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岱庙道教壁画主人公身份的考订

岱庙道教壁画主人公身份的考订

时间:2023-05-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宋真宗泰山封禅的启跸和回銮活动构成了后来岱庙大殿壁画的基本内容。但经我们研究分析后,认为壁画的主人公是泰山神,而不是宋真宗。岱庙壁画中的泰山神的服色没有用五行中表示东方的青色,而是用当时尊贵的黄色,是标示拥有帝君的身份。因此岱庙壁画的主人公应是东岳圣帝,壁画中在东岳圣帝銮驾前有两个步辇,步辇中分别坐老者、青年。

岱庙道教壁画主人公身份的考订

二、岱庙道教壁画主人公身份的考订

人之初,狩猎采集于山林之间。古人视山岳为衣食之本,是精气聚集之地、诸神出入之所。《春秋说题辞》:“山之为言宣也,含泽布气,调五神也。”至新石器时代,农人由山林迁到山前河滨地带,犹以先前居住的大山为发祥之地,以华山为中心的庙底沟文化嵩山为中心的大河村文化。在河北有以恒山为中心的大司空村文化、安徽潜山有以天柱山为中心的薛家岗文化、以山东泰山为中心的大汶口文化。对山岳的自然崇拜也反映到作祭器用的陶器的徽纹中,大汶口文化先后出土了刻有阳鸟和山形符号复合成的徽纹的尖底陶尊,可认为是崇拜太阳和大山的岛夷部族的徽纹(图30)。这种用徽纹表现山岳的做法,后来被继续延用,在东晋葛洪抱朴子内篇》之“遐览”“登涉”中,有“五岳真形图” 之称。明代万历二年(1574)、万历三十二年(1604)相继在登封中岳庙立“五岳真形之图” 碑,碑上以五个神秘徽纹分别表现五岳(图31),其象征手法与大汶口文化陶尊徽纹是一脉相承的。

商王朝在中原地区建立以后,产生了以商王朝为中心的四方观念。传说古时有分管四方四岳的诸侯,称为四岳,是将四岳与掌管四方之臣结合起来,尧经常咨询四岳的意见[12]。舜即位后,首巡东岳岱宗,继而巡守南岳、西岳和北岳[13]

秦皇汉武信神仙之说,认为名山是人神交接之处,亲往泰山封禅。秦始皇一统六国后,亲巡东行,上泰山封禅,立石、祠祀,泰山在四岳中已突显重要的地位。汉武帝笃信神仙居于名山,崇尚巡幸名山,进行封禅。《史记·孝武本纪》记载:“于是济北王以为天子且封禅,乃上书献泰山及其旁邑。天子受之,更以他县偿之。……然后五岳皆在天子之郡。”汉武帝召问齐人公孙卿时,公孙卿引齐人申功受黄帝鼎书,曰:“汉兴复当黄帝之时。汉之圣者在高祖之孙且曾孙也。宝鼎出而与神通,封禅。封禅七十二王,唯黄帝得上泰山封。” 于是汉武帝巡祭天地诸神名山川,在元封元年封禅于泰山,以后四次行幸修封泰山。司马迁《史记·封禅书》中开宗明义地说:“自古受命帝王,曷尝不封禅?盖有无其应而用事者矣,未有睹符瑞见而不臻乎泰山者也。”汉武帝时按五行观念修订了五岳的分布地位,《史记·封禅书》中明确提出东岳泰山称作岱宗,还有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高,祭祀皆如岱宗泰山,泰山奠定了五岳之尊的地位。

唐朝不乏尊崇道教的君王,其中以玄宗李隆基弘道于全盛,将祭祀道教神与五岳神合二为一,在开元十九年(731),诏令“五岳各置老君庙”[14],并诏封泰山神为天齐王,崇修庙祠,使泰山神成为道教祭祀的神祇。

