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八刻记远古的历史“蓝本”:贵州苗族剪纸艺术

八刻记远古的历史“蓝本”:贵州苗族剪纸艺术

时间:2023-05-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八 刻记远古的历史“蓝本”——贵州苗族剪纸艺术农历三月十五日,我们一行六人乘车到达贵州凯里时正是姊妹节第一天,这天的开幕式在台江县城举行,盛况空前。但在贵州省的黔东南苗族自治州,剪纸则以更加丰富的形态和样式呈现在人们面前。苗族民间剪纸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出苗族深厚的民俗文化意识。苗族剪纸所用的纸张,有白皮纸、黄草纸等,在有的地区则使用苗家自制的丝绵纸。

八刻记远古的历史“蓝本”:贵州苗族剪纸艺术

八 刻记远古历史“蓝本”——贵州苗族剪纸艺术

农历三月十五日,我们一行六人乘车到达贵州凯里时正是姊妹节第一天,这天的开幕式在台江县城举行,盛况空前。为了采访姊妹节的发源地,第二天清晨我们把自己的行李放在了凯里,只带了相机就直赴台江的施洞镇。因为遇到赶场、过节,那街头巷尾的“花摊”无不被苗家妇女围得水泄不通,那是她们在挑选自己喜爱的花样——剪纸。因为苗家妇女的装束特别讲究,不分单、夹衣,在胸前、袖口、裤脚边、围裙头都要镶上自己刺绣的花边,再加上日常生活用品(布制品)和儿童的衣裤帽的装饰所需的绣花边,真可算是数不胜数。当我们惊叹刺绣的精美时,发现有些苗族老妇人坐在凳子上剪剪纸,遂引起了我们浓厚的兴趣,原以为是剪着装饰窗户用的,凑上前去打听,原来,这些剪纸都是刺绣的底样,她们管这叫“剪花”“苗花纸”,苗语称作“榜细”。

其实,剪纸艺术对于我们而言并不陌生,在我国北方称之为窗花,造型明快,刻制线条粗壮有力,而江浙一带的剪纸又以细微清秀和富丽著称。但在贵州省的黔东南苗族自治州,剪纸则以更加丰富的形态和样式呈现在人们面前。苗族民间剪纸有着悠久的历史,只是由于主要用做绣花底样,而不是作为独立的装饰欣赏品,所以不像苗绣那样名气大,光彩夺目。在长期的刺绣实践中,苗族妇女发现用剪纸图案来代替在绣面上描绘图案,可以准确无误地不断复制,既省工又省时,同时也能保持绣面的干净洁亮,从此,她们就把剪纸图案作为刺绣艺术的“蓝本”。为了保证刺绣的质量,苗族妇女们把自己的聪明才华和喜怒哀乐等审美观融入剪纸图案中,使之与众不同。在《苗族古歌》“迁徙”中有一段唱道:“姑姑叫嫂嫂,莫忘带针线,嫂嫂叫姑姑,莫忘带剪花。”“剪花”即剪纸花样,迁徙中都再三提醒不要忘记携带,可见它在苗族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通过走访苗族民间的剪纸能手,我们得知苗族民间剪纸主要分为两种类型——方囊型和方你型。

方囊型剪纸供平绣用,因此剪纸注重轮廓线,外轮廓剪空,内轮廓只剪破,要锁边的同样剪空。锁边以景泰蓝金丝镶边,因而很注重锁边的轮廓线变化,以线条来体现立面,力求用几根线条勾出形象的姿态。简略琐碎的细部,其中以涡形云纹线及齿形曲线运用最巧妙和普遍。涡形云纹线多用于动物肢体连接须、尾,齿形曲线多用于毛、尾、冠。这两种线规范化,具有概括力及节奏感,富有韵味,增强了装饰效果。变形与夸张是方囊型剪纸的魅力之一。动物的尾巴可以长出一枝花,人物头身可以不成比例,与某种动物的嘴一样,还可以长出鱼的两根须;象的头上可以长出牛角;某种野兽可以只长两只脚……变形与夸张舍去了解剖学的精确,使形象具有灵活性及视觉美感。方囊型剪纸中有一种特别的造型形式,即圆形形式,不管什么动物,取头的正面居中,只取两只脚居左右与圆形的身体包裹着头。

