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泥土与火的艺术
表4.2
(一)彩陶
彩陶是指新石器时代一种主要以赭、红、黑、白等色绘饰的陶器。
彩陶出现于新石器时代中期,在大溪文化、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大汶口文化中均曾出土。一些彩色纹样与商周青铜器纹饰颇为相似,为探寻中国古代青铜文化的渊源提供了线索。
彩陶器物上的纹饰极为丰富,有几何纹、动物纹、植物纹。几何纹有网纹、锯齿纹、三角纹、方格纹、漩涡纹、圆圈纹、波折纹;动物纹有鱼纹、鸟纹、兽纹、蛙纹等;植物纹有稻谷、小麦、葫芦、芦苇等,有的是将植物的枝叶、花瓣组合成几何纹饰。
(二)唐三彩
唐三彩是唐代彩色釉陶的通称(图4.33、图4.34)。多用有色黏土作胎,以含铜、铁、钴、锰等金属元素的矿物质为着色剂。配制低温釉,施于胚体表面,在800℃~1000℃低温中烧成。其颜色不仅限于三种。一般有绿、黄、蓝、白、赭等多种色彩,以黄、白、绿为主。唐三彩主要用于随葬。
唐代瓷器制造业出现了所谓的“南清北白”的局面,即南方的青瓷与北方的白瓷并驾齐驱。以北方的邢窑和南方的越窑为代表,一青一白,遥相辉映(图4.35~图4.37)。
唐代越窑中最佳者是秘色瓷(图4.38),釉有青和青绿两种,无光,有玉类的质感,用于进贡。1987年陕西西安法门寺地宫出土十四件有明确宫廷记载的秘色瓷瓷器。
(三)宋代五大名窑
1.汝窑
其主要特点是:烧制年代极短,约在北宋晚期宋徽宗统治时期。其特征为天青釉、香灰贴、细开片。圈足多色釉,底心有“芝麻钉”痕(图4.39)。窑址在河南省宝丰县清凉寺。
图4.33
图4.33 唐三彩骆驼载舞俑
图4.34
图4.34 唐三彩仕女佣,上海博物馆藏
图4.35
图4.35 唐刑窑白瓷灯
图4.36
图4.36 唐越窑青瓷盘口瓶
图4.37
图4.37 青瓷四系罐,上海博物馆藏
图4.38
图4.38 唐秘色瓷曲口深腹盘
2.官窑
其主要特点是:胎有灰、黑和米黄数种,釉有厚、薄两种。纹片大小均有,釉色有粉青、米黄、深米黄等(图4.40)。北宋官窑窑址未明,南宋修内司官窑及郊坛下官窑窑址在杭州凤凰山和乌龟山。
3.哥窑
其主要特点是:釉色以灰青为主,以纹片为装饰。其中有一种大小纹片相结合的,大纹片呈黑色,小纹片呈黄色,有“金丝铁线”之称(图4.41)。窑址未明。
4.定窑
其主要特点是:以生产白瓷为主,釉色白中闪黄,有“象牙白”之称,装饰有刻花、划花、印花与剔花多种。由于采用覆烧工艺,进贡皇帝的上等产品多镶金、银、铜口(图4.42)。窑址在河北省曲阳县。
5.钧窑
其主要特点是:因为铜在还原气氖中呈现红色,钧窑利用铁、铜呈色不同的特点,烧出蓝中带红,紫斑或纯天青、纯月白的多种釉色(图4.43)。窑址在河南省禹县。
器物的造型都是由于生活的各种需要而形成的。工匠们利用长短、曲直、缓急、粗细等不同的外部轮廓线组合成造型各异、实用美观的形态(图4.44~图4.53)。
图4.39
图4.39 南宋汝窑瓷器
图4.40
图4.40 南宋官窑瓷器,上海博物馆藏
图4.41
图4.41 南宋哥窑瓷器,上海博物馆藏
图4.42
图4.42 宋定窑瓷器
图4.43
图4.43 宋钧窑瓷器
(www.xing528.com)
图4.44
图4.44 各种器物造型(白易梅抄绘)
图4.45
图4.45 北宋耀州窑瓷器,上海博物馆藏
图4.46
图4.46 宋耀州窑青釉刻花缠枝牡丹纹瓶,上海博物馆藏
图4.47
图4.48
图4.48 彩色釉陶贴花龙柄壶,上海博物馆藏
图4.49
图4.49 北宋白釉刻花莲鱼纹瓶,上海博物馆藏
图4.50
图4.50 扒村窑白地黑花花草纹瓶
图4.51
图4.51 西夏白地剔花黑釉牡丹纹罐,上海博物馆藏
图4.52
图4.52 宋白釉刻花缠枝纹枕,上海博物馆藏
图4.53
图4.53 西晋青瓷虎子
图4.54
图4.54 东晋青瓷鸡首壶
(四)青花瓷
青花四爱图:王羲之爱兰,陶渊明爱菊,周敦颐爱莲,林和靖爱梅(图4.55)。鬼谷子下山(图4.56)。
图4.55
图4.55 元代青花四爱图梅瓶,湖北省博物馆藏
图4.56
图4.56 鬼谷子下山,元代青花罐2005年7月在伦敦拍了2.3亿元人民币,以当天的国际牌价,可买两吨黄金。
(五)元明清瓷器(表4.3)
表4.3
续表
【注释】
[1]取自《考工记》,意思是,把审视曲直,观察形势,整治五材,制作器具的人叫做百工。审曲面势:考察材料的曲直纹理,阴阳向背,形状等特点。饬(音“赤”),整治之意。
[2]取自《考工记》,“天有时”指季节时间条件,“地有气”是指空间环境条件。“材有美”指材料的品质与特性,“工有巧”指高超的技艺。
[3]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6月版。
[4]尚刚:《天工开物·古代工艺美术》,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4月版。
[5]《考工记》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工艺著作,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科技文献。成书于春秋(前770—前476年)末期,是齐人记录手工业技术的官书,主要记述有关“百工”之事。除总论外,分攻木之工、攻金之工、攻皮之工、设色之工、刮摩之工、埏埴之工六大方面。又详分30项专门的生产部门,分别对运输和生产工具、兵器、乐器、容器、皮革、染色、建筑等的设计与制作,做了规范化的总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