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六问 “御田胭脂米”是丰润特产吗
第四十二回刘姥姥要回家,平儿给她打点的礼物中,有两斗“玉田米”。在第五十三回乌进孝的进物单子中有“玉田胭脂米二石”。在第七十五回贾母吃的是“红稻米粥”。这三种米,是为一物,还是两物乃至三物?历来论者皆不大清楚,这里有一辨的必要。更让人感兴趣的是,它们都与丰润有些联系。
在乌进孝的进物单子中,“玉田胭脂米”下有一条脂批曰:“在园杂字曾有此说。”这里的《在园杂字》应系《在园杂志》之误。《在园杂志》乃清初刘庭玑所著一本笔记,其中确有关于御田米的记述,原文如下:
江浙总督范公(时崇)随驾热河,每赐御用食馔,内有红色大米饭一种,传旨云,此本无种,其先特产上苑,只一两根,苗穗迥异他禾,乃登剖之,粒如丹砂,遂收其种,种于御园,今兹广获。其米一岁两熟,只供御膳。
此外,清乾隆十九年萧撰《永宪录》卷一也记载了这种米:
其供御膳曰御稻米。出京师西山。颗粒长巨味香。更有一种可长成树。每年结实。其色鲜红。品又在御稻上。是年冬曾以示大臣分赐之。则往籍所闻者。乃种于御苑。一云树上天生者。白如粘米。与朱红分两种。
清乾隆年间吴振著《养吉斋丛录》也有记载:
康熙二十年前,圣祖于丰泽园稻田中,偶见一穗与众穗迥异。次年命择膏壤,以此布种。其米作微红色。嗣后四十余年,悉炊此米作御膳,外间不可得也。其后种植渐广,内仓存积始多。世宗时,河东总督田文镜病初愈,尝以此米赐之,作粥最佳也。
清末徐珂编著之《清稗类钞》亦有记载:
早御稻,米色微红,较长,味甘香,六月已熟。丰泽园有水田数区,布玉田谷种,至九月,始刈获登场。圣祖轸念民依,几余省稼。一日,循行阡陌,时方六月下旬,谷穗方萌,忽见一科高出众稻之上,实已坚好,因收藏其种,命待来岁验其成熟早否。至期,果先熟。自此生生不已,岁取千百。以其生自苑田,故赐名御稻,并颁给其种于江、浙督抚,令民间种之。
这些记载虽然大体相同,但是著书者大都未见过此种米,得之传闻。记述最清楚的,当属康熙皇帝自己写的一篇“御制文”。清光绪年修《畿辅通志》和《顺天府志》都收录了这篇文章:
丰泽园中有水田数区,布玉田谷种。岁至九月,始刈获登场。一日循行阡陌,时方六月下旬,谷穗方颖,忽见一科高出众稻之上,实已坚好。因收藏其种,待来年验其成熟之早否。明岁六月时,此种果先熟。从此生生不已,岁取十百。四十余年以来,内膳所进,皆此米也。此米色微红而粒长,气香而味腴。以其生自苑田,故名御稻米。一岁两种,亦能成两熟。口外种稻,至白露以后数天不能成熟,唯此种可以白露前收割。故山庄稻田所种,每岁避暑用之尚有赢余。曾颁给其种与江浙督抚、织造,令民间种之。闻两省颇有此米,惜未广也。南方气暖,其熟必早于北地。当夏秋之交,麦禾不接,得此早稻,利民非小。若更一岁两种,则亩有倍石之收,将来盖藏渐可充实矣。昔宋仁宗闻占城有早熟稻,遣使由福建而往,以珍物易其禾种,给江淮两浙,即今南方所谓黑谷米也。粒细而性硬,又结实甚稀,故种者绝少。今御稻不待远求,生于禁苑,与古之雀衔天雨者无异。朕每饭时,尝愿与天下群黎共此嘉谷也。
由这几篇文章的记述我们可以知道,这种米是康熙皇帝在玉田稻米的基础上优选而成,因此叫它“玉田米”也可,叫它“御田米”也可。但是这些记载都称之为“御稻米”,没有“御田胭脂米”这一称谓。这一点犹可注意。
