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浪漫主义的历史文化背景介绍

浪漫主义的历史文化背景介绍

时间:2023-05-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作为一种新的文艺思潮,浪漫主义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并经历了不寻常的发展轨迹。同时,随着英国的工业革命在欧洲大陆迅速传播,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也日益暴露,工人阶级和大资产阶级的矛盾日益激化。再次,在文学艺术领域,浪漫主义戏剧是战胜古典主义戏剧而登上历史舞台的。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古典主义戏剧已经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最后,谈到浪漫主义思潮我们不得不提一下它的前期铺垫。

浪漫主义的历史文化背景介绍

一 概 述

浪漫主义”(Romanticism)这一术语是由“浪漫的”(Romantic,罗曼蒂克)这个词演化而来。而“浪漫的”这个词源于中世纪法语“Romance”,意为“传奇”或“通俗故事”。因此,“浪漫的”常常被赋予“虚幻的”、“空想的”等含义。直到18世纪中叶,这个词被引申为“对于想象和情感的偏好”,“浪漫”概念也被引入文学批评的领域。作为思想文化运动的“浪漫主义”发生于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三四十年代。这场运动如昙花一现,繁盛并迅速衰落,但它波及面广、影响深远,一大批才华横溢的艺术家、文学家相继涌现,他们对这场文艺运动也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坚信“所有的好诗都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拜伦(George Gordon Byron)说:“诗,就是热情。”(1)雨果(Victor Hugo)也指出:“如果只从战斗性这一方面来考察,那么总起来讲,遭到这样曲解的浪漫主义其真正的定义不过是文学上的自由主义而已。”(2)虽然这些人的气质或信仰大相径庭,“但他们反映出某种信仰与共鸣,使他们在精神上彼此相近,并使他们有别于启蒙运动的精神”。(3)作为一种新的文艺思潮,浪漫主义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并经历了不寻常的发展轨迹。

(一)历史文化背景

首先,浪漫主义文艺思潮的出现有其萌芽、成长的环境和基础。在历史背景方面,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是欧洲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在法国,1789年的资产阶级大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之后经历了雅各宾派专政、第一帝国的建立、波旁王朝复辟和七月王朝的建立。在这期间法国政权频繁更替,国家局势动荡不安,拿破仑穷兵黩武,再加上反法神圣同盟的疯狂反扑,使启蒙主义者渴望建立的“理性王国”最终沦为一场黄粱美梦。“总之,和启蒙学者的华美约言比起来,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副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4)英国,18世纪中叶开始的工业革命给社会带来了激烈的变化。一方面,机器大生产提高了生产力,资本主义工商业得到迅速发展;另一方面,工业革命引起了社会结构的改变和阶级的分化,出现了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与工业无产阶级。资本家的力量日益壮大,而大批的工人、农民和手工业者则过着越来越贫穷的生活。物质的大量富余和人民的相对贫困使社会矛盾加剧,革命思潮汹涌。19世纪初蔓延英国各地的“路德运动”以及出现在19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宪章运动都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同时对英国文学艺术的发展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18世纪末到19世纪上半叶的德国仍然处在封建割据的状态,政治分裂、经济落后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法国大革命极大地激起了德国人民的革命热情,很多地方相继发生了农民暴动、工人起义和学生运动。然而,软弱的资产阶级既没有革命的力量,也没有革命的诉求。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强烈地呼唤国家的统一。后来普鲁士在普法战争中取得胜利并最终完成了德国的统一。但是封建贵族和大资产阶级执掌的国家政权依然实施反动政策,人民大众依然是弱势群体。

其次,在思想文化领域,这一时期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盛况空想社会主义和德国的古典哲学为浪漫主义思潮奠定了理论基础。启蒙主义者所追求的“理性王国”的美梦在资本主义现实面前显得不堪一击,在一些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当中出现了悲观厌世、苦闷彷徨的情绪。同时,随着英国的工业革命在欧洲大陆迅速传播,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也日益暴露,工人阶级和大资产阶级的矛盾日益激化。19世纪初,法国学者圣西门(Comte de Saint-Simon)和傅立叶(Jean Baptiste Joseph Fourier)创立了空想社会主义学说,英国的欧文(Robert Owen)则是身体力行,在美国进行了“新和谐移民区实验”。他们对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政治制度和道德观念进行了批判,对未来的理想社会提出许多美妙的设想,企图建立没有剥削、消灭阶级的新社会。虽然空想社会主义具有乌托邦性质,但还是为萌芽中的浪漫主义思潮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18世纪70年代到19世纪30年代是德国古典哲学发展的黄金时期。康德(Immanuel Kant)认为人具有天生的能力可以对时空产生直觉的认识,认为人的尊严在于获得理性自由,认为世界具有理想性质和神秘性质;康德的继承者费希特(Johann Gottlieb Fichte)的主观唯心主义强调天才、灵感和主观能动性;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黑格尔则认为人是自在自为的,“在自在自为这个意义上,人才是绝对的、自由的、无限的”。总之,德国的唯心主义哲学家都强调“性灵”,重视灵感和人的主观能动性,浪漫主义重感性、非理性的主张在这里找到了理论支撑。

