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电视文艺社会生态考察方法

电视文艺社会生态考察方法

时间:2023-05-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密切关注电视文艺与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的关系问题,除了靠政府出台各项政策调控之外,还需要理论界理性分析、加强批评监督。重点包括电视文艺对早期教育、青少年教育、成人教育关注的程度、节目资源的分配等方面。

电视文艺社会生态考察方法

三、电视文艺社会生态考察方法

对于电视文艺与社会生态关系的考察我们可以通过引进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伦理学、生态学等研究方法,从电视文艺对社会的伦理、道德法律、教育的影响程度等不同层面切入。具体有这样一些展开的维度

第一种维度,电视文艺与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的问题。

生态文明社会建设要求有较高的环保意识,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更加公正合理的社会制度。电视文艺需要将这些与自身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人与社会的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没有人与社会的和谐,人自身各方面的和谐和人与自然的和谐都会失去它的存在价值和现实意义。毫无疑问,电视文艺在促进社会主义文艺发展、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同时它也为“消费社会”推波助澜,高成本制作的晚会、歌会,各种形象工程的推动,各种物质欲望的刺激,受经济利益驱动的各种浮夸、虚假的风气的盛行都与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不相和谐。密切关注电视文艺与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的关系问题,除了靠政府出台各项政策调控之外,还需要理论界理性分析、加强批评监督。深层生态学把人类的“生死攸关的需要”(vital needs)、“基本的需要”与“边缘的、过分的、无关紧要的”需要区别开来,在对消费主义和物质主义的消费观提出疑问中提出倡导一种“手段简单,目的丰富”(Simple in Means, Rich in Ends.)的简单而又富有生产成果的生活,我们应当从中获得启发,创建一种新型的社会主义文化来取代消费主义文化,帮助人们树立一种适应生态社会需要的、全新的价值观念。目前我国政府大力弘扬的“节约型社会”、“生态社会”与之具有内在的一致性。我们应当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的环境价值观,改变我们奢侈浪费追求高档名牌的“新消费主义”人生观,减少对资源的掠夺性破坏,减少对生态系统的不利影响,从经济、政治、社会和技术制度的变革中,维护人与自然万物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完整,维护人的精神生态的平衡,构建真正的和谐社会。

第二种维度,电视文艺与家庭伦理、社会伦理建设的问题。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强调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和相互帮助,社会内部关系融洽、协调,无根本利益冲突。如果公民缺乏基本的道德素质,人与人的交往就会因缺乏诚信、良知、宽容、互助等道德品质而恶化,就会产生很多丑陋行为,导致人际关系恶化,使社会秩序遭到破坏。电视文艺对一系列的社会生态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伦理道德层面表现得最为突出,比如电视中的暴力、血腥、色情、三角恋爱等对于社会道德风尚的影响,对反面人物的“人性化”处理带来社会价值取向的混乱,对社会阶层结构变化中某类人群(大款、都市白领)片面表现导致电视剧中刮起的“豪华风”等问题,对家庭伦理探讨所引起的“滥情风”问题,都是当前电视文艺与社会生态关系中关注的热点问题。不过我们要特别注意,伦理道德这个视角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是从社会学角度来看电视,应该有更加广泛的视角,应该摒弃建立在保守、落后道德观基础上的影视批评。另外,即使从伦理道德的角度来评判电视,也不能仅仅停留在过去那一套道德标准中,在这个价值变动、观念转型的时代,陈旧落后的道德标准很难作为今天评价人、事和作品的尺度。

第三种维度,电视文艺与学校教育、素质教育的关系问题。(www.xing528.com)

