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探索·发现》之《法门地宫的秘密》

《探索·发现》之《法门地宫的秘密》

时间:2023-05-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他最先发现了佛塔下的秘密。其中13枚用玳瑁制成的纪念币是中国钱币考古的首次发现。而这条绣群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一件武则天的遗物。为防止地宫突然坍塌造成文物损失,考古人员决定,把最初发现的地洞中的宝物先取出来。地洞位于法门寺地宫的后部,从已发掘的地宫甬道、前室看,地洞的位置应是地宫的后室。

《探索·发现》之《法门地宫的秘密》

二、《探索·发现》之《法门地宫的秘密》

1981年秋季里的一天,暴风雨侵袭了中国陕西的关中平原。一座佛塔在暴雨中轰然倒塌了半边,塔内所藏的佛经佛像纷纷跌落地面。僧人们被这突如其来的事件震惊了,但当时谁都没有想到,这座佛塔的倒塌让人们发现了一个埋藏千年的秘密。

位于中国西北部的西安,曾是中国历史上11个王朝的国都。如今在它的郊区,布满了这些王朝遗留下来的宫殿遗址和帝王陵墓,包括闻名于世的秦始皇兵马俑。

法门寺也是其中的古迹之一,它在西安西边110公里的扶风县内。关于这座佛教寺院的最早记录是在公元5世纪的北魏时代。但民间传说中的法门寺却源于佛教传入中国的初期。

佛教诞生在古印度,创始人释迦牟尼曾是古印度的一位王子。29岁时舍弃奢华的生活,出家修行,最后在一棵菩提树下悟出了人生的真谛,创立了佛教,被尊为佛祖。公元前486年,80岁的释迦牟尼在北部印度一个树林中去世,弟子们哭泣着将他的尸体焚化。焚化后的尸骨结晶体和未烧尽的遗骨被称作舍利,由他的弟子和亲属们作为圣物收藏起来。

释迦牟尼死后250多年,古印度一位伟大的国王阿育王统一了部族纷争的印度。这位晚年皈依佛门的国王为了传播佛教,将佛祖留下的舍利收集起来,重新分成若干份,送往世界各地建塔供奉。据说这些舍利的一部分传到了中国,中国各地便有了佛教舍利塔。而法门寺塔就是其中的一个。

塔在佛教中其实都是印埋舍利的标志。舍利塔在印度时更接近于坟墓的样子,而在中国则融合了传统的建筑风格。据说,法门寺塔在唐代以前是木制的,飞檐雕栏如同高耸的宫殿,然而那时的塔已不复存在。留在人们视线中的明代砖塔也在1981年的那场暴雨中坍塌了。法门寺塔的倒塌让当地的僧俗民众倍感哀伤,因为在他们中间,世代流传着法门寺塔下埋着佛祖真身舍利的传说。而对于考古学家来说,明代佛塔的倒塌给了他们一个解释秘密的机会。虽然《史记》中也记载着法门寺塔下有地宫,地宫中埋着释迦牟尼的一些指骨舍利和无数珍宝,但从未有人能断定这究竟是真实的存在还是虚幻的传说。

1987年春天,人们开始对法门寺塔进行考古发掘。考古人员很快清理出明代的塔基,并在明代塔基中又发现了唐代的塔基。在进一步对唐代塔基进行探掘时,人们似乎有些紧张。民间传说和史书记载的地宫与佛指舍利真的存在吗?如果存在,是不是还保存完好?有没有遭到盗贼的侵犯呢?

韩金科当时任扶风县文化局局长,是考古发掘的负责人之一。他最先发现了佛塔下的秘密。[同期声]

人们把碎石抛开,一个地洞显露出来。[同期声]

