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张 颂
自从有了电影、电视,就出现了影视配音。在人们的印象里,那些优秀的配音,一直萦绕在脑海中,每每谈及总是激动不已。但是,关于影视配音创作,往往只是在业内探讨、研究,发表的论述不过凤毛麟角,对于这门艺术的创作规律、审美价值,并没有形成共同的认知和明确的指向,因此,仍然处于启蒙阶段,需要不断地扩大研讨的范围,不懈地开掘理论的深度,使这门艺术得到传承和普及。由于教学的需要,我们播音系早就设置了“影视配音艺术”这一专业方向,并且进入了具体教学计划的实施。同时,教师和学生都在新闻、专题、文艺等配音以及配音导演的实践上积累了有益的经验。问题是一直缺乏成型的专门教材。
王明军老师从播音系毕业留校后,致力于播音创作基础理论、演讲与论辩和朗诵通道班的教学,并不断参加以影视剧为主的配音实践,还担负着繁重的校团委和党总支的领导工作。他十年前就萌生了撰写影视配音艺术专著的愿望,但超负荷的压力,使他总未能完稿。他多年来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大量的声像资料,在克服了各种困难之后,终于和青年教师阎亮一起,写成了书稿。我看到书稿以后,心情很不平静,一股热浪撞击着我的心头:一部内容坚实、论据翔实、方法切实的专著总算填充了这个理论空白!
这部专著,从影视配音实践出发,抽绎出共性基础理论和分类指导范式,把分散的典型作品归类,把各家之言梳理辨析,概括了从中央电视台、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长春电影制片厂、上海电影译制厂和广东电影制片厂等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各类配音,立足于提高配音艺术水平和配音人才质量,力图在循循善诱、典型引路、加强对比、悟性开发的思路上,强化深刻理解和具体感受、准确达意与生动传情、艺术共性和审美个性、类型语境与主体优势的关系,成就“这一部”“这一个”的品格和特色。本书的各个章节中,都有独到的见解和精彩的表述,说明作者对配音艺术的由衷热爱以及对广大读者能够从中获益的期盼,当然也证明了作者扎实的专业功底和宽阔的学术视野。
这部专著,涉及了广泛的领域,探索了多样的方法,是难能可贵的。可是,她并没有给定专一的路径,限制创作的方向,而是打开了门窗,在令人耳目一新之余,能够看到更为广远的空间。作者的谦虚是有道理的,因为,任何学科和专业,都只能有终极关怀,而不会有绝对真理。特别是影视配音艺术,更需要在继承前人丰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以宽广的学术视域,坚实的语言功力,明晰的思路,切实的方法,阐释她的认知价值和审美意义。这部专著,具有如此鲜明的特色和如此强的现实针对性,并且力求实现开拓性与创新性的结合、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其中蕴涵着的劳动的艰辛和收获的喜悦,是能够体会得到的。
至于那些还应该研究和探索的问题,不妨各抒己见,集思广益。我认为,目前能够思考的东西很多,有些还处于模糊状态;有些只是某种感触,择其要者写在下面,仅供参考。
首先是配音艺术的定位问题。无论是新闻、专题、广告,还是人物、事件、景观,一切以画面为基础,而只要是“画外之音”,主要指配合画面的有声语言,就可以统称为配音。但是,作为配音艺术,大都不是画面中人物自己说出的话,一般人的自然说话,而是由专业人员配上去的,符合事件发生发展过程,符合人物的身份、心态、语境、语气的鲜活话语。因此,这是一种艺术创作。这个创作过程,是各工种同心协力完成的,包括整体策划、文本撰写、导演调配、配音驾驭、技术支持、后期合成等。如果只着眼于文本的制约,还要大做文章,把这种制约当成镣铐,一点儿都看不到其中的开掘深度,感受不到个中三昧,却还要大声疾呼,企图让人们鄙薄她、抛弃她,这无异于对我们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侮弄!因为,我们一出生,就要同时学习说话。而说话又可以分为“有文字依据”和“没有文字依据”的两种。一味鼓吹人们甩掉文字依据,去交际、去谈话,执拗地主张一切都即兴发挥,那不就成了文盲也能做到的“能说会道”了吗?读书时也不要朗读,诗文也不要朗诵,极其精彩的名篇佳作怎么能更广泛地传播,极其厚重的人文精神怎么能更生动地弘扬呢?有声语言表达就真的变成了“念字工具”,依据文本进行有声语言创作的传播主体居然被叫做“念稿员”!人们使用语言,或者是写,或者是说,或者把写的东西变成说的,或者把说的东西变成写的,不是十分自然的吗?断定二者有“原则区别”,有“本质不同”,任何说话都拒绝依据文本,文字语言竟被取消了转换为有声语言的资格,那是多么可怕又可悲的事情!儒释道各家都主张“辞达”“诵经”“善言”,请问:没有文本,也就没有了朗读、朗诵,更没有了配音: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可是非常简单的道理啊!有些配音者,特别是新闻、专题的配音,总是采取客观、冷漠的态度,显得无精打采、有气无力,那就失去了新闻价值,模糊了政策分寸,销蚀了受众的兴趣;抑或采取张扬、做作的态度,显得油腔滑调、荒唐怪异,必然就减弱了大众传播的庄重性、可信度,丧失了有声语言的艺术魅力,降低了有效传播的吸引力、感召力。这一切都同画面的规定性相悖,脱离了与画面相辅相成的主旨,就意味着泯灭传播者满足受众期待、引导受众提升精神境界的媒体责任。(www.xing528.com)