康熙文中说“曾颁给其种与江浙督抚、织造,令民间种之”,这就与曹雪芹家发生了关系。
据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编《关于江宁织造曹家档案史料》一书载,康熙五十四年(1715)八月二十日,苏州织造李煦曾上《奏散发御种稻谷情形并进新米折》,文中谓:
窃臣蒙万岁隆恩,特赐御种谷子一石,命臣苏州布种,又命臣谕知督抚。臣至江南,即尊旨宣示。当有总河臣赵世显请去谷种五升,两江督臣赫寿、江宁织造臣曹各请去一斗。又苏州乡绅原任工科给事中臣慕琛、原任大名道臣陈世安、侯选知县臣王斌各请去五升,以上共发去四斗。臣存谷六斗,即选高田六亩五分,于四月初十日种秧,于七月十三日收谷一十八石二斗五升讫。谨将新谷一石,并砻出之新米一石,恭承御览。而圣主豢养之天恩,臣煦惟祝颂万寿无疆,以申犬马之微忱而已。
臣又遵旨取所收新谷浸出秧苗,已于七月二十八日插莳,俟收获之日,另行具折。
臣蒙赐谷之后,凡苏州官绅人等,咸知御种谷子,一年可收两次,无不欢欣羡慕。今臣煦既种有新谷,则此后凡有求种者,俱可遍给。而江南地方,从前止一次秋收,今将变为两次成熟,于是南方万万生民,无不家给人足,群沭圣天子教养之弘恩,永永无极也。臣谨具折奏闻,伏乞圣鉴。
朱批:凡所种立秋后未必成实,四月初十种迟了,京里的六月二十已得进矣。
看起来李煦由于不谙御谷习性,种得有些迟了,影响二次稻的成实。而“御稻”的特点就是可以一年两熟。曹雪芹的父辈曹也遇到了这种情况,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编《关于江宁织造曹家档案史料》一书收有曹一篇奏折:
江宁织造·主事奴才曹跪奏:恭请万岁圣安。
江南太平无事,米价照常,每石六钱至七钱三四分不等。百姓安生乐业,鼓腹丰年。
再,江宁二次所种之稻,虽亦发秀,但不能成实,奴才愚昧莫测其由,不胜惶恐。今接奴才母舅李煦来字,传示批旨:凡所种至立秋后未必成实,四月初十种迟了,京里的六月二十已得进矣。钦此。奴才跪读之下,始悟二次不实之由,乃因种迟之故。仰见万岁圣明,无物不格,真亘古所未有也。
仅将种迟不实缘由,并十一月分晴雨录,理合具折奏闻,伏乞圣鉴。
朱批:知道了。
康熙皇帝命李煦与曹在江南一带推广这种可以一年两熟的优质稻谷,俩人都很卖力气,而且看来颇有收获,因为雍正上台之后,收治李煦,大量红稻谷不知去向,也成为李煦的一条罪状。在《关于江宁织造曹家档案史料》中收有一份清雍正二年(1724)十一月初八日《内务府总管允禄等奏李煦所种获稻米分别变价追赔折》:
总管内务府事务·和硕庄亲王允禄等谨奏:为请旨事。
案据郎中胡凤翚查出:李煦历年所种获得早熟红稻谷三千石内,现除存有一千零六石八斗外,其一千九百九十三石二斗,曾为李煦用去。等语。应命胡凤将现有一千零六石八斗按时价变卖,送交广储司银库。至于李煦用过一千九百九十三石二斗,著胡凤依照所卖稻米计算价目,送交查弼纳,并入李煦追赔银数内,一同追赔。等因。
为此缮折请旨,送请总理事务王大臣阅过,交奏事双全转奏。
奉旨:依议。钦此。