尽管当时还不清楚地洞下面是什么,但人们知道一个伟大的考古发现即将诞生了。考古人员迅速掩埋好洞口,然后按科学的程序在塔基的正南面找到了进入地宫的通道。

在挖掘出19级青石台阶后,一道石门显露出来,石门上刻着神秘的符号。这些符号并不是古印度的梵文,甚至不是任何一种人类了解的文字,直到今天,人们也没能破解他们的含义。也许它是抵御入侵者的有神力的咒语。考古人员并没有因为咒语停止探寻。他们巧妙地打开了石门上一把锈蚀的铁锁。后来发生的事情让他们知道,这把锁已经锁了1113年。第一道石门后面是长长的甬道,甬道的地面铺了一层厚厚的钱币,总数大约有两万枚。其中13枚用玳瑁制成的纪念币是中国钱币考古的首次发现。甬道尽头又是一道石门,石门前立着两块刻满汉字的石碑。这块碑上的文字记载着从阿育王分送舍利于法门寺供奉到中国历朝特别是唐朝皇帝供养佛指舍利的盛况。而这块碑上详细记录着为供奉佛指舍利捐献物品的名称、数量以及奉献者的姓名。两块石碑告诉人们,那个神秘的佛指舍利和无数珍宝是存在的。然而它们是在这座地宫中吗?

石碑后面的这道石门很难开启,因为里面的建筑已经变形。[同期声]

虽然由于塔身的巨大压力地震以及年代久远造成天顶和地面损毁,但考古人员发现,洞内放置的物品却安然如初。一千多年前的一件工艺品仍然色彩夺目。有经验的学者马上辨认出来,这是一座阿育王塔。它用整块汉白玉雕成,塔的四面雕刻着身姿婀娜的菩萨像,朱红色的裙裤和粉绿色的皮带就像刚刚画就的一般。

在阿育王塔四周的地面上堆积着无数的丝织品,虽然经过千年岁月的侵蚀,丝织品都已成为褐红色,但从隐约可见的图案和缜密的精美纹路中仍能看到中国古代丝绸的华贵与精美。[同期声]

考古人员对照门外的石碑,发现这些物品在碑上都有记载,这使他们能够确认这些丝织品属于唐代皇室。其中“武后绣群”就是指当时还是皇后的武则天,后来她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而这条绣群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一件武则天的遗物。遗憾的是,大部分丝织品已经碳化或者部分碳化。在陕西省考古所丝绸保护实验室,来自德国的丝绸保护专家安德里卡女士,一直在努力恢复这些一千多年前的丝织品。[同期声]

在碳化的丝织品中,人们惊讶的发现,有五件簇金绣被完整地保留了下来。是什么让它们阻挡了千年岁月的侵蚀呢?在显微镜下我们发现这些金线其实是用黄金拉成的,它们平均只有0.1毫米,最细的地方仅有0.06毫米,比头发丝还要细。就是现代的高科技手段也很难达到这样的工艺水平。正是这些镶嵌在织物中的金线阻挡了时光的侵蚀,让我们在一千多年后还能一睹唐代丝绸的真容。(www.xing528.com)

然而更多的遐想还在地宫中尚未开启的石门后面。为防止地宫突然坍塌造成文物损失,考古人员决定,把最初发现的地洞中的宝物先取出来。地洞位于法门寺地宫的后部,从已发掘的地宫甬道、前室看,地洞的位置应是地宫的后室。当考古人员揭开那块已经破碎的大理石盖板直接从顶部进入时发现,这间石室中摆满了珍宝,其中金银器具有121件,各种珠宝玉石400多件。古代文献中曾记载地宫宝物穷天下之庄严,极人间之幻丽,显然这种描写并不夸张。

这是地宫中的第三道石门,门上的浮雕是身着铠甲的金刚力士,在佛的世界中他们是护法的勇士。在这里,他们守护着什么呢?第三道石门后是地宫的中室,一鼎硕大的汉白玉灵长几乎把中室占满了,灵长顶端罩着三件用纯金螺纹线和丝线交织而成的袈裟,旁边还放着一双金丝绣鞋。显然这一切都是一种象征,但究竟象征什么呢?

考古人员在灵长后面发现了一只已经腐朽了的檀木箱。箱中装满了瓷器,初看起来,这些瓷器不过是碗碟一类的生活用具,但仔细端详,发现这些瓷器的颜色非同一般。[同期声]

中国唐代一些著名文人曾用华美的诗词描写秘色瓷,他们形容这种瓷器就像薄冰拖着青云,嫩河盛着露水。但由于烧制工艺早已失传,现代人从未见过真正的秘色瓷,这种瓷器成了千古之谜。[同期声]秘色瓷的烧制工艺非常复杂,每一件成瓷都是珍品,在当时比金银还贵重,只能作为贡品献给皇室。法门寺地宫出土的这些秘色瓷器,不仅揭开了千古之谜,也让今天的人们有幸看到当年只有皇帝才可享用的瓷宝。

