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红楼梦》第465问:贾府是否已经走上穷途末路?

《红楼梦》第465问:贾府是否已经走上穷途末路?

更新时间:2025-01-06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第四六五问贾府已是穷途末路了吗第七十一回向我们展示了贾府上下对于王熙凤发动的一场总攻击,这一场攻击效果不错,王熙凤马上就得了病,但还强撑着。到了第七十二回又向我们展示了贾府的经济危机。经济衰败,人心不稳,内讧连连,岂不正是穷途末路的典型征兆?贾琏主管外宅,外宅已是焦头烂额,王熙凤主管内宅,内宅同样走投无路。而且言明此前尚欠贾府一千三百两银子,到年底一并送来。

第四六五问 贾府已是穷途末路了吗

第七十一回向我们展示了贾府上下对于王熙凤发动的一场总攻击,这一场攻击效果不错,王熙凤马上就得了病,但还强撑着。到了第七十二回又向我们展示了贾府的经济危机。经济衰败,人心不稳,内讧连连,岂不正是穷途末路的典型征兆?

贾琏对鸳鸯说:“这两日,因前日老太太的千秋,所有的几千两银子都使了。几处房租、地租通在九月才得,这会子竟接不上。明儿又要送南安府里的礼,又要预备娘娘的重阳节礼,还有几家的红白大事,至少还得三二千两银子用,一时难去支借。俗语说,求人不如求己,可怎样呢?说不得姐姐担个不是,暂且把老太太用不着的金银伙偷着运出一箱子来,暂押千数两银子,支腾过去。不上半月的光景,银子来了,我就赎了交还,断不能叫姐姐落不是。”由这一段话看,贾府此时已经难以支撑,收入只有房租和地租,可是开销却是五花八门。贾琏这里说的主要是人情往来,对于大户人家,这是一笔不小的常项开支。我们看贾母祝寿,来了那么多人,收了那么多礼,都不是白来、白收的,到时候都要还回去。你家有事人家来了,人家有事你也要去。人家送你多少钱的礼,你也要送人家多少钱的礼,只能多,不能少,人人眼里都有一杆秤,分毫不差。这种情景与现在的人情往来大体不差。所以我们的现代化进程尚且任重道远。

若果如此倒也罢了,家庭内部的礼尚往来竟也左支右绌。王熙凤对旺儿媳妇说:“前儿老太太生日,太太急了两个月,想不出法儿来,还是我提了一句,后楼上有没要紧的大铜锡伙,四五箱子拿出去,弄了三百银子,才把太太遮羞礼儿搪过去了。我是你们知道的,那一个金自鸣钟卖了五百六十四两银子,没有半个月,大事小事没有十件,白填在里头!今儿外头也短住了,不知是谁的主意,搜寻上老太太了。明儿再过一年,各人搜寻到头面衣服,可就好了。”贾琏主管外宅,外宅已是焦头烂额,王熙凤主管内宅,内宅同样走投无路。贾母过生日,王夫人要送礼,这个礼不过是家人内部的面子情儿,不必过重,意思到了即可。可就是这样的礼,竟使王夫人愁了两个月,最后还靠变卖东西搪塞过去。王熙凤卖了一只金自鸣钟,卖了五百多两银子,也只是应付一些不可预见事情,很快就花了出去。

这还不算,还要应付内廷的不时需索。就在王熙凤刚刚和旺儿媳妇叹完苦经,小丫头就来报,夏太监打发一个小太监来了,张口就要借二百两,说是要买房子。而且言明此前尚欠贾府一千三百两银子,到年底一并送来。这哪里是借,就是白要,贾府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让这个夏太监还钱。这个事情属于外宅管理,论理该贾琏处理,可是王熙凤主动揽了过去,让贾琏躲了,由她出面来办。她先是言明这个借的钱是不用还的,她对小太监说:“你夏爷好小气,这也值得提在心上?我说一句话,不怕他多心,若是这样还记清了还我们,不知还了多少了!只怕没有,若有,只管拿去。”大话说出,就吩咐旺儿媳妇说:“出去不管那里先支了二百银子来。”旺儿媳妇很懂事,和她演双簧:“我才到别处支不动,才来和奶奶支的。”于是王熙凤便让她拿了她的两个金项圈当了,当了四百两银子,把小太监打发走了。王熙凤这是演戏给小太监看,一方面表现出胸襟大度,出手大方。一方面让他亲眼看一看,我家也是靠当当过日子了,就别死乞白赖地要钱了。其实这也是雕虫小技,那些太监贪婪成性,才不管你钱是怎么来的,能够拿走就行。那个小太监就眼睁睁地看着来旺家的拿了两个金项圈去当,一直坐等,直到拿钱走人,根本没有不好意思这一说。