真宗赴泰山封禅事与岱庙大殿壁画的《神君启跸回銮图》有一定的关系,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真宗屡得“天书”,五月在泰山降“天书”,诏令十月在泰山封禅,封泰山神为天齐仁圣王,十月四日,宋真宗封禅的銮驾从京师出发,奉侍史护持天书先行。十月二十三日,宋真宗戴通天冠,着红纱袍,乘坐金车,来到泰山山门。二十五日祭泰山。十一月初二,宋真宗銮驾返回,二十日回到京师。宋真宗泰山封禅从启跸到回銮结束历时将近一月。宋真宗还将五岳神升为圣帝。宋真宗泰山封禅的启跸和回銮活动构成了后来岱庙大殿壁画的基本内容。

图27 用焦点透视法绘成的建筑(东壁)

图28 屋顶上有长叉形装饰

图29 杨柳青年画《唐山真迹全图》

图30 大汶口文化阳鸟纹陶尊(www.xing528.com)

图31 中岳庙《五岳真形之图》碑

图32 《明宪宗元宵行乐图卷》

图33 太原北齐娄睿墓壁画《出行》和《回归

图34 洛阳北魏石棺《孝子王琳图》

图35 明皇幸蜀图

图36 南宋《人物故事图》

现存岱庙大殿壁画的君主是否就是宋真宗呢?阮璞先生认为岱庙壁画是宋真宗封禅泰山图[15]。但经我们研究分析后,认为壁画的主人公是泰山神,而不是宋真宗。据《续资治通鉴·宋纪二十七》记载了宋真宗祥符元年(1008)十月启跸至泰山时的服饰:“庚戌,昼漏未上五刻,帝服通天冠、绛纱袍,乘金辂,备法驾,至(泰山)山门。”绛色为深红色,因此宋真宗启跸时穿的是红袍,与壁画中的君主穿黄袍不符。那么接下来的问题是壁画中的主人公是人君,还是神君呢?如果是宋真宗泰山封禅,据《续资治通鉴·宋纪二十七》记载,宋真宗出巡仪仗队以奉持使护持天书先行,并有神光从昊天玉册上升起,但这些重要特点在壁画中无所反映,因此壁画中的主人公不可能是宋真宗。而在壁画上的仪仗队中,绘有驮载着散发光芒的宝物白象、狮子,还有骑着麒麟的神将,并非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壁画中描绘的应是泰山神君的仪仗队。

上文已考证壁画中众多人物组成的仪仗队的服饰是属于明代晚期,是依据明代晚期的粉本而绘制的。那么在明代晚期的泰山神君享有什么名分呢?我们从河南登封中岳庙的明代万历二年(1574)和三十二年(1604)相继立的《五岳真形之图》的碑文中可以得到答案。碑文对东岳泰山的名分作如下叙述:“东岳泰山乃天帝之孙、群灵之府也,在兖州奉符县,是成兴公真人得道之处,长白、梁父二山为副岳神,姓岁讳崇,封号天齐仁圣帝。东岳者,主世界人民官职及定生死之期,兼注贵贱之分、长短之事。”因此明代晚期泰山神的名分仍是宋真宗所封的天齐仁圣帝,因此壁画中的泰山神享用的是帝王的服饰。据洪武十六年制定的冕服制,皇帝服用元衣黄裳。明人绘制的《明宪宗元宵行乐图卷》,端坐于黄帐屋下的宪宗皇帝,身上穿着黄袍(图32)。定陵出土的万历皇帝的龙袍以黄缎制成,表明黄色是明朝皇帝在重要场合使用的服色。岱庙壁画中的泰山神的服色没有用五行中表示东方的青色,而是用当时尊贵的黄色,是标示拥有帝君的身份。因此岱庙壁画的主人公应是东岳圣帝,壁画中在东岳圣帝銮驾前有两个步辇,步辇中分别坐老者、青年。一些学者认为青年是炳灵王,老者是延禧真人。我认为炳灵王和延禧真人在岱庙大殿之外各有配祀的殿堂,二步辇的乘坐者是中岳庙万历年所立《五岳真形之图》碑文中的东岳圣帝的两位副岳神,年轻的为长白,年老的为梁父。当时人称之为东岳圣帝和副岳神,无须我们加以揣度而另外立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