地宫中的一切似乎都与佛祖有关,与秘色瓷、琉璃器在一起的,还有这尊通体挂满珍珠、璎珞的镏金菩萨。她被小心地放在一个箱子里。菩萨高耸的发髻、富丽的头冠显得无尚尊贵。

地宫内的挖掘已接近尾声,只剩下前室的阿育王塔、中室的汉白玉灵长和后室的一个用丝绸包着的大包裹没有打开。考古人员开始小心地解开这个包裹,光彩夺目的宝函露了出来。宝函一层套着一层,最外面是檀香木的,已经朽烂。接下来是金、银、玉、珍珠镶嵌的各种宝函,一共套了8层。最里面是一座闪闪发光的纯金四门小塔。[同期声]

仿佛冥冥之中的安排,此时是1987年5月5日零晨一点,在古老的东方历法上恰好是佛诞生的时刻。那个千百年来在民间流传,在古籍中记载,在信徒心理膜拜的佛指舍利,真的在法门寺地宫出现了。然而人们激动过后仔细鉴定,发现这枚舍利是玉制的。难道真身舍利并不存在?就在人们有些失望地离去前,一位年轻的考古人员无意间发现,已经清理空的地宫后室,有一个角落有片松动的浮土。他们挖开土,一个秘龛显露出来。秘龛中有个不大的包裹,里边是一个锈迹斑斑的铁函。如此普通的铁函为什么要藏得这样隐秘呢?打开铁函,里面又是一层套一层,银函内是檀香木函。木函里有一只镶嵌着硕大宝石水晶棺椁。最里面是洁白的小玉棺,一枚佛指静静躺在玉棺里。这枚骨质的舍利,毫无疑问就是至高无上的佛祖释迦牟尼真身指骨。

接下来,人们从汉白玉灵长和阿育王塔中又发现了两枚玉制的佛骨。尽管当时人们还弄不清地宫中为什么会有一骨三玉四枚佛指舍利,但佛指的发现让人们激动万分,同时也震惊了整个佛教界。[同期声]

地宫中的所有珍宝都找到了他们的意义。原来,一切高贵与奢华都是为了供奉这个举世无双的佛指舍利。而随着地宫中一个又一个秘密被考古人员发现,一个久远年代的真实图景也显露在人们面前。

佛教传入中国的确切时间是在东汉时期,也就是公元1世纪。但直到唐代,这一外来的宗教才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在当时,不仅平民百姓把生老病死、悲欢离合交付给佛陀,就连皇帝也把政权的稳固、国家的兴衰寄于佛的保佑。正是在皇帝的支持下,唐朝僧人玄奘独自步行几万公里,经过15年的历险与奇遇,从印度取回了大批佛教经典。当佛教在它的故乡印度逐渐衰微时,却在中国文化的土壤中生长起来。同时它也滋养了中国的诗歌音乐、绘画、雕塑、建筑、小说甚至语言

当法门寺地宫中的珍宝终于被转移至精心修建的博物馆展厅时,人们却发现还有更多的谜团没有被破解,用大理石砌的地宫为什么全部涂成了神秘的黑色?为什么法器上凡有空隙的地方都刻着各种菩萨像?为什么这些菩萨像跟一般寺庙中的不一样?所有珍宝的摆放似乎是有秩序的,但那是一种什么样的秩序,又有着怎样的内涵呢?

今天,专家们仍在工作,仍在发现新的秘密。然而,要完全破解法门寺地宫的秘密似乎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和更深的思考。

(撰稿:张东霞 许蕾)

训练提示:《探索·发现》是中国电视史上第一个大型人文历史与自然地理类的纪录片栏目。该栏目以纪录片的手法,讲述以中国为主的历史、地理、文化故事,探寻自然界的神奇奥秘,挖掘历史事件背后鲜为人知的细节和人物命运,展示中华文明的博大恢弘。

《探索·发现》的栏目定位以及配音风格都类似于Discovery,陈述型解说应用较为常见。解说中,咬字力度适当,虚实结合,节奏舒缓,娓娓道来。语气色彩要适当,根据考古发现的探索思维运动方式,解说可略带神秘色彩,并要注意与画面、音乐、音效等的配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