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叶,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政治、文化形势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自然科学技术的发展使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飞跃提升,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并抓紧帝国主义扩张,战争矛盾、利益纠纷使得世界形势日益严峻;现实社会的发展已经赶走了人们坐下来分析与解剖现实的那份客观与冷静,人们需要寻求新的情感方式来与现实的“恶”进行抗争。在无奈与焦虑的探寻中,尼采发出“上帝死了”的声音,刺激着人们日益绷紧的神经;柏格森推开“寄生的自我”,找到显现“生命冲动”的直觉;而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Dreams,1900)又让人们忘记了外在的纷扰,转向对自身内部世界的探索。这些经济、政治、文化因素在西方戏剧中的反映便是西方戏剧的现代性变化。西方现代主义戏剧关注戏剧最本质的东西——表演,开始追求戏剧的内在化特征,力图还原人类精神,视戏剧为人类精神的仪式。其形式偏好离奇怪诞,主题强调表现内心世界和心理真实及在“恶”的现实中的人的异化特征。
西方现代主义戏剧涉及面广泛,不仅有象征主义戏剧、表现主义戏剧,还有受它们影响而产生的未来主义戏剧、存在主义戏剧和荒诞派戏剧等流派。作为对现实主义戏剧的最先反拨,象征主义戏剧和表现主义戏剧引领了整个现代派戏剧的革新时代。
(二)象征主义戏剧的产生及其特征
1.象征主义戏剧的定义
西方象征主义戏剧出现于19世纪八九十年代,是西方现代主义戏剧中最早兴起的一个流派。顾名思义,剧作家大规模地用象征、暗示、隐喻等手法表现大于实体或场景本身功力的观念或情感(1)的戏剧就是象征主义戏剧(Symbolist Drama)。象征主义戏剧的表现手法并非首次运用,然而,象征等技巧和手段被大规模地、整体地在戏剧中使用,甚至突破技巧和手段成为现代主义戏剧重要的认识论,这在戏剧史上算是开天辟地的。
2.象征主义和象征主义戏剧的产生背景
“象征主义”(Symbolism)的概念最初来源于法国诗歌。19世纪中期的法国经历了王朝复辟、工人革命。1870年拿破仑帝国在饱受普法战争煎熬后坍塌,一年后巴黎公社起义又失败。国土的沦丧、政权的更迭以及战争的摧残使得法国诗人激愤难抑,努力想要找到内心情感的发泄口。法国著名诗人夏尔·皮埃尔·波德莱尔(Charles Pierre Baudelaire,1821-1867)是象征主义诗歌的先驱,他的《恶之花》(Les Fleurs Du Mal,1857)冲击了资产阶级传统美学,为象征主义的诞生推波助澜。1886年,法国诗人让·莫雷亚斯(Jean Moreas,1856-1910)在《费加罗报》(Le Figaro)发表《象征主义宣言》(Symbolism Manifesto),将这派诗人称之为“象征主义者”。后来,人们一般都以此作为象征主义诞生的标志。所谓象征主义(Symbolism),就是注重事物被深深隐藏的层面,强调寓于形象之中的神秘内涵,认为宇宙万物与人类精神之间存有某种互相契合的“对应”关系,主张将宇宙万物作为各种人类精神或社会观念的象征来加以表现。它在哲学上是由于受到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1788-1860)的主观唯心主义,还有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1844-1900)、柏格森(Henri Bergson,1859-1941)的“生命哲学”的影响。“生命哲学”(The Philosophy of Life)的特点是信奉神秘主义,沉溺于个人的反躬内省、夸大直觉的作用,认为非理性是艺术创作的基础。(2)象征主义诗歌普遍呈现的就是这种特点。19世纪90年代后法国戏剧界受诗歌界影响,产生了最早的现代戏剧流派——象征主义戏剧,这个流派随后波及了欧洲数国。
