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启蒙主义戏剧产生背景及概况
(一)时代背景
18世纪的欧洲被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共同主宰着,各国的政治与经济发展都十分不均衡。已经经历了资产阶级革命的英国虽然已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但是封建残余势力的力量依旧十分强大,有碍社会发展。法国资产阶级已积聚相当的力量,正在紧锣密鼓地准备着最后的夺权。德国、意大利等国民族意识已经觉醒,新生力量已经开始萌芽。在这种情形之下,资产阶级发起了第二次铲除封建旧思想的文化运动——启蒙运动。相比之前的文艺复兴运动而言,这是一场更激烈、更彻底、更广泛的运动。
启蒙思想家们对封建制度的一切都展开了激烈的批判,喊出了“自由”、“平等”、“博爱”、“人道”、“民主”等一系列口号,号召以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反对封建专制,反对王权特权,反对唯心主义,提倡无神论。要求用“理性”的光辉照亮曾经的蒙昧,建立起个性解放、人人自由平等的理性王国。因此,这些思想家大力提倡教育,以文学艺术为斗争的利器,向封建主义发起了猛烈的抨击。
启蒙运动之初,戏剧也与同期其他文学类型相似,受伪古典主义的影响较大,同时受到了一些反映劳动者诉求的民间戏剧影响。随着运动的深入,启蒙戏剧开始大放光辉,这种戏剧以理性与人道主义为指导,塑造了新式的第三等级平民阶级代表,体现了反封建的进步思想。剧中的新式人物是时代精神的体现,他们追求平等自由与理性,传达了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具有强烈的战斗性。在结构模式方面,启蒙戏剧打破了传统戏剧的“三一律”,产生了市民悲剧、严肃戏剧,还有悲喜剧相结合的正剧。在同期的戏剧理论方面,德国的莱辛、法国的狄德罗等人做出了巨大贡献。启蒙戏剧由于受到启蒙运动的直接影响,因此有些剧本的说教成分较大,人物形象的塑造有所欠缺,这是启蒙戏剧的不足之处。
(二)英国
启蒙戏剧源于18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戏剧。约瑟夫·爱迪生(Joseph Addison,1672-1719)的悲剧《加图》(Cato)用古典剧的形式赞扬了资产阶级“光荣革命”的精神。英国启蒙戏剧之父是乔治·李罗(George Lillo,1693-1739),他所著的《伦敦一商人》(The London Merchant)是一部资产阶级悲剧,着力批判了模仿封建旧式贵族腐化生活的一名伦敦商人的堕落。与资产阶级悲剧相对的是同期的“愉快的喜剧”,代表作家有约翰·盖(John Gay)。他不仅讽刺贵族、大商人、警察为代表的上层社会,同时也展示了小偷、乞丐、妓女为代表的下层社会之黑暗。
谢里丹(Richard Brinsley Sheridan,1751-1816)是18世纪英国剧坛的一颗明星,是该时期最有成就的喜剧家。最有名的作品是《造谣学校》(The School for Scandal,1777),被称为18世纪三大喜剧之首;而其第一部喜剧是《情敌》(The Rivals,1775),为18世纪三大喜剧之末。在《造谣学校》中,谢里丹将“自然状态”的宗法道德和“文明的”上流社会道德败坏相对比,描写乡绅蒂兹尔爵士娶了一个梦想进入上流社会的乡间贫女为妻,她到伦敦后马上学会了贵族女子的恶习,挥霍无度、搬弄是非,致使自己差点失身,但最后终于悔悟与丈夫重新和好。剧本中将贵妇人施尼威尔夫人的沙龙称为“造谣学校”,施尼威尔夫人等一群贵族男女以造谣生事为乐,专门破坏别人的名誉和家庭幸福。谢里丹以此揭露了一群以说谎、挑拨、诽谤为能事的上层人物,讽刺了上层社会腐朽的生活。谢里丹的喜剧冲突尖锐、讽刺辛辣,而且经常穿插生动有趣的情节及令人发笑的场面,对话漂亮俏皮,迄今仍保持着舞台生命力。
(三)法国
启蒙运动在18世纪的法国达到高潮,这场思想运动为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在文学方面,启蒙戏剧在这场运动中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讽刺小说家、戏剧家阿兰·勒内·勒萨日(Alain RenéLe Sage,1668-1747)写过大量的小型戏剧。这些通俗作品讽刺性极强,有的公开嘲笑法兰西喜剧院的剧目,有的以暗示手法揭露封建社会的黑暗面,都具有现实主义因素。在《克里斯平》(Crispin rival de son maître,1707)中,狡猾的仆人形象大放光彩,成为后来著名的费加罗形象的先驱。