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戏曲在城市化进程中的现状
“戏曲”对于上个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的中国人来说,还是生活的一部分。从日常口语上来看,有大量的有关戏曲的词汇,如称赞一个人办事严谨稳重为“有板有眼”;说两人关系密切,为“一唱一和”;自称性格直爽,用“当面锣,对面鼓”作喻;用“台柱子”则是夸奖别人在一个单位中的重要作用;夫妻两人配合教育孩子,往往说成“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一个人被委以重任,称作“上台”,而因事撤职被说成是“下台”;用“曹操”的人名代指生活中阴险毒辣之人,而对于热情撮合人婚姻的则誉为“红娘”,等等。可以说,人们在言谈中,常常在不经意时就会冒出一个与戏曲相关的词语。从娱乐的方式来说,那时,电视机还没有普及,甚至许多人还不知道电视机为何物,即使有电视机的高级干部的家庭,能收到的娱乐性剧目极少,且极其单调,对于绝大多数的人来说,其被动的娱乐方式,不外乎两种,一是听收音机,二是看舞台演出和看电影。舞台演出的基本上是戏曲,而收音机播出的与电影放映的,也多半是戏曲。在“文革”期间尤是如此。彼时,从城市到乡村,经常会听到悬挂在电线杆、树干上的高音喇叭播放着戏曲演员的歌唱,也会听到男女老幼歌唱不同剧种的唱段。(www.xing528.com)
而对于六七十年前尤其是抗日战争爆发之前的中国人来说,戏曲不仅是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还是生命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人在出生之后,若稍有钱财,家人就会在“百日”、“抓周”、“十岁”、“弱冠”以及“五十”、“六十”等庆祝寿诞纪念日的时候,根据财力,请大小不等的戏班来家演出,以增加热闹的气氛,并以此表示待客的最高礼遇;当家里有人生病,或当兵出征,或出门做大买卖时,会向自己崇拜的神祇许愿,说待病愈康复、活着还家、利市发财等愿望实现时,会请戏班来家演戏以还愿;当亲人去世时,家人也会请戏班来演戏,其目的一是讨好鬼神,让带走魂灵的牛头马面、无常鬼差与决定魂灵去向的阎王善待自己的亲人;二是让亲人最后一次享用他在世时所喜欢的戏曲。昔日许多地方的村庄何以会经常演出目连戏与傩戏,是因为这些戏被他们称作“平安大戏”,只有每年演出,以此祭祀神灵,他们才会帮助村子里的人驱鬼逐邪,保护村民大小平安。若不演出这些戏,人们会惴惴不安,唯恐得罪了神灵。中日战争爆发之后,日军侵占了东北、华北、华中、华南等我国人口集中和经济富庶的地区,侵略者残暴的统治政策使得这些地区的百姓过着饥寒交迫、朝不保夕的日子,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人们哪里还有财力与心情组织戏班演出?接着又是三年的国内战争,激烈动荡的局势使得大多数地区的戏曲冷落萧条。只是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戏曲在新政权的高度重视之下,才焕发青春,重新进入人们的生活之中。然而,从20世纪80年代之后,戏曲渐渐地疏离了人们的生活,大多数人对它的态度从敬重而变成轻视。尽管在近三十年中,从政府到民间团体,从戏曲界的从业人员到少数戏迷,进行过多方面的努力,但成效似乎不大,戏曲依然在生死线上挣扎,让人们看不到多少光明的前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