尽管有人认为电视就是“娱乐”的工具,反对谈电视文艺的“教化功能”,但是鉴于我国的国情和电视传播的实际效果,仍然应当将电视文艺与教育的相关问题联系起来加以考虑。重点包括电视文艺对早期教育青少年教育、成人教育关注的程度、节目资源的分配等方面。随着频道资源、节目资源的扩充,专业化的频道逐渐增加,满足了相应收视群体的需求,中央电视台教育频道、青少频道、音乐频道、法律频道等相继开播,推出了一批寓教于乐的优秀节目,对各类人群的关注也更加细化。从凤凰卫视的《世纪大讲堂》到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大家》,一批有思想、有文化内蕴的知识分子有了自己思想交流的平台;《中学英语课堂》成功运用电视平台,成为中学生学习英语的第二园地。《开心词典》、《挑战主持人》等也将各种比赛、竞技项目引入电视。不过这些相对于大学与中学需求而言还是显得太有限了。

关于电视对儿童心理的影响,青少年早期教育的影响,尤其应该引起高度关注。电视建立了孩童最初的对于世界印象,甚至模糊了虚拟世界与真实世界的关系,让他们失去了对于新鲜生活自身的兴趣,影响了心理和身体的健康。另外我们还看到,由于缺少生态的内涵,电视对于很多应该关注的群体,如老人、农民妇女等仍然没能加以更多的关注。这些问题都有待电视理论研究进一步深入展开。

第四种维度,电视文艺与公共领域建构的关系问题、媒介伦理道德问题。

电视营造了我们生活的另外一种社会环境,建立了另外一种关系的人与人沟通交流的平台。促进了人与人的交往,营造了很多共同探索心灵的空间,如《聊天》、《朋友》、《讲述》、《艺术人生》;营造了很多游戏、快乐的场,如《非常6+ 1》、《欢乐英雄》、《快乐大本营》,让你能够跟着一起快乐起来,还搭建了很多交友、速配的平台,上演了很多家庭秀、宝宝秀。但是这又是一个与传统的人际交往“场”有很大差异的公共空间。当各种各样人的隐私成了电视文艺的重要的节目资源,成了媒体炒作的对象,原本限于私人交流的话题成了公开公众的话题,个人的小秘密成了关注的焦点,当原本被忽视的很多东西通过媒体被放大,我们有必要关心电视文艺与公共领域构建的关系问题以及媒介的伦理道德问题,这些也都是与社会生态密切相关的问题。目前关于媒体本身的伦理的探讨多见于电视新闻节目,讨论重点是媒介与权力的问题,在电视文艺节目中,媒体自身的伦理同样值得重视。

以上四种维度我们都可以在传统的批评理论中找到大量可供借鉴的资源。特别是当今西方世界社会科学研究中关于媒体与传播关系的探究。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社会科学家们就大众传媒对西方社会及其文化的各个方面所产生的影响,作了较为详尽的研究和阐述。重要的理论资源一是法兰克福学派,阿多诺、马尔库塞、弗罗姆、哈贝马斯等人的社会批判理论构成了中国电视早期批评理论的主体。二是意识形态理论,葛兰西和阿尔都塞推进了意识形态理论的成熟,在此之后,一批又一批的理论家继续二人的思考,而且借此对大众媒体与国家、个人的关系,消费与意识形态的关系、意识与无意识的关系等等问题,都作了相关讨论与尝试:如德里达的游戏理论、福柯的权力理论、德勒兹的欲望理论、博德利亚的消费社会理论、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布尔迪厄文化资本理论等。目前国内从社会科学的角度对传播媒体进行系统的经验研究和严密的理论分析的文字很少,由商业目的所驱动的受众调查,还算不上是社会学意义上的社会调查和批判。考虑到大众传媒本身的迅猛发展及其在当今中国社会乃至整个世界所扮演的愈来愈关键的角色的现实状况,我们应该大力提倡从社会学研究入手发展文化与传媒研究。将对社会生态密切关注的视角引入到电视文艺批评的视野中来,将会深化我们对电视文艺作品本身社会意义的理解和思考,展开很多有意义有价值的研究课题,并对电视文艺实践的发展产生积极推动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