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电视传播的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近二十年来,伴随着中国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电视传播区域从无线电视、有线电视、卫星电视到数字电视的扩展,电视价值观念从政治中心论、经济中心论到文化中心论的演变,进入新世纪,全球化时代电视传播格局的变化,使得中国电视文艺发展同样经历着持续的生态变迁。
中国电视媒体从诞生之日起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和文化意识形态的宣传,新闻和文艺是两大主要节目类型,它们的制作理念、制作方式不仅受国家经济形势的影响,而且意识形态领域的风云变幻,在电视文艺的领域中很快就能反映出来[16]。中国电视文艺的发展除了在节目类型、艺术创造上的不断拓展外,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政治、经济和电视传播技术因素。
张凤铸在《中国电视文艺学》中将电视文艺的历史发展总结为这样四个时期:电视文艺的初创期(1958—1965),电视文艺的停滞期(1966—1976),电视文艺复苏期(1977—1978),电视文艺的发展、兴旺期(1979—)。我们在借鉴这种分期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电视文艺发展的实践,将它们具体分成六个时期,以下分别对每一时期电视文艺发展中重大现象和代表性节目,作一简要回顾。[17]
1.电视文艺初创期
中国大陆地区的电视事业起始于1958年,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前身)创建之初,便有文艺组的建制。在其试播的第一天,当时政新闻播出后,便是电视文艺节目的播出,其播出方式是在小演播室进行直播,不久播出了第一部直播电视剧《一口菜饼子》。1959年,北京电视台转播了前来参加演出的苏联芭蕾舞团表演的《天鹅湖》等作品的片段,外国文艺从此成为中国电视文艺的一个组成部分。
1961年至1963年,北京电视台(即后来的中央电视台)连续三年举办了以“笑”为主题的专题晚会,内容包括小品、相声和表演,这三次晚会试图突破现有文艺节目的局限,创作一些适于电视演播的喜剧节目,为探索电视文艺节目的新形式积累了有益的经验。在1958- 1966年这9年间,电视文艺在形式的演变上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在传播技术手段上从“演、播同步”的实况直播舞台演出,转向了“演、播不同步”的录像播出。在节目内容与形式上,以较为简单原始的转播电影、戏剧、歌舞、曲艺等既有艺术形式,到进行更富于电视化特点的再创造和探索,对几乎后来的各种电视文艺形式都有涉足与尝试。这些早期实践,为我国电视文艺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电视文艺停滞期
自1966年开始的“文革”首先从文化界开刀,电视文艺这一稚嫩的事业首当其冲,成为重灾区,全国大多数电视台被迫停办。1966至1976年的十年间,在“四人帮”文化专制主义的统治下,充斥屏幕的是样板戏、语录歌、“文革”节目,以及少数带较浓政治色彩的外国文艺节目,在文艺批评中,简单粗暴的扣帽子取代了严肃的、实事求是的分析和评价。但出于特定政治需要而进行的电视事业建设和技术更新,也为以后电视文艺的复苏起到了一定的铺垫作用。
1971年5月1日,天安门焰火晚会的电视实况转播已能通过微波传送到2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电视文艺的传播手段与传播覆盖面都在加强和扩大。1973年,随着彩色电视开始试播,电视文艺的技术表现手段得到很大拓展,技术的进步大大提高了电视文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1975年前后,北京电视台调动彩色录像设备,抢救录制了一批文艺资料,包含相声演员侯宝林等表演的传统保留节目、京剧演员李和曾等人的精彩唱段等,为保存我国优秀的戏曲文化遗产立下了汗马功劳,使一些濒临失传的艺术家的代表作保留了下来。
3.电视文艺复苏期