李煦一人就能收获稻谷三千余石,可见播种已经很成规模,可是不知道为什么,这种米后来在江南一带消失了,却在北方的丰润落了户,而丰润所产乃是“御田胭脂米”,不是“御稻米”。
“御田胭脂米”与丰润发生关系,首先在于它的原产地就在与丰润毗邻的玉田县。康熙御制文中明确说御稻谷是在玉田谷种基础之上优选而成,它与玉田稻种的最大区别是成熟期短,可以一年两熟,其他特点可能完全一样,玉田稻种也是颜色微红,有香气,而且到了20世纪30年代尚有种植。北师大著名历史教授赵光贤先生是玉田人,他曾写过一篇文章收入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曹雪芹祖籍在丰润》一书,文中谓:
大约在1932年,我因病回家修养,病中无事,遂读《红楼梦》以消遣时日。不料却发生一件意外事。一天我出门去赶集,在市上见一种稻米与一般米不同。米比一般米较细长,围绕长轴有一丝红线,个个皆然。问价,比一般米要高一倍。卖米的农民看我有意要买而又嫌贵的样子,就向我说:“这米叫胭脂米,原来是向皇上进贡的,煮饭或粥都是粉红色,有香味,你买点尝尝就知道了。”我买了一斤回家,母亲见了很惊异,问我从哪里买的,我说就在集市上。我说不知这米有什么特异之处,价比一般米贵一倍。母亲说:“这大概就是《红楼梦》里所说的御田胭脂米。这米出在离城东北十八里的小泉。小泉是泉名,也是村名。泉在小山下,终年流水,但流量不大。农民在山下开了几十亩稻田,专种这米,过去是专为向皇上进贡的,从来不外卖。”我说:“对,那卖米的农民也说是向皇上进贡的。娘,你怎么知道这样详细?”母亲说:“我是听你爷爷说的。”母亲用这米煮粥,果然呈浅粉红色,有点香味(清刘庭玑《在园杂志》说这米呈朱红色,粒如丹砂,乃夸大其词,大概他也没见过)。当时我正在看《红楼梦》,是一种铅印本,记得上面有护花主人等评语,当时我也不懂是什么版本。为了证实母亲的话,翻到第五十三回,找到曹家的庄头乌进孝向曹府交纳的物品单中果然有胭脂米一项,但“玉田”二字却作“御田”。我觉得很奇怪,于是又在父亲的藏书里找到有正书局有戚蓼生序的石印本,果然是“玉田”二字。于是大喜,奔告母亲,说真的是“玉田胭脂米”,与母亲所说的相合。
可是在唐山市政协2012年编纂的《唐山文史资料大全·玉田卷》中,收有一篇署名薛双的文章《玉田水稻及红麻生产兴衰史》,文中称:
境内所产稻米,品质优良,清初为贡品。“稻之美者,向推我玉邑为最……小泉一带……得米煮之,长可半寸,其洁白香腴,更所罕有……围里产稻,粒小而腴,皆称异品”(光绪十年本《玉田县志·河图说》)。康熙年间,御田丰泽园内广种玉田稻种,从中发现一自然变异味,经试种能早熟,其米微红而粒长,气味香腴,御宴用之,得名“御稻米”(即胭脂稻)。
从这篇文章所称引的光绪《玉田县志》的记载来看,小泉所产“玉田米”的特点是“洁白香腴”,并非“粉红色”,推测文意,当是以为“微红而粒长”的“胭脂米”是由“洁白香腴”的玉田米变异而来。这就与赵光贤先生的记述相抵牾。按照赵光贤先生的记述,小泉所产之“玉田米”原本就是“围绕长轴有一条红线”,“用这米煮粥,果然呈浅粉红色”。最为重要的是,作者将“御稻米”和“御田胭脂米”混为一谈,不能不说是一个失误。
根据以上记载,由“玉田米”变为“御田米”,这一过程是清楚了,可是它怎样由“御稻米”变为“御田胭脂米”,而且怎样与丰润发生关系的呢?
