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成化、弘治
成化虽因西厂汪直提督西厂,重法酷刑,最终被罢,锦衣卫则持平无冤。弘治虽中官“势稍绌”,廷议“尤为所挠”。两朝有所不同,又可分为两个阶段。
(一)成化
东、西厂“势远出卫上”,但西厂置而复废(参见上节“厂卫的设置及职能”)。按《明史·刑法三》,成化十三年(1477年),令锦衣卫副千户吴绶于镇抚司同问刑。吴绶“性狡险,附汪直以进”。后知公议不容,凡文臣非罪下狱者,不复加箠楚。“忤直意,黜去”。但当时锦衣卫使朱骥持法平,治妖人狱“无冤者”。诏狱下所司,独用小杖,“尝命中使诘责”,不为改。世以是称之。[84]
《明史》所载与司法有关的宦官有掌司礼监怀恩、掌西厂汪直、掌东厂尚铭、陈准。他们可分为两类:汪直、尚铭为一类,事见《明史·汪直传》:宪宗因欲知外事而设西厂,汪直以其能“摘奸”受宠幸。在此情况下,汪直屡兴大狱。商辂等奏,宪宗不得已一罢西厂,但眷直不衰,又复开西厂。汪直诬奏项忠、陷马文升。尚铭将汪直泄禁中秘语奏之宪宗,使其开始疏远汪直,此后汪直宠幸日衰,因万安所奏,再罢西厂,调汪直南京御马监。《明史》作者以“直竟良死”来评论汪直的结局。西厂废后,尚铭遂专东厂事,因卖官鬻爵事发,籍家,谪充南京净军。
其本传载有汪直重法酷刑之事:
建宁卫指挥杨晔,故少师荣曾孙也,与父泰为仇家所告,逃入京,匿姊夫董玙所。玙为请英,英阳诺而驰报直。直即捕晔、玙拷讯,三琶之。琶者,锦衣酷刑也。骨节皆寸解,绝而复甦。晔不胜苦,妄言寄金于其叔父兵部主事士伟所。直不复奏请,捕士伟下狱,并掠其妻孥。狱具,晔死狱中,泰论斩,士伟等皆谪官,郎中武清、乐章,行人张廷纲,参政刘福等皆无故被收案。自诸王府边镇及南北河道,所在校尉罗列,民间斗詈鸡狗琐事,辄置重法,人情大扰。直每出,随从甚众,公卿皆避道。兵部尚书项忠不避,迫辱之,权焰出东厂上。[85](www.xing528.com)
怀恩、陈准为另一类。怀恩“性忠鲠无所挠”,因掌司礼监职位在前,汪直等人“咸敬惮之”。怀恩曾固争林俊之狱,不以贿进镇抚,事见《明史·怀恩传》:“员外郎林俊论芳及僧继晓下狱,帝欲诛之,恩固争。帝怒,投以砚曰:‘若助俊讪我。’恩免冠伏地号哭。帝叱之出。恩遣人告镇抚司曰:‘汝曹谄芳倾俊。俊死,汝曹何以生!’径归,称疾不起。帝怒解,遣医视恩,卒释俊。”“进宝石者章瑾求为锦衣卫镇抚,恩不可,曰:‘镇抚掌诏狱,奈何以贿进。’”[86]
陈准代尚铭掌东厂,非大逆勿预,事见《明史·汪直传》:“而陈准代为东厂。准素善怀恩,既代铭,诫诸佼尉曰:‘有大逆,告我。非是,若勿预也。’都人安之。”[87]
(二)弘治
按《明史·刑法三》,“孝宗仁厚,厂卫无敢横”,司厂者罗祥、杨鹏,奉职而已。弘治十三年(1500年)诏法司,凡厂卫所送囚犯,从公审究,有枉即与辩理,勿拘成案。[88]按《明史·胡爟传》,成化时,“宦官用事”。孝宗嗣位,虽间有罢黜,而势积重不能骤返。“忤之者必结党排陷,不胜不止。”[89]按《明史·王献臣传》,孝宗励精图治,委任大臣,中官“势稍绌”。而张天祥及满仓儿事皆发自东厂,廷议尤为所挠云。[90]
《明史》记述了皆发自东厂的两大狱案,法司屈从东厂,原审人员因此获罪。满仓儿一案发生于弘治九年(1496年),事见《明史·孙磐传》:该案原由刑部经办,原告袁璘因出言不逊被笞而死,经验尸埋葬。原告之妻讼冤于东厂中官杨鹏,涉案人员被唆使作假供。镇抚司坐罪审验人员。虽经府部大臣及给事、御史廷讯得实,仍坐以罪。郎中丁哲因公杖人死,罪徒。员外郎王爵、御史陈玉、主事孔琦杖。刑部典吏徐珪疏劾中官杨鹏。指该案,女诬母仅拟杖,而丁哲等无罪反加以徒,皆东厂威劫而致轻重倒置。徐珪历数东厂之弊,请罢东厂,丁哲进阶洗冤,或推选谨厚中官居之。因都御史闵珪等因拟徐珪以“奏事不实,赎徒还役”,受责夺俸。徐珪赎徒为民。丁哲给袁璘埋葬银,发为民。王爵及孔琦、陈玉俱赎杖还职。[91]
张天祥一案发生于弘治十七年(1504年),事见《明史·王献臣传》:辽东都指挥佥事张天祥劫营掩杀三十八人冒功,与其祖张斌皆论死,张天祥毙于狱。因张天祥叔父张洪屡次讼冤,孝宗令东厂查核,东厂“还奏”原审皆诬。孝宗信以为真,欲尽反前狱。内阁刘健以狱经法司审谳,公卿士大夫之言可信,再三争执,但不敢深言东厂之非。孝宗于午门亲鞫原审大理丞吴一贯等,欲抵一贯死。经闵珪、戴珊力救,乃谪嵩明州同知。其他原审人员亦谪官。[9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