1977- 1978年,思想的解放,意识形态禁锢的逐渐破除,使这一时期的电视文艺走上了复苏之路。恢复播映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和各种形式的艺术作品,满足了广大人民文化生活的多方面需求,是这一时期电视文艺的一大特色。197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正式改名为中央电视台(英文缩写为CCTV)。在电视文艺的复苏期,也出现了标志我国电视文艺转型的萌芽。1977年5月23 日,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开办《文化生活》栏目。这一栏目与此前的电视文艺节目相比,不仅具有更多的艺术性、知识性、欣赏性和趣味性;更重要的是,它标志着我国电视文艺自制节目的新起点。1979年1月,中央电视台又开办了《外国文艺》专栏,介绍外国各种优秀文艺节目。
4.电视文艺发展期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是中国社会历史发生根本变化的重要标志,电视文艺的春天也因此来到了。从1979年开始,中国电视事业的发展步伐大大加快,开始迈入高速发展和兴旺的时期。(www.xing528.com)
1979年1月,中央电视台开始对宣传个人、神化领袖和鼓吹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节目内容进行清理,这是电视文艺开始转型的标志,即从单纯配合政治宣传转变为重新确立电视文艺自身的价值与功能。1979年6月,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决定不再向电视台提供新故事片,这对当时的电视是不小的打击,同时,粉碎“四人帮”后复演、复映的一批传统剧目和影片形成的暂时繁荣很快过去,观众们要求有反映新时代、新生活的作品。时代要求电视文艺为改革开放服务、为广大观众服务,坚持“自己走路”的方针,充分发挥电视媒体自身的特点,“扬独家之优势,汇天下之精华”,促使电视文艺真正站立起来。
自1983年开始的一年一度的春节联欢晚会,可以说是中国电视文艺兴旺发达的一个重要标志,另外,在此期间,中央电视台推出了《文艺天地》、《旋转舞台》等一系列电视文艺栏目,先后举办了“全国电视相声歌手大赛”等大型文艺竞赛活动,还探索出了很多新的电视文艺形式——譬如,电视艺术片就是在充分体现电视艺术的创作规律和电视化特点的同时,将多种艺术样式如文学、戏剧、音乐、舞蹈、绘画、摄影等融合到一起,而创造出的一种独特的电视艺术体裁,这一体裁迄今已成为利用电视媒体表现与探索中国民族风情、民族艺术与民族精神的一种极富潜力的艺术样式。此外,这一时期的中国电视文艺还在电视小说、电视散文、电视诗歌、电视报告文学等新型体裁的探索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和成果显著的尝试。
5.电视文艺成长期
进入90年代,中国电视文艺已日趋步入成熟,其典型标志是综艺、专题与娱乐等文艺节目类型的兴起和兴盛,各类电视文艺节目的栏目化的完成,以及电视剧的高度繁荣与市场化。
1990年,中央电视台推出了在电视文艺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综艺栏目《综艺大观》和《正大综艺》,它们以全新的样式、丰富多彩的内容引起了观众的普遍关注,使得综艺节目一时成为最具特色的电视文艺节目体裁,并带动起一股兴办电视综艺栏目的热潮。这时,省级电视台还没有上星,电视荧屏上节目类型十分单调,娱乐方式也相对匮乏,这种集相声、小品、歌舞、杂技、魔术等各种文艺手段于一体的新节目样式让观众眼前一亮。
与此同时,电视文艺节目的栏目化趋势仍在进一步发展,除综艺栏目外,专题性栏目也在不断增多;中央电视台在90年代新设的文艺专栏还有《中国音乐电视》、《文化视点》等。电视文艺节目的栏目化,有利于在固定时间里,以特定内容、形式、风格的文艺节目吸引稳定的观众群,代表了当时电视节目整合化的发展趋势。
在1980年代,以《西藏的诱惑》、《黄土情》等电视节目为代表,电视艺术片的创作也得到进一步发展;全国许多电视台摄制了一大批强调纪实手法的电视文艺专题片,如《少年启示录》、《三千里路情与歌》等。
