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作
The Gang's All Here 1943
Girl Crazy 1943
Three Cheers for the Girls 1943
For Me and My Gal 1942
Calling All Girls 1942
Babes on Broadway 1941
Blonde Inspiration 1941
Strike Up the Band 1940
Forty Little Mothers 1940
Babes in Arms 1939
Fast and Furious 1939
They Made Me a Crim inal 1939
Comet Over Broadway 1938
Garden of the Moon 1938
Men Are Such Fools 1938
Hollywood Hotel 1937
The Go Getter 1937
Gold Diggers of 1937 1936
Stage Struck 1936(www.xing528.com)
Bright Lights 1935
Gold Diggers of 1935 1935
Dames 1934
She Had to Say Yes 1933
生平:本名威廉·伯克利·以挪士,1895年11月29日出生于美国洛杉矶,1976年逝世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棕榈泉。
导演风格:创新地编排了迷人的列队成行、整齐划一的美女舞团;使用使人眼花缭乱的俯拍镜头;画面中常呈现出几何及万花筒般的图案。
巴斯比·伯克利是好莱坞黄金时代的一个传奇舞蹈指导和导演,他编排了由大量身材细长苗条、极有特点的歌舞团女郎来组成复杂的几何图形的舞蹈。他将漂亮女孩们幻化成为抽象的漩涡,以天生的超现实主义者的无畏颠覆了规模和场景。他构想出了整齐的电影舞蹈场面,其严格的对称性,只能用令人目眩神迷的俯拍才能欣赏。伯克利没受过正规的舞蹈培训,但他的电影里的舞蹈群太耀眼迷人,几乎没有人注意到真实舞蹈根基的缺乏,但这其中也不乏真诚的舞蹈家,比如鲁比·基勒(Ruby Keeler)的表演,这位“坚强的凤尾花”仙童般的无声表演显然深深吸引住了观众,并让观众忽视了她粗短的腿。
左图:伯克利在《娃娃从军记》(Babes in Arms)中将这幕合唱镜头拍得井然有序。
伯克利来自一个戏剧家庭,他出生于洛杉矶,在纽约长大。父亲去世时,伯克利只有八岁,他的母亲把他送到寄宿学校,这样她就可以参加巡回演出。他参加了军事学校并涉足了表演,1918年他加入了军队。就像老电影中所描述的“是不是很讽刺”一样的转折,在军队里他学会了执导。伯克利会策划军队庆祝游行、演习和戏剧演出,在退役后,他改名为“巴斯比”(Busby,源自舞台剧女演员艾米·巴斯比[Amy Busby]),并投身于戏剧。导演、制作和上演群舞成为他的特点,一部短命的舞台剧《霍尔卡波尔卡舞曲》(Holka Polka,1925)为他在百老汇创立了名声,并使他认识了百老汇顶级制作人佛罗伦兹·齐格飞(Florenz Zieg feld)。在齐格飞舞台剧的电影版《狂欢!》(Whoopee!,1930年)中,伯克利开创性地创造了万花筒般的影像,这成为他作品的标志,并使其成功进入了好莱坞。
巴斯比最好的创意
巴斯比·伯克利的编舞技能在早期的美国音乐剧中是极其传奇的。用他自己的话说:“在一个等待救济、充满抑郁和战争的时代,我试图帮助人们摆脱所有的苦难……把他们的注意力转移到别的事情上去。我想让人们高兴,哪怕只有一个小时。”
1 伯克利知道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道具优势:早期的音乐剧中有比《大伙儿都在》(The Gang's All Here,1943)里戴着什锦水果冰淇淋帽子的双排合唱女孩爬到真人大小的香蕉上去更有说服力的例子吗?
2 他在《1933年淘金女郎》里,在歌曲“公园里的爱抚”(Pettin’in the Park)中加入了一些使人愉悦的性感元素,在冗长的关于户外娱乐的幻想中,一群美女在从背后打光的银幕上脱去了她们被雨淋湿的衣服,穿上了男朋友检验过的泳衣。
3 他为《第四十二街》(1933)中主角的日常生活都编上了节拍韵律,它们把酒吧女、理发师、醉汉、上班族,甚至是一个活的雪茄店印第安人(美国雪茄店前常放一个木头印第安人作为标志)交织在一起,演绎了一出精力充沛的街头芭蕾。而在《华清春暖》中的蜜月酒店里,服务员和宾客的行动都变得同步一致。
4 伯克利执导了吉恩·凯利(Gene Kelly)的第一部电影《只为你我》(For Me and My Gal,1942)。凯利自己精心设计的编舞,很大程度上是从伯克利那里学来的。
人数优势是其招牌
《纽约时报》曾称伯克利为“舞台戏法大师”,这个称谓对伯克利来说非常合适,他能够让一架闪闪发光的白色名贵钢琴看起来要跳舞,还会用镜子将数十名女孩复制成数百名,并能将可爱的女士们变成舞台风景的一部分。伯克利非常善于运用人数的优势:四个女孩跳舞是一所舞蹈学校在举办独奏会,但60名染着金发的女孩,做着相同的基本踮脚动作,排着慢慢走,并按操练做出精准的踢腿动作,那就是一场演出。在《1933年淘金女郎》(Gold Diggers of 1933,1933)里,她们还穿起了点缀着金币的衬裤,仿佛“我们穿着钱”。在《华清春暖》(Footlight Parade,1933)里,她们则穿上了猫咪服装,仿佛是“坐在后院围墙上”,或漂浮在一个池塘里,就像拉链的拉齿一样平滑地交织又散开她们的大腿,又仿佛在瀑布边一样。伯克利还意识到将女孩编排在同心圆上,像水草一样摇晃倾斜会产生催眠般的魅力,或者让她们像机器上的连锁齿轮一样,在彼此对立的方向做着旋转的动作。他还擅长在音乐场景中加插一个独立故事,最出名的要算《1935年掘金女郎》(Gold Diggers of 1935,1935)中的“百老汇摇篮曲”(Lullaby of Broadway),具有警示意义的故事中的时髦女郎高雅冰冷,故事最后以一群具有掠夺性的艺术界的时髦女郎造成了百老汇小宝贝不小心爬出阳台摔落而死为结局。
总之,伯克利为至少四十部音乐剧编排了舞蹈,其中一些还是他亲自执导的。他其他种类的电影包括《她必须同意》(She Had to Say Yes,1933),一个关于工作场所性骚扰的艰辛小闹剧,及与约翰·加菲尔德(John Garfield)合作的犯罪影片《他们让我犯罪》(They Made Me a Criminal,1939)。伯克利的职业生涯也受到丑闻困扰,一位好莱坞女演员的丈夫起诉他离间他们夫妻感情;1935年他还因一起酒后车祸被控以二级谋杀——但这并没改变公众对他的欣赏。在60年代早期,奢华的好莱坞音乐剧过时了,伯克利几乎被人遗忘。但坎普电影(用主流审美所不能接受的意象来叙述一件极美丽的事情)的崛起让他有了一个短暂的复苏,在去世前五年,伯克利导演了与百老汇竞争的《不,不,娜妮特》(No,No,Nanette,1971)。尽管现代电影人偶尔会试图模仿或向伯克利致敬,模仿他标志性的配件,但没有一个人能像伯克利那样,挥舞鞭子将一群不守规矩的合唱女孩变成一支用舞步征服世界的军队。MM
上图:一排排的女孩们在白色钢琴的点缀下出现在《1935年掘金女郎》中。
“既然我们都已经拍下了这些美丽的女孩子,那为什么不让观众看见他们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