再次,在文学艺术领域,浪漫主义戏剧是战胜古典主义戏剧而登上历史舞台的。古典主义文艺思潮是新兴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在政治上妥协的产物,在此种思潮影响下的戏剧流派由于适应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需要,受到这种政权的保护、鼓励与培植,因此得以在欧洲剧坛延续达200年之久。17、18世纪的欧洲,旧的封建等级趋于衰亡而新的资产阶级刚刚形成,这个时期的王权仍然处于主导地位。古典主义的戏剧家和理论家大多是保皇派,他们的作品带有鲜明的文化专制的烙印:崇尚理性、压抑个性,在体裁上将悲剧视为“高雅的”,国王和贵族往往都唱“独角戏”,但他们又是“贤明”、“公正”的化身。然而随着1789年法国大革命的胜利,资产阶级推翻了封建王权并登上历史舞台。在与封建贵族进行殊死搏斗的过程中,资产阶级标榜的“自由、平等、博爱”已经深入人心。人们强烈呼唤个性解放,注入情感抒发的新鲜血液。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古典主义戏剧已经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

最后,谈到浪漫主义思潮我们不得不提一下它的前期铺垫。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被公认为浪漫主义的先驱,他炽热的情感、浓郁的自然情结使他成为名副其实的“浪漫之魂”;18世纪后期英国出现了感伤主义文学,以威廉·柯林斯(William Wilkie Collins)、托马斯·格雷(Thomas Gray)为代表的作家突出地强调直觉和感情,作品充满感伤情调;几乎同时期出现在德国的“狂飙突进”被看作是幼稚时期的浪漫主义,它表达了人类内心感情的冲突和奋进精神,成为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的过渡。

综上所述,启蒙主义的精神遗产、卢梭对感情抒发的崇尚、英国感伤主义文学、德国的“狂飙突进”都为19世纪浪漫主义思潮的兴起铺平了道路。加之法国大革命后复杂的时代环境和激烈的思想碰撞使浪漫主义思潮终于酝酿成熟,英、法、德(普)、俄等国家先后出现了浪漫主义戏剧。

(二)发展概况(www.xing528.com)

从地域来看,浪漫主义运动主要出现在德国、英国和法国。它是“一个欧洲思想和艺术的普遍运动,这个运动在每一个主要的欧洲国家都有其本地的根源”。(5)

法国可以说是浪漫主义的发源地之一。法国的浪漫主义戏剧在西欧各国中也是最为发达的。古典主义在法国最为盛行,发展也最为完备,作为反拨者的浪漫主义戏剧自然在法国取得了最大的成就。斯塔尔夫人(Madame de Stael)是法国浪漫主义的先导,她在《论德意志》(De l’Allemagne)中提出了浪漫主义的概念,她的理论对19世纪法国积极浪漫主义的兴起产生了影响。第一位旗帜鲜明地向古典主义戏剧发起攻击的是司汤达(Stendhal),他在《拉辛与莎士比亚》(Racine et Shakespéare)中严厉抨击了“三一律”,明确提出要创作一种“应用于悲剧样式的浪漫主义,就是剧情经过几个月时间、发生在不同地点的散文体悲剧”。(6)毫无疑问,司汤达的理论为浪漫主义戏剧最终登上法国的戏剧舞台奠定了理论基础。雨果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也是整个欧洲浪漫主义戏剧的典型代表。1827年雨果的《〈克伦威尔〉序》(La Préface de Cromwell)发表,这篇纲领性的论文成为浪漫主义运动的宣言书和理论经典。1830年,他的代表作《欧那尼》(Hernani 1830)正式上演,宣告了浪漫主义对古典主义的胜利,代表着浪漫主义戏剧的最高成就。在《欧那尼》之前,大仲马(Alexandre Dumas,père)的《亨利三世及其宫廷》(Henri III et sa cour)已经在剧院展露先声,充当了浪漫主义戏剧占领法国舞台的先锋。大仲马是个多产的作家,最重要的剧作有《安东尼》(Antony)、《奈斯尔塔楼》(La Tour de Nesle)等。他和雨果是法国浪漫主义戏剧方面成就最高和影响最大的两位剧作家。这一时期的代表性作家还有擅长喜剧创作和爱情描写的缪塞(Alfredde Musset)以及奥吉耶(Guillaume-Victor-Emile Augie)等人。