3.象征主义戏剧的先驱人物和作品
斯蒂芬·马拉美(Stephane Mallarme,1842-1898)是第一个真正带有目的性地想将象征主义发展到戏剧中的诗人。他曾试图把自己的诗《海洛狄亚德》(Herodiade,1869)构思成一出戏,但未能上演。现代戏剧之父易卜生是象征主义戏剧的先驱人物,虽然为他赢得世界声誉的是他的现实主义戏剧,但他从80年代中期开始有八部剧作带有明显的象征主义色彩,《野鸭》(The Wild Duck,1885)、《罗斯莫庄》(Rosmersholm,1887)、《海上夫人》(The Lady From the Sea,1889)、《海达·高布乐》(Hedda Gabler,1891)、《建筑师》(Bygmester Solness,The Master Builder,1893)、《小艾友夫》(1895)、《博克曼》(John Gabriel Borkman,1897)、《当我们死人醒来的时候》(When We Dead Awaken,1899)。他的《罗斯莫庄》中的白马一出现,就象征着死亡的来临,符合了象征主义戏剧的那种神秘主义色彩。比利时剧作家莫里斯·梅特林克(Maurice Maeterlinck,1862-1949)是西方戏剧界公认的第一个象征主义剧作家,他后来成为法国象征主义戏剧大师。正是他将象征主义戏剧在法国普及并将此种戏剧运动推向高峰。梅特林克在象征主义戏剧的理论体系和创作实践方面都颇有建树。《青鸟》(The Blue Bird,1908)是他最为家喻户晓的一部象征主义剧作。梅特林克象征主义作品中舞台动作很少,充满各式各样的象征,对白含义隐晦,被人们称作“静态戏剧”。这一时期法国比较有名的象征主义剧作家还有法国外交官保尔·克洛岱尔(Paul Claudel,1868-1955)。他的剧作都是基于他的天主教信仰而创作的宗教剧(Religious Drama),强调精神上的圣洁的爱。其特点是少动作、多抒情、多诗意,富有礼仪式象征。
4.法国象征主义戏剧在西方其他国家的传播情况
法国象征主义戏剧传播到英国产生了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1854-1900)、威廉·巴特勒·叶芝(William Butler Yeats,1865-1939)、约翰·米林顿·辛格(John Millington Synge,1871-1909)等著名的象征主义剧作家。
王尔德有“为艺术而艺术”的唯美主义戏剧作为代言,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要数《莎乐美》(Salome,1892)。不论是剧中符咒式的重复台词,还是间歇的耳语和呼叫语言,不论是白色月光和红色鲜血的美妙组合,还是约翰的头被银盘子端起的强烈仪式,都满足象征主义戏剧的要求。叶芝则被象征主义的理想主义因素强烈地吸引着,专注于玄妙之物和爱尔兰民族的神话传说。辛格也对爱尔兰神话故事中伟大的爱情感兴趣,其代表作《骑马下海的人》(Riders to the Sea,1903)是象征主义戏剧的名篇。
象征主义剧作与军国主义浓厚的德国并没有碰撞出多少火花,但依然有一些成果:德国剧作家霍普特曼(Gerhart Johann Robert Hauptmann,1862-1946)的《沉钟》(The Sunken Bell,1896)是一部具有象征意味的梦幻童话诗剧,描写了一位艺术家追求崇高艺术创作而呕心沥血最终以身殉亡的动人故事。在俄国,列昂尼德·安德列耶夫(L.Andreev,ЛеонǘдНиколáевичАндрéев,1871-1919)的《人的一生》(1907)因剧中形象和情感的象征意义的加强而使他一举成名。在这些剧作家的共同努力下,西方象征主义戏剧自成一家,开辟了现代主义戏剧新时代。
5.象征主义戏剧的具体特点
