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徽州属于特定地域概念
历史上的徽州,原本属于南直隶的一个府,下辖六个县。在明清时期特定历史时空条件下,徽州已经演变成一个特定的地域概念,它不仅限于原有徽州行政地区,可以用“大徽州”来理解。[1]历史地理学者认为,徽州是传统中国研究中最具典型意义的区域社会之一。[2]在历史文化学的视野中,徽学又是与久负盛名的敦煌学、藏学齐名的中国三大地方学之一。而从单纯的文化学的角度来看,徽州文化无疑又是一个独特的文化区域,可被视为中国地域文化的一个典型代表。[3]
按照学界一般的理解,地域文化(regional culture)或称“区域文化”,是一门研究人类文化空间组合的地理人文学科,在某种意义上大致同于文化地理学(geoculturelism)。它们都是以广义的文化领域作为研究对象,探讨附加在自然景观之上的人类活动形态,文化区域的地理特征,环境与文化的关系,文化传播的路线和走向以及人类的行为系统,包括民俗系统、经济体系、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社会组织等等。但在某些方面,地域文化又与文化地理学有着明显的区别。一般说来,文化地理学是以“地理学”为中心展开文化探讨的,其中的“地区”(district)概念具有极强的地理学意义,它疆域明确,系统稳定,与现实的“地区”是吻合的。而地域文化是以“历史地理学”为中心展开的文化探讨,其“地域”(region)概念通常是古代沿袭或俗成的历史区域,它在产生之初当然是精确的,但由于漫长的历史逐渐泯灭了它们的地理学意义,变得疆域模糊,景物易貌,人丁迁移,只剩下大致的所在地区了。岁月的流逝虽然改变了古代区域的精确性,但这种模糊的“地域”观念已经转化为对文化界分的标志,深深地积淀在人们的头脑之中,并且产生着深远而广泛的影响。显然,我们不应忽视或轻视这个文化范畴的存在。[4](www.xing528.com)
使用“地域文化”这一概念可以弥补以往文化研究过程中“线性”的理解模式所造成的缺憾。一个基本的学术基点就是:传统的文化学研究深受文化载体的影响,基本上是按照时间的先后来叙述文化的生成与发展变迁过程。但这种“线性”的研究方式无法涵盖人类文化的全部,必须在文化与地理所构成的三维空间中进行立体的研究。因此,学界提出了一整套地域文化的概念,并依据上述标准,把国内一些特定的文化地区做了明确的划分,总共列出了23个不同的地域文化。分别是三秦文化、齐鲁文化、中州文化、荆楚文化、燕赵文化、台湾文化、吴越文化、两淮文化、三晋文化、巴蜀文化、江西文化、八桂文化、八闽文化、滇云文化、关东文化、草原文化、琼州文化、陇右文化、西域文化、岭南文化、青藏文化、陈楚文化、黔桂文化。[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