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山石窟千佛洞的壁画原先定为北凉时期[3]。但与肃南金塔寺石窟和敦煌莫高窟北凉时期的佛像相比仍有差别。以菩萨立像为例:金塔寺石窟和莫高窟北凉第272窟中的彩塑或壁画中的菩萨立像,以面如满月、头光大而圆,体格魁伟、上身袒露、身饰长串缨珞、下着贴身裙为特点(图12)。文殊山千佛洞壁画上的菩萨立像,脸部略长,体态也略显修长。脑后的缯带变长,披巾宽大,从胸前斜披而下,从这些特征来看年代要略晚于北凉。金塔寺石窟的彩塑飞天,身材粗短,身子呈直角曲尺形,飘带短而下垂。文殊山千佛洞壁画上的飞天身子较长,体态变得柔和,飘带变长而飞动。下裙下摆为叉角状,双足叉开,造型与莫高窟北魏第251窟的飞天像相近(图13)。综上所述,文殊山石窟千佛洞壁画应为北魏灭北凉之后至孝文帝改制之前所作(439—477)。
肃南马蹄寺石窟群千佛洞和民乐童子寺的石窟寺壁画,都有服用褒衣博带的佛像。北魏较早的褒衣博带式的佛像见于云冈石窟太和十三年(489)铭文的释迦像。太和十八年(494),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实行衣服制度的改革,推崇褒衣博带。太和二十三年(499),魏宣武帝即位,继续推行服制改革,褒衣博带的服饰进一步得到推广,并影响到佛像的面相和服饰。
云冈17窟太和十三年(489)和太和十九年(495)铭文的交脚弥勒像,交脚都是右脚在上。洛阳龙门石窟古阳洞被认为开凿最早,窟内有多尊交脚弥勒像,其中有铭文的最早二尊弥勒像,分别为公元495年和498年建造。这些交脚弥勒像已具有秀骨清像、褒衣博带的样式,但交脚姿态是左脚在上。马蹄寺石窟群的千佛洞北魏壁画中的交脚弥勒像,头光为上大下小的卵圆形,外有舟形背光。面目清秀,体态较修长。上身半袒,斜披宽帔帛。作交脚坐姿,右脚在上。日本学者曾布川宽考证,右脚在前的交脚弥勒是原来的方式[4]。千佛洞石窟壁画年代上限要晚于孝文帝实行服饰改制之时,不会早于太和十八年(494)。
我们再将千佛洞壁画中的菩萨立像和敦煌莫高窟十六国和北朝壁画中的菩萨立像进行比较,莫高窟北凉第272窟北壁壁画《说法图》上的菩萨立像,头后有近于圆形的头光,面部丰圆,上身裸露,颈饰项圈,肩挂长珠链,飘带由肩后绕于臂弯而下(图14)。莫高窟第251窟是北魏窟中较早的,在北壁壁画《说法图》上的菩萨立像,头后背光由桃形向舟形演变,上身仍是袒露,但身上的链饰增多,飘带变得长宽。莫高窟第435窟中的南壁壁画《说法图》为北魏晚期所作,图中的菩萨立像,面相清瘦,腮骨大而方。头后为舟形背光。体形修长,肩披的飘带变为宽帛,在腹前交叉扭结,再从臂弯缭绕而下。长裙正面下摆分为三叉,裙边呈折叠状(图15)。肃南马蹄寺石窟群千佛洞壁画上的菩萨立像,面庞狭长,脑门宽阔,下巴尖长。体态更加修长。披帛更加宽大,盖住了上臂。由肩部披下的长带交于腹前,相挽成结,又分开下绕到腿后。从造型和装束看,要晚于莫高窟第435窟的壁画上的菩萨立像。千佛洞石窟北壁《说法图》上的释迦坐佛,脸部椭圆,身着褒衣博带(图16),其造型与北魏延昌三年(513)石佛坐像基本相同[5](图17)。综上分析,马蹄寺石窟群千佛洞的北魏壁画佛像已具备褒衣博带、秀骨清像的基本特征,应为公元500年左右的北魏晚期作品。民乐童子寺石窟壁画的褒衣博带式佛像的特征,与马蹄寺石窟群千佛洞壁画类似,也为北魏晚期所作。
图7 千佛洞石窟壁画《胁侍菩萨像》
图8 千佛洞石窟壁画《交脚弥勒像》
图9 千佛洞佛像项光上的彩绘飞天
图10 民乐童子寺石窟北魏壁画(www.xing528.com)
图11 敦煌莫高窟第275窟彩塑交脚弥勒像
图12 莫高窟北魏第251窟壁画飞天像
图13 莫高窟北魏第272窟壁画上的菩萨立像
图14 莫高窟第435窟壁画上的菩萨立像
图15 千佛洞石窟壁画《释迦佛坐像》
图16 莫高窟第285窟北壁壁画上的菩萨像
图17 北魏延昌二年(513)石佛坐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