清光绪十年修《遵化通志·物产》中有这样的记载:
玉田、丰润怡贤亲王所创营田皆产水稻,有名‘红莲稻’者极佳。产于丰润王兰庄者又名‘桃花稻’,岁获贡为陵寝祭品。米色红润,味香而性坚,炊饭至三熟犹如新者。以他种植其地则亦变为红,以其种植他田则仍白。亦可见水土之异也。旱稻与粳则处处种之,种类既多,土人呼名亦异。桴黄而芒红,芒细长如牛毛者,呼为牛毛稻。桴黄有芒,米白如银者,俗呼为银丝稻。熟稍早,桴红无芒者,俗呼为红蚊嘴。桴黄无芒者,俗呼为黄蚊嘴。极红无芒者,俗呼为火狐狸。桴、芒皆白,熟时则变为红色者,俗呼为老来变。桴黄而米红者,俗呼为红粳米。极粗硬,桴黄无芒,粒小而白者,熟极早而少香味,俗呼为小粒白。
由此可见,当时丰润一带所产之“红稻米”实有三种,最普通的称为“红粳米”,产于玉田、丰润的“极佳”者称为“红莲稻”,产于丰润王兰庄者称为“桃花稻”。“红粳米”为旱稻,其他两种为水稻。值得注意的是其对丰润王兰庄所产之“桃花稻”的描述,这种稻米的特色不在种子,而在水土,别的种子播在这块土中,也是红色,把它的种子播到别处,就会变成白色。而且最大的特点是“饭炊至三熟犹如新者”。(www.xing528.com)
清光绪年修《丰润县志·物产》中也有相关记载:“稻:稌也。有芒谷,宜下地。邑有红白二色,银丝、蚊嘴、红莲等名。”于此益可证明,“红莲稻”为红色水稻的通称,“桃花稻”为王兰庄所产之特称。
唐山市政协编纂之《唐山文史资料大全·丰南卷》有一篇署名冯铁金的文章,题为《王兰庄御田胭脂米》,文中对于王兰庄所产之“胭脂稻”作了较为详尽的介绍:
据清光绪十七年(1891)《丰润县志》记载:清雍正五年(1727),王兰庄一带始辟营田。“王兰庄有营田两处,南围菱角泊水田共地八顷五十一亩一分,播种稻谷;北围三角淀旱田共地三十顷四十九亩,播种杂粮。此项营田系工部侍郎王均捐置。”这里用于“播种稻谷”的“南围菱角泊水田共地八顷五十一亩一分”之地,就是“御田胭脂稻”产地。
关于御田胭脂稻的得名,曹枫衣、田春沛、张惠民的《御田胭脂稻》(载《丰南史志资料选编》第一辑,丰南县县志编委会办公室、政协丰南县委员会文史组编,1984年12月内部印行)作了考证,文中说:
一说为当地地主王兰者,因种植这种稻米闻名百里,为一朝官延誉推荐,进贡求官,为皇帝及宠妃发现,欣喜倍至,赐名胭脂稻。又一说此项营田系皇宫娘娘后妃用胭脂体己钱所营,专供内宫用的贡米,因米色微红,颇似胭脂色,故名“胭脂稻”。
上述两种说法,有一个共同点,即“胭脂稻”得名与皇宫娘娘后妃用的“胭脂”有关,看来,这两种说法有一定的可信度。
御田胭脂米呈椭圆形,带有微(粉)红色,顺纹带有紫红色的米线。用此米煮成的米饭,有一种奇特的清香味道,食之咂味,余香满口。不仅如此,此米还具有平常稻米包括玉田御稻米所没有的特点,即回锅三次米质不散、色香犹存,如同新蒸一样,而且每回锅一次,米粒还伸长一段,所以,当地人又称它为“三伸腰”稻米。
作者在文章中还把康熙所培育之“御稻米”与丰南王兰庄所产之“胭脂米”作了区分:
此稻产自皇家御田,称为“御稻米”,与出产在京外200多公里的王兰庄御田胭脂稻并不是同一种稻米;后来由于种植面积扩大,已经不能称为特产了。关于这一点,清嘉庆时诸生、苏州吴县人吴翌凤《须集》卷二有《张思孝食桃花米歌》二首:“谷惟五种稻最佳,流珠吹玉诗人夸。一种偏宜作红饭,着手鲜润如桃花。”“昨来亲串岂解事,瞥爨揭釜生喧哗。道我容颜固宜好,午厨日日蒸丹砂。”上面两诗中的“红饭”“丹砂”(《在园杂志》已讲过“御稻米”“粒如丹砂”)指的就是御田产的红稻米。“午厨日日蒸丹砂”,这说明这种稻米已经不稀罕了。