其次是配音艺术的定性问题。影视配音艺术不同于日常生活的说话,它必须具有艺术性。这艺术性的核心,就是“声画和谐”。也许是画面为主,也许是语言为主,有声语言表达永远是配音的主题,永远要使声音和画面“整体和谐”。画面要求语言贴切,要求同步行进,不能游离、不能混乱、不能生涩、不能做作。画面要求语言准确,要求揭示含义,不能敷衍、不能浅薄、不能割裂、不能冷漠。有声语言必须融入画面营造的氛围,符合画面发展的趋势,遵循画面转换的速度,对应画面凝聚的情绪。配音者可以发挥自身的优势和风格,但必须中规中矩,循规蹈矩。有了局限性,才会有创造性!任何企图超越画面、我行我素的想法和做法,都可能半途而废,甚或功败垂成!一般都是严格按照文本进行配音,决不允许即兴夹杂冗余词语,有了差错,必须重新录制。如果夹杂零散琐碎的词语,就会破坏内容的完整、艺术的美感,糟蹋群体心血的结晶。应该遵循这种艺术创作的特殊要求,而不要自我矮化,把配音艺术看做有些人所谓的“文字稿的有声版”,好像配音工作只能是被动受制约、平庸无个性的简单劳动。其实,配音者作为创作主体,存在着广远的创作空间,一定要积极主动,任何依赖和消极,只能造成空泛苍白的无意义传播;而创作主体的个人艺术特色或风格,也必须融合到影视片的整个结构、词语序列中去,如此,才可能实现全片“整体和谐”的目的。
再次是配音艺术的美感。人们对于“说话”,有许多看法,认为“口耳之学,幽眇难知”的,好像深不可测、无法认识;认为“口若悬河”“不学而能”的,似乎归于本能、不必讲究;“重文轻语”者,推崇文字语言、忽视有声语言;“口语至上”者,貌似看重口语,实则摒弃技巧;一味追求“自然、亲切”者,忘记了“艺术之所以为艺术,正因为她不是自然”(歌德语);百般贬低“字正腔圆”者,抛却了“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不可”(毛泽东语)。人们日常生活的谈话,千差万别,不能一概而论:有囫囵吞枣的,有辞不达意的,有沙嘶劈哑的,有吭吭哧哧的……当然也有逻辑严谨、悦耳动听的。因此,有声语言完全应该进入“规范”“审美”的艺术境界。是不是规范,是不是具有审美价值,便成为了鉴别和考察有声语言水平高低的标尺。我们用“对不对”“准不准”“美不美”来引导有声语言创作,而不应片面地痴迷于日常口语形态,各种语言样式一律走进失范的“私语化”狭小胡同里,不能自拔。在“影视界”,出现了轻视配音、重视出像的普遍现象。出像时,可以费尽心机梳妆打扮,配音时,却可以不看本子、不看片子、不动脑子、光耍嘴皮子。配音质量变的平庸低劣,甚至听不清意思、听不出感情、配不上画面、离开了人物。这是典型的“抹平艺术”“放逐崇高”!配音者彻底沦为“配音匠”!其根源,除了“唯利是图”“见利忘义”的道德滑坡之外,就是把配音艺术当做“配搭”,希求在这个领域扬名立腕者有之,只是在这个岗位暂时栖身者有之,但都置文本规格于不顾,置广大受众于不顾。艺术表现,可以不够成熟,但是,绝对不能敷衍;可以不够崇高,绝对不应庸俗。在“配音界”,如果不能形成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良性竞争机制,还在承袭“跑马圈地”“各行其道”的恶性运营状态,那么,这块催生有声语言典范的沃土,就会堕落到贫瘠荒凉的地步,前辈配音艺术家们,必定会因为后继乏人而哀叹不已!在有声语言表达典范的“魔圈”里,绝对不应该越雷池一步。美的尺度,是非常苛刻的,真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可喜的是,还有一群人,非常明确地把握着配音艺术的真谛,从来没有看轻这项创作,他们执着追求、刻苦磨练、研读文本、反复体味、精益求精、乐此不疲,已经创作出了一批优秀的配音艺术作品,正在广为流传,被人们交口称赞。这就是我们的希望所在。本书采撷的那些精品,非常珍贵,确是我们取之不尽的宝藏。
这本专著,的确是填补空白之作,填补了中国播音学的一项空白。播音员、节目主持人也是有声语言的创作者,为影视片配音,是这个专业的题中应有之义,应该学习、借鉴影视配音艺术的宝贵经验和研究成果。因此,我们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的师生们,更要去大胆实践,为各种影视片配音,包括影视剧人物配音。她会丰富我们的表达样式,加深我们的感受,强化我们的语言功力。
王明军、阎亮的专著,尽管在学理上还需要深入探究,但是,那启蒙性、引领性的社会效益,是可以预期的。欣喜祝贺之余,仅以普通观众的身份,说一些皮毛的话,表达自己的一知半解和热诚期待,疏漏之处,尚望指教。
2007年6月1日于三书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