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作
Five Dedicated to Ozu 2003
Ten 2002
ABC Africa 2001
Bad ma ra khahad bord 1999(The Wind Will Carry Us)
Ta’m e gilass 1997(A Taste of Cherry)
Lum ière et compagnie 1995
Zire darakhatan seyton 1994(Through the Olive Trees)
Zendegi va digar hich 1991
Nema-ye Nazdik 1990(Close Up)(www.xing528.com)
Khane-ye doust kodjast?1987(Where Is the Friend's Home?)
Hamsarayan 1982(The Chorus)
Be Tartib ya Bedoun-e Tartib 1981(Orderly or Unorderly)
Mossafer 1974(The Traveler)
“好电影是可信的,而坏电影则相反。”
生平:1940年6月22日出生于伊朗德黑兰。
导演风格:伊朗偶像级的独立电影人,拍摄纪录片和新现实主义喜剧;儿童经常是其主人公;运用静态摄影;探索电影作为虚构艺术的本性。
在90年代末,一项针对有影响力的评论家和策展人的国际调查显示,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被认为是十年来最重要的电影制片人——这一成就对于一位自学成才、早期只是为伊朗儿童与青少年智力发展中心拍摄短片的电影人来说非凡的。然而这些短片在其新鲜、随心所欲的叙事方法和预先的、对于电影形式的诙谐使用上显示出了惊人的创意,基亚罗斯塔米将声音、图像、戏剧性的结构和观点相融合,让我们不得不注意到电影上展现出来的一种精巧技艺。
直到80年代末,基亚罗斯塔米才开始获得他应得的国际赞誉。他的获奖作品《何处是我朋友的家》(Khane-ye doust kod jast?,1987)是个转折点,但却是《特写》(Nem a-ye Nazdik,1990)和《生活在继续》(Zendegiva digar hich,1991),完全显示了基亚罗斯塔米电影拍摄手法的精致和复杂。基亚罗斯塔米不仅从现实生活中提取事件并将它们转化为急迫的、诗意的、情感上有影响的寓言,他还反思了他特别拍摄的和从一般意义上来说的电影的本质。
数字技术能够提供更大的实验空间。《十段生命的律动》(Ten,2002)是一部感人的、有关联的、有强烈共鸣的,对于伊朗妇女困境的窥视。它的拍摄场景完全局限在一辆车里,两个数码摄影机被固定在仪表板上,指向司机和她的乘客。《五——献给小津》(Five Dedicated to Ozu,2003)非常具有实验性,由五部看起来在里海边单独拍摄的短片组成。它是极简的、隐喻性的、几乎是抽象的,但也是机智的、抒情的,渗透着——如同所有基亚罗斯塔米的作品一样——对于生命奥秘深刻、沉思的爱。GA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