作者由此得出结论,王兰庄所产之“胭脂稻”才是最早向皇室进贡的米,《红楼梦》中所写也是王兰庄所产之“胭脂稻”,而非御苑所产之“御稻米”。
这个区分很重要,因为无论在康熙的“御制文”中还是在李煦、曹的奏折中,都没有出现“胭脂稻”这个称谓,都是称为“御稻”,就是在清人诸多记载中,也没有出现“胭脂稻”这种称谓。当时红稻米不是稀罕物,有多个品种,而且称谓不一。叫作“胭脂稻”的,恐怕只有丰润王兰庄所产之“胭脂稻”。
但是这篇文章也有诸多缺憾,比如王兰庄所产之“胭脂稻”何时成为贡米,就没有任何前人记载,那么这个“贡米”的身份就很可疑。再者,据《遵化通志》记载,王兰庄所产红稻米名“桃花稻”,这篇文章则没有涉及,而在文中所引之吴翌凤所作《张思孝食桃花米歌》,所食之米恰为“桃花稻”,是异种而同名,还是同种而同名?文中根本没有关注。在这种情况下,径指《红楼梦》中所写之“御田胭脂米”即王兰庄所产,就显得有些武断。而且最为关键之处为,王兰庄所产之“胭脂稻”究竟在什么时候开始有这个称呼,为什么修撰于清光绪年间的《遵化通志》和《丰润县志》都没有记载这个称呼,却只有“桃花稻”与“红莲稻”的称呼?
但是文中称御稻米由于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已经不是什么稀罕之物,却是极有见地。在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编《李煦奏折》中,李煦将种植御稻情况上奏给康熙皇帝的奏折有二十一件,自康熙五十四年(1715)起,至康熙六十一年(1722)终。从这些奏折来看,康熙皇帝赐给李煦御稻种子总共一斗,时在康熙五十四年,李煦拿到种子后,向地方官员传达了康熙的旨意,于是当年就有“总河臣赵世显请去谷种五升,两江督臣赫寿、江宁织造臣曹各请去一斗,又苏州乡绅原任工科给事中臣慕琛、原任大名道臣陈世安、候选知县臣王斌各请去五升,以上共发之四斗。”李煦自己留下了六斗,选高田六亩五分播种,当年收获稻谷十八石二斗五升。但是第二茬稻谷由于播种晚了,难以成熟,每亩只收不满一石。
第二年,康熙五十五年(1716),第一茬李煦种了五十亩,每亩收获稻谷三石七斗,第二茬他种了四十五亩,每亩收获稻谷一石五斗,两茬共收获稻谷二百五十余石。同时,这一年有苏州乡绅十六家恳请给种,李煦每家发放一斗。
康熙五十六年(1717),李煦发给浙江巡抚徐元梦、江西巡抚佟国各五石种子,江宁巡抚吴存礼二十石谷种,“至于苏州乡绅耆老百姓与两淮商人,凡有来请稻子者,俱陆续分给。”这一年李煦自己种了八十亩,第一茬每亩收获四石一斗,比上年多收四斗,第二茬每亩收获二石五斗。这一年康熙皇帝又颁赐“香米”一种令其种植,李煦播种后,长势不是很好。
康熙五十七年(1718),李煦仍然种了八十亩,第一茬每亩收获四石一斗五升,第二茬每亩收获二石六斗。在这一年的奏折中,李煦还详列了苏州乡绅吴瞻淇等二十一人种植御稻亩数和收获情况,这些人多的种十亩,少的种一亩,每亩收获在三石三斗和二石八斗之间。两淮商人高万顺等十二人,每人种植在二三亩之间,每亩收获在三石三斗到三石之间。但是“香稻”一种却几乎颗粒无收。