从1991年《风雨同舟情暖人间》赈灾义演、1993年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1995年纪念世界电影诞生100周年,到1997年举国欢庆香港回归,配合一系列重要的节日或事件,进入90年代的电视文艺晚会更是异彩纷呈、好戏连台,体现着这一现代艺术形式的成熟。但是,电视文艺晚会在受到观众喜爱的同时,也已经开始面临着如何求新、求变的问题。从1991年起,中央宣传部组织实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以及十四届六中全会以后实施的文化事业建设“精品战略”工程,对推动电视文艺的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6.电视文艺兴旺期
电视技术的发展与市场经济的推动,使得电视文艺在20世纪90年代末又掀起了新一轮高潮。1998年,湖南电视借着卫星转播的有利时机,以《快乐大本营》和《玫瑰之约》两个栏目率先在全国打响,并在全国掀起了娱乐热潮:《欢乐总动员》、《开心一百》、《假日总动员》、《相约星期六》、《心心广场》相继出炉,收视率的竞争使得电视文艺创作观念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风靡一时的《欢乐总动员》、《快乐大本营》把娱乐节目从“晚会时代”推向了“娱乐时代”。电视娱乐节目类型越来越丰富,有综艺晚会型、益智型、游戏类、真人秀型、表演秀型等多种节目样式。1999年1月20日北京有线电视台开播的《欢乐总动员》,被全国近40个城市的电视台引进播出,全国上下掀起一股“快乐”、“欢乐”热。但是这股热潮并没能继续持续下去,随着一批批克隆节目的出现,“快乐”“欢乐”充斥各个荧屏,观众开始对这种无处不在的“纯娱乐”节目感到腻烦,收视率在大幅下滑。
电视文艺在走过20世纪90年代后期热热闹闹的游戏娱乐时代后,进入了智力加博彩的益智娱乐时代。[18]1998年11月22日,央视二套(当时的经济生活服务频道)推出了由李咏担当主持的《幸运52》。这是一档在借鉴国外同类节目形态(由英国BBC制作的《GOBINGO》)的基础上,根据中国观众的欣赏口味加以本土化改造的新型节目样式。《幸运52》将游戏与知识普及融为一体,充分调动观众参与热情。开播后获得了广大电视观众的喜爱和充分肯定。接着又推出了一档仿制英美的《谁想成为百万富翁》的节目《开心辞典》。《开心辞典》在引进借鉴国外同类节目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本土化的改造,创制了独特的中国电视益智节目形态。首创“家庭梦想”的概念,对国外同类节目的博彩成分进行了成功解构,在为普通人提供参与节目、知识搏弈的同时,也给更多的普通家庭提供了互相表达爱心与真情的机会。因为这些节目迎合了观众喜欢刺激性活动的心理,同时竞猜节目、益智类节目由于创意、制作的技术门槛不高,引起了地方频道竞相模仿,大有天女散花之势,全国上下又掀起了一轮“竞猜时代”的高潮。如贵州卫视的《世纪攻略》(已停播)、上海卫视《财富大考场》、广东电视台《赢遍天下》、重庆卫视的《魅力21》、江苏卫视的《夺标800》,等等。[19]
就在《幸运52》、《开心辞典》、《财富大考场》等益智类节目在国内方兴未艾之际,一批真人秀节目也拉开了序幕。尽管“真人秀”在中国才有四五年的历史,但事实上中国电视的“真人秀”实践已经走过了一个从兴起到衰落再到复兴的发展过程,节目形态也进行了单纯模仿、引进模式和自主设计的多种尝试。前期电视真人秀节目除《完美假期》外,其他节目几乎千篇一律是“野外生存挑战”类的“野外真人秀”,而后期则以“海选”、“全民娱乐”、“民间造星”为主要特征的“室内真人秀”。真人秀节目的卖点受到了道德、政策、操作层面的种种限制,也引起了广泛的争议。
电视文艺发展期以来同样令人关注的现象,是电视剧的飞速发展。从1982年到1990年的九年间,是我国电视剧百花齐放、雅俗共赏和艺术成型的时期,从1990年至今则为中国电视剧的蓬勃发展时期。适应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转折,电视剧在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也思考和探索着如何向市场经济靠拢。20世纪80年代中到20世纪90年代末,电视剧市场化的特征日益明显。伴随着电视剧市场化进程,各类电视剧制作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电视剧新作层出不穷;室内剧、平民剧、警匪剧、言情剧、武侠剧、戏说剧、青春偶像剧争相出台,在电视屏幕上刮起了一阵阵通俗剧的流行风。如何做到既面对市场和大众,又反对平庸、抵制媚俗,生产思想性、艺术性、可视性结合的精品电视剧,成了困扰实践者的普遍难题,同时也成了观众与理论研究者共同的期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