加隆·德·博马舍(Pierre-Augustin Caron de Beaumarchais,1732-1799)则是法国最著名的喜剧家,他一生处在法国政治经济发生重大变革的时期,也是法国从封建社会走向资本主义社会的时期,是法国大革命爆发前后的关键历史时刻。其代表作“费加罗三部曲”久负盛名,其中《塞维勒的理发师》(Le Barbier de Séville,1773)和《费加罗的婚礼》(Le Mariage de Figaro,1778)是最成功的两部政治喜剧,前者讲述了理发师费加罗帮助伯爵战胜封建老顽固巴托洛,赢得罗斯娜的爱情的故事;后者则讲述了费加罗与邪恶的伯爵斗智斗勇,挫败其阴险用心,最终与爱人苏珊娜成婚的故事。演出后该剧很快传到国外,并被译成欧洲多国文字,在好几个国家的大都市上演。1780年奥地利音乐家莫扎特把《费加罗的婚礼》谱成歌剧。1816年意大利音乐家罗西尼又把《塞维勒的理发师》谱写成歌剧,使二者广为流传。而三部曲中的第三部《有罪的母亲》(La Mère coupable,1792)是一部正剧,上演于大革命之后,这部作品中博马舍完全丢弃了前两部剧中的民主倾向和批判精神,糟粕较多,他的剧作生涯也就此结束。
启蒙思想家方面,作为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旗手,被誉为“法兰西思想之王”、“法兰西最优秀的诗人”的伏尔泰(Voltaire,1691-1778)在进行小说诗歌创作的同时,还著有五十多部戏剧。其中悲剧15部,虽然依旧受到古典主义的影响,但是内容颇具进步性与教育性,贯穿着启蒙主义精神。伏尔泰师承高乃依和拉辛,同时受莎士比亚的影响很大。其悲剧均为五幕诗体剧,有着复杂的情节,但并不与“三一律”冲突。值得一提的是他还根据中国元杂剧《赵氏孤儿》进行改编,创作了《中国孤儿》(L’Orphelin de la Chine,1755)。伏尔泰从事戏剧创作的最大目的是将戏剧作为宣传手段,从而吸引国人,激起国人向封建制度及宗教狂热做斗争。
被誉为百科全书派代表人物的狄德罗(Denis Diderot,1743-1784)不仅是哲学家、美学家,同时也是一位文学家。在文艺方面,他最关心的是戏剧,要求用符合资产阶级理想的市民剧来代替17世纪主要为封建宫廷服务的新古典主义的戏剧,作为反封建斗争的一种武器。狄德罗著有两部严肃喜剧,分别是《私生子》(Le Fils naturel,1757)和《一家之主》(Le père de famille,1758)。他对戏剧最大的贡献是他的戏剧美学思想及戏剧改革理论。他主张艺术平民化,提出悲喜剧相结合的体裁——正剧;提倡艺术效法自然,反对仿古,反对墨守成规;认为大自然高于艺术,自然美高于艺术美。在艺术创作方面,他把“模仿自然”当做艺术创作的标准,认为艺术美在于真实反映客观现实的深刻原理,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现实主义理论。他的《论戏剧诗》对启蒙戏剧及后世戏剧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www.xing528.com)
(四)德国
启蒙运动时期的德国较为落后,国内还处于内部分裂状态,斗争不断。此时德国的民族意识渐渐开始觉醒,要求实现民族统一。资产阶级的力量尚处于萌芽时期,十分弱小,并且还要依附于封建势力。18世纪后半期德国文学界发起了一场“狂飙突进”运动,由一批市民阶级出身的青年德国作家发起。他们推崇天才创造性的力量,并把它作为其美学观点的核心。这个运动持续了将近二十多年,表现出了反抗精神,但是很快也湮灭在了历史的进程之中。
德国的戏剧对启蒙运动在德国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其中最著名的戏剧家及戏剧理论家当属莱辛(Gotthold Ephraim Lessing,1729-1781)。汉堡剧院成立后他任戏剧艺术顾问,并写成《汉堡剧评》。之后又完成名悲剧《爱米丽雅·迦洛蒂》(Emilia Galotti,1772)、《智者纳旦》(Nathan the Wise,1778),与《萨拉·萨姆逊小姐》(Miss Sara Sampson,1755)构成莱辛的三大名剧。其中《汉堡剧评》(Hamburgische Dramaturgie,1767-1769)是为汉堡民主剧院历次演出而撰写的评论,共104篇,它们是现实主义戏剧理论的重要文献。莱辛提倡戏剧的教育作用,主张戏剧应当通过情节的安排和任务的塑造起到教育作用,同时他对古典主义悲剧理论提出了反对,主张以人物性格刻画来反映自然规律,提倡写市民悲剧,认为市民阶层的普通人也可以有不平凡的命运,为德国的市民剧的建立打下了坚实基础。语言方面他提倡用单纯自然、日常生活的语言来代替贵族阶层华而不实的语言。歌德、席勒、海涅以及许多文学大家都从这部著作中汲取养分,现代戏剧大师布莱希特也从中为他的“史诗剧”理论找到了许多论据,可见其影响之深远。