象征主义戏剧是对现实主义戏剧的反拨,它拒绝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强调表现直觉和幻想,追求内心的“最高真实”。有时,作家通过奇特的想象,把抽象的概念和有形、无形的事物都化为具有特征的象征形象,如《青鸟》中各种各样的“光”、“火”、“睡眠”、“感冒”等;有时则用各种象征手法表现不可捉摸的神秘力量,如《闯入者》中用音响象征“死神”的闯入、《骑马下海的人》中用大海的波涛声象征左右人类命运的控制力量等等。由于这些直觉和幻想是极富个体性的体验,因此象征主义戏剧的题材体现的是个人的精神追求与生命体悟,有别于现实主义戏剧的社会题材。
为追求朦胧、隐晦、神秘和多义性的艺术效果,象征主义戏剧的情节通常非常简单甚至基本无情节,也少有动作和事件,以突出象征意蕴。梅特林克的《闯入者》、《群盲》都是剧情极其简单的代表。象征主义戏剧又注重对作品的外在形式美的追求。一方面表现为非常重视运用灯光、布景等舞台美术手段,以取得综合、立体的艺术效果;另一方面是注重语言的美(3)。爱尔兰剧作家约翰·辛格的《骑马下海的人》对爱尔兰海岛居民丰富多彩的方言进行了诗的加工。
象征主义戏剧通过象征、隐喻、暗示等手段丰富了戏剧的表现力,开拓了戏剧表现现实之外的新的个人的、内在的疆界,宣告了新的艺术时代的到来,对后来的表现主义戏剧、超现实主义戏剧、荒诞派戏剧均产生重大影响。当然,象征主义戏剧也因其朦胧、神秘等特点而存在曲高和寡、不可理解的缺陷。(www.xing528.com)
(三)表现主义戏剧的产生及其特征
1.表现主义戏剧的定义
表现主义戏剧(Expressionist Drama)是继西方象征主义戏剧之后的又一现代戏剧流派。它是一部分左翼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对现代资本主义现实深感不满,并想在精神上将此种情绪表达出来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戏剧流派。因而它是一种特意扭曲现实、以表现狂热的非理性情绪和“深藏在内部的灵魂”的主观型戏剧。表现主义戏剧一定程度上继承和发展了象征主义戏剧象征、暗示的手法和抽象、梦幻的方面,显得更为激进。
2.表现主义和表现主义戏剧的产生背景
比象征主义的产生稍晚些,表现主义这一概念最初产生于20世纪初德国的绘画艺术,随后逐渐发展到西方文学、音乐及建筑领域。它于1901年最早出现在巴黎举办的玛蒂斯画展上,作为茹利安·奥古斯特·埃尔维(Yulien August Elevi)的一组油画的总题名,用来与自然派和印象派相区别。1911年,德国艺术评论家威廉·沃林格(Wilhelm Worringer,1881-1965)在《狂飙》杂志上首次称这一派画家为“表现主义者”(The Expressionist)。所谓表现主义(Expressionism),就是透过事物的外层表象展现其内在本质,直接表现人物的心灵体验和内在的生命冲动。这一流派的艺术家深受柏格森直觉主义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心理学的影响,专注于艺术家主观心理的外化。尼采对自我意识和自我完善的近似迷狂似的强调也在思考方式上给了表现主义者以强大的鼓舞。他的对理想、意志的追求,对生命力和创造性的崇拜,给正在不断革新的西方社会播撒了希望的种子。
戏剧领域的表现主义最早在德国、瑞典萌芽,随后波及西欧其他国家和美国,并于1910年至1925年间在德国达到了鼎盛。德国社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有着权威、森严的社会等级制度和压迫统治,严重压抑着人性的自由,其剧院舞台上充斥的是歌德、席勒式的教化剧。之后,德国社会的屡次变革及德国在一战中的惨败使得受到各种社会思潮尤其是现代心理学和现代哲学影响的青年群体对建立新的家庭和社会秩序的渴望极其强烈。
3.表现主义戏剧的先驱及成熟期的代表人物和作品
