皮张摆在太阳下暴晒,让其内部的水分完全蒸发控干。第七道工序是修皮,将暴晒后的皮张用铲刀进行最后的修整,使其更加符合使用要求。第八道工序是给皮张上色,根据需要将皂矾和黄栗叶水均匀地涂抹在皮张上面。经过这些繁杂的工序,就可以根据需要将处理过的皮张进行加工。只有专注于技艺又肯动脑筋的人,才能掌握这些规律。能将皮子硝制好,这也是当年皮匠们的基本功。而要学好这门手艺,一般都要经过帮工三年,学徒三年,做工又三年才可称为师傅,另立门户。

据当地的地方志记载,在丽江,有一位很著名的回族皮革师傅马鹤仙。他家世世代代都以制作皮革为业,能熟练地制作一种红、绿颜色的羊皮和红色牛皮,还会火熏牛皮的技术,用自己鞣制的皮革制作马龙套和藏族最为喜爱的腰带钱包等。他染制皮革用的是五倍子苏木、纯菜籽油植物原料,染出的皮革色彩鲜艳,不易褪色,所以很受大家的欢迎。他染制的皮革除在当地使用外,也随着茶马古道远销到中国西藏、尼泊尔、印度等地。在这条路上经商的李达三、李立三、杨修、李光全等人的马帮每年都将马师傅的红绿羊皮运销藏族地区。也有尼泊尔商人和藏商直接找他订货,而且每年都愿意预付数目可观的定金。由于红绿羊皮既漂亮好看又结实耐用,在藏区声名远扬,藏商将马鹤仙称之为“三朵颂露公美柔”,意思是丽江红绿羊皮生产者。(www.xing528.com)

云南丽江束河古镇古老的石板路,是当年马帮的必经之路。(余强 摄)

上/束河古镇马帮商铺展示的皮具和马具诉说着当年茶马古道的历史。 (余强 摄)

下/丽江纳西族妇女身披七星羊皮背饰。(余强  摄)

漫步在古镇的石桥,光滑的石板路,高突的上马石,马锅头的豪宅,会有一种深沉的历史感受。为了探访马帮故事,我们参观了束河最著名的茶马古道博物馆。当年马帮所用的马鞍、马铃、马灯、皮口袋、酥油桶,以及来自印度、尼泊尔、中国西藏的各种马帮用具,都静静地躺在博物馆里。仔细看那些发黄的皮马甲、皮包、皮靴、皮具,做工结实,针脚精细,只是做皮具的匠人们早已不在,无法讲述一段皮匠传奇的故事。从那久远岁月留下的汗渍斑斑的皮具和简单原始的一锥一锤的工具上面,我们仿佛依旧能感受到昔日茶马古道“皮匠之乡”的兴衰和追寻到“一把锥子闯天下”的足迹。可以想见,历史上,沿着茶马古道外出传艺谋生的束河皮匠不知该有多少!这些皮具有不少就是当年行走在滇藏茶马古道上马帮们的必备行头。

当现代商业文明的脚步渐行渐近,手工艺回归的国际化热潮,使这一行业今天又重燃发展的薪火,为束河皮具业的现在与未来带来新的商机,也为跃跃欲试将民族皮具业重新振兴的企业家们带来创业的勇气与激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