18世纪70年代,“狂飙突进”运动开始了,这个名称象征着一种力量,含有摧枯拉朽之意。它得名于德国剧作家克林格尔(Friedrich Maximilian von Klinger,1752-1831)在1776年出版的一部同名悲剧《狂飙突进》(Sturm und Drang,1776)。这场运动产生了一批青年才俊,他们以“天才、精力、自由、创造”为中心口号,要求摆脱封建传统偏见的束缚,主张个性解放,呼喊着民族意识的觉醒。这场运动在戏剧领域的代表人物有歌德与席勒。
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1749-1832)一生最著名的作品是倾其毕生心血完成的《浮士德》(Faust)。这部诗剧分为上下两部分,以德国民间传说为题材,以浮士德思想的发展变化为线索,展现了一个不满现实、竭力探索人生意义和社会理想的新兴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形象。这部作品构思宏伟、内容复杂、结构庞大、风格多变,融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于一炉,将真实的描写与奔放的想象、当代的生活与古代的神话传说杂糅一处,善于运用矛盾对比之法安排场面、配置人物,时庄时谐、有讽有颂、形式多样、色彩斑驳,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
席勒(Johann Christoph Friedrich von Schiller,1759-1805),是同时期德国著名的剧作家、诗人。作品《阴谋与爱情》(Intrigue and Love,1783)是席勒青年时代创作的高峰,与歌德《少年维特的烦恼》(The Sorrows of Young Werther,1774)同被誉为狂飙突进运动最杰出的成果,无论在结构还是体裁上都是德国市民悲剧的典范。故事讲述平民琴师的女儿露伊丝和宰相的儿子深深相爱,然而,这段爱情在等级森严的社会和勾心斗角的宫廷阴谋下,以二人死去的悲剧告终。此剧揭露了德国宫廷的罪恶,控诉了封建专制统治的暴虐与黑暗,集中反映了市民阶级与封建统治阶级的之间的矛盾。“狂飙突进”运动为德国孕育出了大量的启蒙文学,对当时的社会及后世的文学发展都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五)意大利
意大利作为文艺复兴的中心,到了18世纪,领先地位基本已经丧失殆尽,成为了一个受奥地利奴役,经济落后、民族分裂、内部矛盾尖锐的国家。18世纪前期,意大利戏剧在这种封建割据混乱的局面下不仅没有得到发展,反而呈现出倒退的局面,只有即兴喜剧(此种戏剧没有剧本,只有一个剧情大纲,由演员即兴在台上口编台词)和歌剧比较流行。当启蒙运动的思想之风从法国飘来之后,意大利的启蒙思想也开始萌芽。
哥尔多尼(Carlo Goldoni,1707-1793)是这一时期的杰出戏剧家。他吸收了法国喜剧的诸多优点,对当时盛行的即兴喜剧进行了改造,为意大利的戏剧改革做出了很大贡献。哥尔多尼一生多产,共创作了267个剧本。其中《女店主》(The Mistress of the Inn,1753)是他的代表作品,也是意大利启蒙戏剧的最高标志。聪明的旅店女主人被住在店中的侯爵、伯爵和骑士所纠缠,她捉弄、嘲笑了他们的丑行后,最后毅然决然地与她的仆人结婚了。剧作揭露了没落贵族的虚伪和愚蠢,肯定和赞扬了青年男女的自由结合和诚挚爱情。哥尔多尼的戏剧创作奠定了意大利现代戏剧的基础,开辟了现实主义的道路,因此被誉为“意大利的莫里哀”。而作为哥尔多尼的反对者,这一时期,意大利另一位剧作家卡洛·戈齐(Carlo Gozzi,1722-1806)虽然思想较为保守,但是在戏剧创作上也有着不可磨灭的成就。作为一位童话剧作家,他的大部分作品取材于《一千零一夜》或意大利传奇,充满了美丽的幻想。值得一提的是,作品《图兰多特》(Turandot,1762)展示了中国文化对于西方的影响,这也是其所创造的童话剧中最有文学价值的一部。
阿尔菲耶里(Vittorio Alfieri,1749-1803)是意大利民族历史悲剧的奠基人,也是启蒙运动向浪漫主义过渡的标志。其早期作品受法国启蒙思想影响较大,多表现对国家统一和民族自由的渴望,后期作品则多描写爱情和家庭生活。阿尔菲耶里一生共创作了21部悲剧,大多取材于古代或中世纪历史、神话和圣经。这些悲剧贯串着启蒙主义精神,反映出当时意大利人民对民主政治的向往。结构方面,这些悲剧严格遵循古典主义的创作原则,由于注进了新的启蒙思想,情节虽简单,却饱含政治激情,人物虽少,却性格特征鲜明;台词用韵文写成,语言精美、典雅。他的悲剧对意大利戏剧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也为即将到来的意大利民族复兴运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