在英国,“浪漫主义的重大成就是属于诗歌的。”(7)19世纪明显不是属于戏剧的时代,当时不仅英国政府限制、迫害戏剧的发展,就连剧院观众也更青睐于情节浪漫曲折、布景华丽精致的法国情节剧。这直接导致英国戏剧在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哥尔斯密(Oliver Goldsmith)和谢立丹(Richard Brinsley Sheridan)之后出现了大萧条。因此,当浪漫主义戏剧在法国如火如荼的时候,英国“影响甚广的戏剧体裁是模仿莎士比亚或古希腊的风格创作的浪漫主义诗剧”。(8)能够进入英国戏剧文学视野的也都是一些浪漫主义诗人,其中比较著名的就有以“湖畔派”诗人著称的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柯尔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dge)和索塞(Robert Southey)。拜伦和雪莱(Percy·Bysshe Shelley年代)在戏剧创作上的成就是最高的。拜伦的代表作《曼弗雷德》(Manfred)塑造了一个孤傲、彷徨的主人公形象;雪莱的代表作《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Prometheus Unbound),取材于希腊神话,在埃斯库罗斯戏剧的基础上赋予作品丰富的象征意义和时代精神。令人遗憾的是,由于诗剧本身适于朗诵而非排演,英国资产阶级又为了追求戏剧商业化和维护自身统治,这些作品最终没能被搬上戏剧舞台。

19世纪上半叶的德国仍然是一个分裂、落后的国家,封建贵族惧怕资产阶级革命和启蒙思想对人民力量的鼓舞,因此这一时期的浪漫主义戏剧具有消极倾向。代表性的剧作家有奥古斯特·史雷格尔(Auguste Schlegel)、弗列德利希·史雷格尔(Friedrich Schlegel)、蒂克(Ludwig Tieck)与克莱斯特(Heinrich von Kleist)等人。史雷格尔兄弟的注意力集中在戏剧理论方面,弗列德利希提倡唯心主义的“纯艺术”,主张艺术独立自由;奥古斯特则认为文艺应该兼容并包,将文艺与宗教、哲学联系起来;蒂克是德国早期的浪漫主义代表作家,代表作《穿皮靴的猫》以童话形式反应德国现状、批判社会现实;克莱斯特的戏剧代表着德国浪漫主义戏剧的顶峰,著名剧作有《赫尔曼战役》(Die Hermannsschlacht)、《洪堡王子》(The Prince of Homburg)和《破罐》(The Broken Jug),但是克莱斯特本人思想较为悲观反动,其作品中也充满了消极颓废的思想情绪。

从创作倾向上来看,浪漫主义戏剧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各国国情不同,戏剧家的政治倾向和思想意识也存在差异,由此导致了积极浪漫主义和消极浪漫主义两大戏剧阵营的产生。

消极浪漫主义:消极浪漫主义戏剧的出现,实际上是走向没落的封建贵族阶级恐惧颓废的思想情绪在文学上的反映。他们回避社会现实,反对现状,留恋过去,美化中世纪的宗法制,幻想从古老的封建社会中去寻找精神上的安慰与寄托。因此,他们的作品中充满了病态的恐惧和颓废的情调。代表作家有法国的维尼(Alfred de Vigny),德国的史雷格(Schlegel)兄弟等。

积极浪漫主义:与此相反,积极浪漫主义则反映了资产阶级革命派和人民大众在文学上的诉求。由于受到德国“狂飙突进运动”的直接影响,积极浪漫主义蕴含着一股摧枯拉朽的艺术魅力,它的矛头直指社会黑暗和封建贵族,主张破坏旧制度、建立新制度。剧作家们往往是充满斗志、披坚执锐的民主战士,他们追求自由、歌颂变革,作品也充满反抗和战斗的激情,带有理想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的鲜明色彩。代表作家有英国的拜伦、雪莱,法国的雨果,德国的海涅(Heinrich Heine)等。他们身体力行、生活实践和艺术实践都与当时的资产阶级革命或者民族解放运动紧密相连。当然这只是一个粗略的划分,浪漫派作家在艺术上也有共同特点,同一个作家在不同的时期也有不同的思想倾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