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古代案件审讯规定详解

古代案件审讯规定详解

时间:2023-05-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各朝法律对审讯作了一系列规定,包括当事人出庭规则、审讯范围及审讯程式和方法等。此外,古代诉讼中当事人出庭受审的姿势也有一定的要求。受审者反复欺骗、拒不服罪的,依法进行拷打,刑讯逼供。这一审讯方法为后朝历代所承袭。我国古代审讯一直实行口供主义,无被告人口供一般不能定罪。刑讯自然而然成为普遍采用的审讯方式。

古代案件审讯规定详解

五、案件审讯

案件审讯是司法机构对诉讼双方当事人、证人收集调查证据、查清案件真相的活动。各朝法律对审讯作了一系列规定,包括当事人出庭规则、审讯范围及审讯程式和方法等。

1.关于当事人出庭规则问题。《尚书·吕刑》记载,开庭之始就要求“两造具备、师听五辞”。《周礼·秋官·小司寇》疏:“古者取囚要辞,皆对坐。”据此,诉讼当事人双方或其代理人必须出庭受审,坐地对质。秦朝也有原、被告双方庭审到场的规定,《睡虎地秦墓竹简·封诊式》共收录治狱式例23个,除《贼死》、《穴盗》两案的作案人在逃有待捕获,《经死》一案的作案人自缢尚待查清之外,其余20个式例均提到了原告人和被告人(有些原告是官吏和治安人员)。[58]秦朝这一制度被以后历代王朝所沿袭。

此外,古代诉讼中当事人出庭受审的姿势也有一定的要求。按古制,“狱讼不席”[59]。当事人不能就席而坐,而只能坐在地上受审,后来逐渐演变为跪着接受审问,直至清末跪着受审方式方开始改变。《大清刑事民事诉讼法草案》第15条规定:“凡审讯原告或被告及诉讼关系人,均准其站立陈述,不得逼令跪供。”西周时期的“坐”是“席地而坐,双膝跪地,把臀部靠在脚后跟上”的姿势,而诉讼中的“坐”指直接“坐”在审讯场所的地上,地上不能垫席,以示异常。这种诉讼中“坐”的姿势,大概到两汉以后,就改为“跪”了。《史记·魏其武安列传》记载:“魏其侯因而检得别罪者,亦得推之。其监临主司于所部告状之外,知有别罪者,即须举牒别更纠论,不得因前告状而辄推鞫。若非监临之官,亦不得状外别举推勘。”这说明司法官员并不得消极地受起诉范围控诉,也可积极依职权查明事实真相。“不得状外求罪”的规定主要针对因被害人告诉或其他人告发而进行的审判,亦不影响封建纠问式诉讼性质。宋代法律也对审讯范围作了限制,法官只能审讯诉状所告范围之内的事情,状外之事不得追究。“非本章所指而蔓求他罪者,论如律。”[60]明清法律也基本沿袭了唐律的规定。“凡鞫狱须依所告本状推问,若于状外别求他事摭拾人罪者,以故入人罪论。同僚不署文案者不坐。若因其告状或应掩捕搜检,因而检得别罪,事合推理者,不在此限。”[61]

2.审讯程式和方法。审讯如何进行呢?《睡虎地秦墓竹简》有一定记载:“凡讯狱,必先尽听其言而书之,各展其辞,虽知其img60,勿庸辄诘。其辞已尽书而无解,乃以诘者诘之。诘之又尽听书其解辞,又视其他无解者以复诘之。诘之极而数img61,更言不服,其律当笞掠者,乃笞掠,笞掠之必书曰:‘爰书:以某数更言,无解辞,笞讯某。’”[62]根据这一规定,审讯时应当先让被告人充分陈述并加以记录,即便有虚假陈述也不要马上追问。陈述完毕才能针对不清楚的问题进行追问。追问后还有不清楚的问题,可继续进行追问直至被告人辞穷,被告人多次欺骗,拒不服罪,则应该依法拷打,并在审讯记录上注明:某人因多次改变口供,审讯时进行了拷打。《唐律》规定:“诸应讯囚者,必先以情,审察辞理,反复参验;犹未能决,事须讯问者,立案同判,然后拷讯。”[63]《明会典》中也有关于审讯程式的记载:“其引问一干人证,先审原告,词因明白,然后放起原告,拘唤被告审问;如被告不服,则审干证人,如干证人供与原告同词,却问被告,如各执一词,则唤原被告干证人一同对问,观看颜色,察听情词,其词语抗厉颜色不动者,事即必真;若轻语支吾,则必理亏,略见真伪,然后用笞决勘;如不服,用杖决勘,仔细磨问,求其真情。”总之,古代法庭审讯时,通常首先让受审者充分陈述,然后由司法官吏对受审者诘问,必要时让受审双方对质,司法官从中仔细推究判断案情真相。受审者反复欺骗、拒不服罪的,依法进行拷打,刑讯逼供。显然古代立法者一般情况下不提倡刑讯,刑讯是有适用条件的。秦简的记载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治狱,能以书从迹其言,毋笞掠而得人情为上;笞掠为下;有恐为败。”[64]意思是说,审讯案件过程中,刑讯和恐吓手段的采用属于下策,不得已方能为之,审讯者应尽量采用文明的审案方法获取案件真实情况。据此,我国古代两种主要的审讯方法可见于其中,一曰术审,一曰刑讯。

