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文·勒鲁瓦 MERVYN LEROY
代表作
No Time for Sergeants 1958
The Bad Seed 1956
Mister Roberts 1955
Million Dollar Mermaid 1952
Quo Vadis 1951
The House I Live In 1945
Thirty Seconds Over Tokyo 1944
Madame Curie 1943
Random Harvest 1942 ☆
Johnny Eager 1942
They Won’t Forget 1937
Tugboat Annie 1933(www.xing528.com)
Gold Diggers of 1933 1933
I Am a Fugitive From a Chain Gang 1932
Five Star Final 1931
Little Caesar 1931
“他会接受我,可怜我,怨恨我。”
——宝拉,《鸳梦重温》
生平:1900年10月15日出生于美国旧金山,1987年逝世于美国洛杉矶。
导演风格:非常善于发现和利用当前的社会主题和趋势,在30年代是非常多产的情节剧导演。
茂文·勒鲁瓦的童年非常艰辛。12岁时,他从学校辍学,随后他进入了杂技团。1919年,他决定去好莱坞试一试自己的运气。听从了表弟的劝告,他很快在拉斯基明星电影公司的服装部找到了一份工作。
在一些无足轻重的电影里出演了一些小角色后,勒鲁瓦开始发挥他的才能,写一些插科打诨的桥段,并在一连串受欢迎的喜剧和情节剧中参与演出。他于1930年在华纳兄弟影业实现了自己作为导演的突破,拍摄了硬汉派的犯罪影片《小凯撒》(Little Caesar,1931),这也让爱德华·罗宾逊一举成名,并推进了30年代的警匪片风潮。到1931年,勒鲁瓦已经成为华纳的顶级导演,特别善于拍摄反映大萧条时期残酷现实的影片,比如《最后的五颗星》(Five Star Final,1931)和《逃亡》(I Am a Fugitive From a Chain Gang,1932),这可能是他最好的电影,电影严厉控诉了美国南部的监狱条件。他导演了《1933年淘金女郎》(Gold Diggers of 1933,1933)极具戏剧效果的片段,并用喧嚣喜剧《安妮号拖轮》(Tugboat Annie,1933)证明了自己是一位熟练的闹剧写手。
1938年,勒鲁瓦离开了华纳,来到了米高梅,在那里他更多地是以制片人的身份出现,但他还是用犯罪影片《双雄喋血》(Johnny Eager,1942)、历史传记《居里夫人》(Madame Curie,1943),以及卫国战争片《东京上空三十秒》(Thirty Seconds Over Tokyo,1944)让自己回归到了导演行列。在50年代,他偏向于更大的制作,如《暴君焚城录》(Quo Vadis,1951)。勒鲁瓦从未丢失公众想要在电影中寻找到的娱乐感。如果说他职业生涯后期的电影看起来似乎有点松懈,那他早期的社会情节剧远远可以弥补这个缺陷、这些影片直到现在还是好莱坞电影有声电影中最迷人的例子。WWD
右图:爱德华·罗宾逊和波利斯·卡洛夫(Boris Karloff)在犯罪电影《最后的五颗星》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