方你型剪纸的内轮廓以针打眼成虚线,主要用于辫绣(也有用于平绣),因此方你型剪纸注重外轮廓线的态势,简化复杂结构,省略细部,有剪影味,不搞细小纹样,采用大幅面,构图求简。

苗族民间剪纸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出苗族深厚的民俗文化意识。受民俗文化心态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它的题材上,有许多与创世纪人类起源有关的神话传说。如人头蝶身的剪纸图案,就是从苗族古歌中的“蝴蝶妈妈”①传说中演变而来的。苗族民间剪纸图案中还有“桑扎射日”②的神话。从“蝴蝶妈妈”“桑扎射日”“女人驯龙牛”“女人驯象”等,不难发现苗族的剪纸既是对母系社会遗风的追溯,又是反映远古时代人类常与各种野兽和严重旱灾进行生死斗争的形象记录。蝴蝶这种图腾花样不仅代表个体,也代表群体、部落的祖先意象、图腾三者的神秘血缘的复活与显灵,有着深刻的寓意性,也代表着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结构。另外,原始的巫术礼仪作为苗族生活的重要内容,在剪纸中也有较多的反映。苗族人是多神论者,崇拜自然物,崇拜祖先,崇拜生命。他们认为人的祸福是由神鬼掌握的,要得福免灾就必须求神的护佑。巫师是沟通人与神的媒介,由他来祭神驱鬼,因此,苗族人对巫师非常虔诚尊重。剪纸中的巫师形象庄严肃穆,身佩执法的长剑,举着装有降伏恶鬼法力的葫芦,显得神秘莫测。这些古拙简朴、粗犷豪放、富有神话和宗教色彩的剪纸图案,充分展示了苗族的独特气质和久远的历史。

施洞剪纸描绘的动物种类最多,其次是人物,动物可以单独作为主题,人物主题则必须配以动物。表现的形式主要有:半人半兽、动物人脸、多动物合体、人物与动物合体等。而在动物的幻想性构筑中,以龙的变化最为庞杂,但此“龙”并不是我们平时所见的龙的造型,苗龙的头部有牛头、马头、鸟头等各种造型,身部也有蛇身、鱼身、鸟身等造型,其变化的多样,源自于苗族人始终保持的原始的自然神性。常出现的动植物有龙、锦鸡、蝴蝶、蝙蝠、鱼、猫、牡丹石榴、葫芦、棉花、桃。其中龙的图案变化最为丰富多彩。作为古代民族文化的心像记忆的西南苗族民间剪纸,从图像传承系统真实地记录了远古氏族部落社会普遍存在的原始信仰和观念。

一位老艺人告诉我们,苗族剪纸一般都是用刀口很尖细的小剪刀剪,由于用剪刀剪不能把纸层叠太厚,所以有些人则用刻刀刻,一次可多刻几层剪纸。后来才知道,人们通常所说的剪纸,实际上包括剪纸与刻纸两大类别。无论剪或刻,他们都会先把图案在表层纸上画好,而不是像剪窗花那样随意剪。在多层纸叠合剪刻时,她们习惯用白皮纸捻或缝衣线将纸穿钉成本子,一幅图案视大小固定数个点,以保证剪刻中各层不错移。白皮纸捻如小铁钉,长约2厘米,一头粗,一头尖,剪刻完撕揭时不用去掉纸捻,以纸捻尖的那层纸揭起,要几张,揭几张,剩余的再保存起来以便日后使用。

台江施洞剪纸。

苗族剪纸所用的纸张,有白皮纸、黄草纸等,在有的地区则使用苗家自制的丝绵纸。白皮纸用竹、构皮等纤维浆制作,薄而韧性非常好,经得搓揉。丝绵纸是将蚕放在木板上让其吐丝结成的薄皮,既挺括又很柔和,是最好用的纸。但到了20世纪60年代后,大量工厂化的现代机制纸输入苗区,于是部分苗族妇女则采用28克以下的书写纸来制作剪纸,剪纸的花样就是绣花的底样,她们先将心中的花样剪刻出来,贴在绣面上,再穿针引线,依样绣刺。遇到好的花样还可以将其拓下来,互相交换,转辗使用非常方便。(www.xing528.com)