一方面要撑住外面的架子不倒,一方面又借找无门,贾府的当家人所能想出的办法只能是挖掘自身潜力,具体一些就是偷出老太太的东西去当当。这个办法表面看是贾琏想出来的,实际上始作俑者却是王熙凤。第五十三回乌庄头来进租时,贾蓉就对贾珍说:“果真那府里穷了。前儿我听见凤姑娘和鸳鸯悄悄的商议,要偷出老太太的东西去当银子呢。”当时贾珍还说:“那又是你凤姑娘的鬼,那里就穷到如此!他必定是见去路太多了,实在赔得狠了,不知又要省那一项的钱,先设出这个法子来使人知道,说穷到如此了。我心里却有个算盘,还不至如此田地。”可是仅仅过了一年,就变成了现实。(www.xing528.com)

就是在这种局面之下,贾琏和王熙凤这两个当家人在干什么?贾琏仍在花天酒地,他给了尤二姐的钱财不算,光发送尤二姐一项,棺材就花去五百两银子,赊着。又连做了七天佛事,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这些银子都要在公家账上冲抵。而王熙凤,在贾琏求她再和鸳鸯说一说偷老太太东西的事情时,她当场就要二百两银子的回扣。这样一种局面,又是这样一种当家人,贾府不败,毫无道理。

荣府如此,宁府也好不到哪里去。第六十四回有一段描写值得注意:

一日,有小管家俞禄来回贾珍道:“前者所用棚杠孝布并请杠人青衣,共使银一千两,除给银五百两外,仍欠五百两。昨日两处买卖人俱来催讨,奴才特来讨爷的示下。”贾珍道:“你向库上去领去就是了,这又何必来回我。”俞禄道:“昨日已曾向库上去领,但只是老爷殡天以后,各处支领甚多,所剩还要预备百日道场及寺中用度,此时竟不能发给。所以奴才今日特来回爷,或爷内库里暂且发给,或者挪借何项,吩咐了奴才好办。”贾珍笑道:“你还当是先呢,有银子放着不使?你无论那里借了给他罢。”俞禄笑回道:“若说一二百,奴才还可以巴结,这五百两,奴才一时那里办得来!”贾珍想了一想,向贾蓉道:“你问你娘去,昨日出殡以后,有江南甄家送来折祭银五百两,未曾交到库上去,你先要了来,给他吧。”贾蓉答应了,连忙过这边来回了尤氏,复转来回他父亲道:“昨日那项银子已使了二百两,下剩的三百两令人送至家中,交与老娘收了。”

宁府此时也是库存全无,过着拆东墙补西墙的日子。可是贾珍却依然与尤氏姊妹厮混,并能拿出银子替贾琏置买房产妆奁。

在《红楼梦》的开头,冷子兴就说贾府:“如今生齿日繁,事务日盛,主仆上下,安富尊荣者尽多,运筹谋画者无一,其日用排场费用又不能将就省俭。如今外面的架子虽未尽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曹雪芹所描写的是已经在走下坡路的贵族之家,这个大家庭虽然中间经了元妃省亲这样的大喜事,但所谓塞翁失马,祸福相依。它固然使贾家在政治上、社会影响上身价腾贵,但在经济上却是一个致命的打击,此一役将贾家百年积蓄消耗殆尽,纵有回天之力,也难起死回生了。一步一步,便走到了偷老太太东西当银子的田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