在“表现主义”这一术语被发明之前,表现主义色彩已在德国乔治·毕希纳(Georg Buchner,1813-1837)的《丹东之死》(Dantons Tod,1835)、《沃伊采克》(Woyzech,1836),魏德金(Frank Wedekind,1861-1918)的《青春觉醒》(Spring Awakening,1891)、《地神》(Der Ergeist,1895),及瑞典斯特林堡(August Strindberg,1849-1912)的《到大马士革去》(The Road To Damascus,1898-1901)、《一出梦的戏剧》(A Dream Play,1901)和《鬼魂鸣奏曲》(The Ghost Sonata,1907)等戏剧中有所体现。其中斯特林堡的《到大马士革去》被公认为西方第一部表现主义的戏剧,明确标示着自然主义戏剧的终结。而在1910年至1925年西方表现主义戏剧最为成熟繁荣的阶段里,表现主义剧作家最优秀的代表莫过于德国的乔治·凯泽(Georg Kaiser,1878-1945)和恩斯特·托勒(Ernst Toller,1893-1939)。凯泽的《卡莱市民》(Die Burger Von Calais,1913)、《从清晨到午夜》(From Morn to Midnight,1916)以及托勒的《群众与个人》(Masse Mensch,1921)都是典型的优秀作品。
4.德国表现主义戏剧在西方其他国家的传播情况
在德国之外,表现主义戏剧也在美国、爱尔兰、前苏联等地拥有一批拥护者。在美国,尤金·奥尼尔(Eugene O’Neill,1888-1953)将表现主义戏剧与美国的自由经济和个人主义进行了巧妙结合,写出了《琼斯皇》(The Emperor Jones,1920)、《毛猿》(The Hairy Ape,1921)、《大神布朗》(The Great God Brown,1925)等表现主义名篇;在爱尔兰,肖恩·奥凯西(Sean O’casey,1880-1964)成功地展演了表现主义实验剧;在前苏联,梅耶荷德(Vsevolod Emilevich Meyerhold,1874-1940)创造了“预先表演”理论和“结构主义”布景,当然,不久后,表现主义戏剧中的主观、神秘和对人的精神的近乎宗教般的关心便逐渐显得与苏联马克思主义文化正统性格格不入。
5.表现主义戏剧的具体特点
表现主义戏剧反对自然主义戏剧那种冷静客观的态度,以及自然主义戏剧仅仅着眼于外部现象的观察方法,强调揭示人物深刻而隐秘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强烈的情绪。表现主义剧作家常采用对现实扭曲、变形的手法来将内心的情绪外化。通过扭曲、变形,事物不再是被照相似地呈现,而是被象征性地呈现,这使表现主义剧作家寻求本质的、内心的真实成为可能。(4)
由于注重突显“内心”,传统架构剧的戏剧情节在表现主义戏剧中便不占主导地位,因此剧作常常结构散乱无章,场次之间缺少逻辑联系,剧作结构常常带有插曲的特性。
表现主义戏剧在人物形象上也不要求具体丰满。人物类型是带有模糊的心灵经验的抽象观念,易于变形,具有极大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人不再是个体,而是一个类型,因略去了表面的差异特性而适用于大多数。只有剥去表皮,人类才有希望找到表皮之下的灵魂。(5)
表现主义戏剧还注重塑造所谓的“新人”形象:“德国表现主义并不想直接改造社会而是想改造人,有了新人就有了新的社会,这是它革命性之所在。”(6)这是带有极强的理想主义色彩的具有激进革命精神的“新人”。
表现主义戏剧多用简洁、省略的电报式语言,像机关枪声那样断断续续模糊不清,但其篇幅又是长篇的抒情独白,有时在声调、节奏方面还有高低、强弱的变化,是“梦呓”和“嚎叫”的“多声部交响”,以此来体现那种暴露感。由于这种语言富于变化的魅力,表现主义戏剧又被人们称作“语言的戏剧”。语言特色几乎在每一部表现主义代表作中都可以寻找到踪迹。
表现主义戏剧建立于表现或叙述主题基础之上的结构方式有力地推动了20世纪20年代皮斯卡托尔(Erwin Piscator,1893-1966)以及布莱希特(Bertolt Brecht,1898-1956)发展的“叙事体戏剧”(Epic Theater)。它的非理性化倾向对其后的超现实主义戏剧有较大的影响,且被发挥到了极致;(7)它将事物的本质从具体形态中剥离的原则,也对20世纪50年代在法国诞生的荒诞派戏剧(Theatre of the Absurd)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