剪纸作为刺绣的蓝本,不同于刺绣可以用丰富的色彩来表现,由于颜色的单一,使得剪纸对图案的要求就更加强调物象特征的典型性。其表现形式也灵活多样,各具特色,在有限的画面上变静为动,变实为虚,扩展空间,从而使剪纸作品浑厚而不凝滞,具有生命动态美的视觉效果。苗族刺绣从功能形态而言,主要用于装饰服饰,与服饰的款式及其他装饰构成不同支系成员的外形识别标志。苗族没有自己的文字,民族文化的信息靠口头文学和约定俗成的形象化符号来传递。其中大量的形象化符号又往往是通过刺绣、剪纸花样为介质一代代相传下来的。因此苗族剪纸与刺绣一样,其本身就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可以说,正是因为有了苗族剪纸,才有了苗族刺绣与服饰的灿烂。剪纸艺术,润透了苗族人民的素朴生活、理想追求,表现族群生生不息、永不歇息的生命创造力,它将自然物和人性、人情相通,同时将古灵精怪的物象注入了人的灵性和活力,从而表现民族的自由精神。

西方当代科学哲学家波普尔(Karl­Popper,1902—1994)“三个世界”③的哲学原理为解释民间艺术文化形态提供了参考,剪纸作为第三世界的产物,是从第一世界第二世界演化和抽象出来的。苗族剪纸作为民间艺术的一种形式,具有意识形态的本质特征。它是人类意识活动的产物,是民间社会的精神现象,因而不仅受民间社会背景、文化背景以及生产生活方式的制约和影响,而且也是对民间社会生活的反映,特别是民间文化的反映。自由自在是民间艺术最基本的审美风格。民间的传统意味着人类原始的生命力紧紧拥抱生活本身的过程,由此迸发出对生活的爱和憎,对人生欲望的追求,这是任何道德说教都无法规范,任何政治条律都无法约束,甚至连文明、进步、美这样一些抽象概念都无法涵盖的自由存在方式。

民间的传统是民间美术载体,文化内涵与艺术形态都极其丰富,但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就是人类文化意识中的伦理情感

伦理学是关于道德的科学,传统伦理学是对人类社会人与人之间伦理关系或道德关系的研究。道德伦理作为人类生存生活的各个侧面,作为协调人类社会关系的道德伦理规范,在不同的领域具有不同的伦理内容,表现出若干具体的特点,同时体现了不同的伦理关系。在民间艺术创作活动及其物化形式中,不仅折射出民间艺术的道德伦理追求,而且与民众的价值观念、情感意识、审美观念互相融和、互为一体,体现了民间艺术丰富的文化生态内涵。

在苗族的剪纸中,有许多与创世纪和人类起源有关的神话传说,如“蝴蝶妈妈”“桑扎射日”等,表面看来,民众选择这些题材和样式,是作为宣传道德伦理的手段和媒介,但实际上是道德伦理及情感观念赋予了这些题材内容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使这些题材和内容承载了艺术形象审美价值以外的文化意义,并为其注入了永恒、旺盛的艺术生命力。换句话说,是民众普遍的道德伦理及情感要求,创造、选择了这些图像化的题材和内容使其成为道德教化的工具和伦理情感的符号。

历史是时间与空间过去式的呈现,一切都在其间蕴涵、流淌,并积淀成有文化含量的物质形态,诠释西南苗族剪纸在历史背景中的文化,也因人们对文化生态环境认识的深化而永无止境,但愿对它的研究不应再有历史的断裂与失落的惨痛记忆。

①传说蝴蝶妈妈是由枫树变的,因和水上的泡沫“游方”(恋爱)怀孕后生下12个蛋。经鹤字鸟替她孵了12年,才生出第一个姜央和雷公,以及龙、虎、蛇、象、水牛、娱蚁等12个兄弟,从此天下便有了人和动物。

②传古时候有“日月十二双,日夜不停跑;晒得田水啊,好比开水冒;晒得石头啊,软得像黏糕;晒得坡上啊,草木齐枯焦。”为此,苗族先祖造了一把巨大的弓,请一位叫桑扎的英雄去射日月。当桑扎射掉11对日月以后,剩下的一对日月被吓得藏起来了,天地变得黑茫茫一片,人们无法外出做活路。后来,先祖们请来公鸡,“公鸡拍拍翅,抬头高声喊;早晨哩哩叫,太阳出东方,下午哩哩叫,月亮接着上”。此后,万物得到生长,人类才得到安宁。

③“三个世界”原理中,第一世界为物质世界或物理状态世界;第二世界为精神世界或精神状态世界;第三世界是思想客体的世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