(1)术审(www.xing528.com)

所谓术审,要求司法官吏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五听”考察狱讼双方控诉、答辩的言辞是否合乎情理逻辑,从而认定事实、运用法律。“五听”法形成于西周,要求法官在审讯中察言观色,注意当事人的表情,通过“五听”即“辞听”、“色听”、“气听”、“耳听”、“目听”,结合其陈述,核实证据,然后进行判决。“五听”法的形成和运用说明西周时人们已经开始注意到心理学的一些问题,并能够运用心理学的一些经验审理案件。这一审讯方法为后朝历代所承袭。魏晋时期法律规定:“诸察狱,先备五听之理,尽求情之意。”[65]“察狱以情,审之五听。”[66]《唐律疏议·断狱》“讯囚察辞理”条曰:“依《狱官令》,案狱之官,先备五听,又验诸证信,事状疑似,犹不自首者,然后拷掠。”《宋刑统》反复强调:“以五声听狱讼,求人情。一曰辞听,观其出言,不直则烦。二曰色听,观其颜色,不直则赧然。三曰气听,观其气息,不直则喘。四曰耳听,观其听聆,不直则惑。五曰目听,观其瞻视,不直则眊然。”“若不以情审察,及反复参验,而辄拷者,合杖六十。”

(2)刑讯

所谓刑讯则指审讯时施行拷打、逼取口供的一种审讯方式。我国古代审讯一直实行口供主义,无被告人口供一般不能定罪。刑讯自然而然成为普遍采用的审讯方式。从文献来看,刑讯最早源于西周。“以五刑听万民之狱讼”[67],“仲春之月……命有司省囹圄,去桎梏,毋肆掠,止狱讼”[68]。这一记载间接说明,西周时期在“仲春之月”以外的其他时期是可以刑讯肆掠的。至秦时刑讯制度化、合法化,并风行于整个古代诉讼活动之中。秦时要求对被告人刑讯后要进行记录,从秦简《封诊式》的记载来看,秦司法机构的审讯记录大体上应包括以下内容:第一,被审讯者的姓名、身份、籍贯,现居住地点,以什么理由控告人(原告)或由于什么原因被控告(被告)。第二,原告的诉词或被告的供述,司法官吏对他们追问时他们的辩解。第三,被告人过去是否曾犯过罪、判过刑或经赦免。第四,在刑讯过程中证人提供的证词。第五,有哪些证据。第六,审讯过程中是否曾实行拷打。[69]秦律的规定旨在防止滥用刑讯,但实际上滥施拷掠者普遍存在。

秦以后至明清,刑讯一直作为一种常规的审讯方式规定在各朝法典中。古代法律对刑讯的程序、工具、施刑部位及不准施行的对象等均作了较详尽的规定。如唐朝元朝的法律都规定,刑讯的采用应经一定的立案程序、批准手续。唐律规定:“事须讯问者,主案同判,然后拷讯,违者杖六十。”[70]宋太宗太平兴国六年(981年)诏:“自今系囚,如证佐明白儿捍拒不伏合讯掠者,集官属同讯问之,勿令胥吏拷决。”[71]元朝《大元通制》规定:“诸鞫问囚徒,重事须加拷讯者,长贰僚佐会议立案,然后行之,违者重加其罪。”[72]刑讯工具亦由法定,历代最常用的刑讯工具是杖,尺寸大小各朝有不同规定,如唐律规定:“凡杖,皆长三尺五寸,削去节目。讯杖,大头径三分二厘,小头二分二厘。”[73]元朝规定讯杖大头径四分五厘,小头径三分五厘,长三尺五寸,并刊削节目,无令筋胶诸物装订。[74]明朝讯杖大头径四分五厘,小头径三分五厘,长三尺五寸,以荆条为之。[75]清朝法定的讯具通常用竹板,大头径二寸,小头径一寸五分,长五尺五寸,重不得过二斤。此外还有夹棍、拶指等刑具。这些都属于法定讯具,实际上还有很多野蛮的法外刑讯工具盛行于司法中。对于不准刑讯的对象,法律也有明文规定。一般三种对象不准刑讯:一是有特权的人,如“八议”等官员;二是年老(70岁以上)、年少(15岁以下)及废笃者;三是孕妇及产后百日内的产妇

历朝法律都对刑讯作出了一些约束和限制,但事实上,刑讯逼供酷毒之处,不一而足。统治者还不断创新刑讯方法,如南北朝时即创立了所谓“测罚”和“立测”之法。“测罚”是以断食测度被囚禁者,逼使其招供。“凡系狱者,不即答款,应加测罚,不得以人士为隔。若人士犯罪,违扦不款,宜测罚者,先参议牒启,然后行科。断食三日,听家人进粥二升,女及老小,一百五十刻乃与粥,满千刻而止。”“立测”比“测罚”更为严酷。“其有赃验显然而不款,则上测立。立测者,以土为垛,高一尺,上圆,劣容囚两足立。鞭二十,笞三十讫,著两械及竏,上垛。一上测七刻,日再上。三、七日上测,七日一行鞭。凡经杖,合一百五十,得度不承者,免死。”明代曾创立“立枷”,让犯人直立于木笼中,笼顶枷在犯人颈上,往往数日而死。总之,刑讯拷掠是我国古代诉讼活动中的一个突出特征,充分体现了古代司法制度之野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