康熙五十八年(1719),李煦自种一百亩,第一茬每亩收获四石二斗三升,第二茬每亩收获二石二斗。香稻则仅得成实者一升。
康熙五十九年(1720),李煦仍种一百亩,第一茬每亩收获约四石,第二茬每亩收获二石。上一年底康熙皇帝再次发下香稻稻种,嘱咐要老的新的一起种。李煦将老的种二分地,收获五斗。新的种一分,收获一斗。
康熙六十年(1721),李煦仍种一百亩,第一茬每亩收获四石。
康熙六十一年(1722),李煦仍种一百亩,因秀穗时连遇大风,第一茬每亩收获三石。
由此可以看出,自康熙五十四年到康熙六十一年,八年当中,这种“御稻”在江南已经广泛传播,产量可观。李煦能够获得三千石稻谷,亦在情理之中。可是在收治李煦之时,竟声称“李煦历年所种获得早熟红稻谷三千石内,现除存有一千零六石八斗外,其一千九百九十三石二斗,曾为李煦用去。”其实所用去部分,完全应是李煦秉承康熙旨意,在江南广泛散发所致,如今作为罪状要予追赔,实在冤枉。
这是南方的情况,在北方这种“御稻”也迅速流播开来。光绪《顺天府志·河渠志·水利》有记载谓:
今京师人曰御稻米者,溉自玉泉。《畿辅通志》载:“宛平县产稻,有糯、粳二种。香河县产稻、糯稻、水稻、旱稻。昌平州产膳米。房山县产稻,红白二种。”王尔琨《房山志》:“白玉塘水田产米,珍贵异常品。”吴邦庆《泽农要录》云:“宛平、涿州、房山有种名御稻米者,微红,粒长而味腴。四月插秧,六月可熟,土人珍之。”
于此可见,这种“御稻米”经康熙皇帝大力推行,已经在大江南北普及开来。因此这种米应该成为曹家常食之米,不至于太过珍贵。
可是我们看书中所写,共有三次提到“御田米”。一次是在第四十二回,刘姥姥要回家去,平儿对她交代送她的东西,说:“这两条口袋是你前儿装瓜果来的,如今这一个里头装了两斗玉田米,熬粥是难得的。”“米”即“粳米”,一般说是指旱稻之米,但在丰润,无论旱稻还是水稻之米,统称“粳米”,犹如今日之“大米”。丰润有童谣谓“拉大张,扯到锯,姥家门口唱大戏。接闺女,叫女婿,外甥外甥女也跟去。吃啥饭,粳米干饭熬鲤鱼。”这“粳米干饭”就是“大米干饭”。“玉田”,通行本作“御田”,在脂评诸本中,庚辰本、舒序本、甲辰本和程甲本作“御田”,其他各本均作“玉田”。周汝昌校本加了注,谓:“玉田米,是本名,此种胭脂米原产京东玉田县,后因康熙时于承泽园中种之,故俗也称‘御田米’。”看来周老也是把“玉田米”认作“胭脂米”的。由此来看,这种米虽然珍贵,但既然可以送给刘姥姥这样的人物,说明还不是十分珍稀。
第二次就是第五十三回,乌进孝只进献了两石,而“下用常米”却是“一千石”,两相对比,就可看出这种胭脂米很是珍贵,乌进孝说荣府庄田的收入和他差不多,那么荣府也就只能得到二石左右,若是用这一年仅有二石的珍贵大米送给刘姥姥这样的人,可以说难以想象。
第三次是在第七十五回,贾母说有稀饭吃些罢了。尤氏捧过一碗“红稻米”粥,贾母吃了半碗,吩咐:“将这粥送给凤哥儿吃去。”及至尤氏吃饭,却是吃的白米饭,贾母奇怪,王夫人道:“这二年旱涝不定,田上的米都不能按数交的,这几样细米更艰难了,所以都可着吃的多少关去,生恐一时短了,买的不顺口。”在这个时候,这种米就变得十分难得了。可是这个时候距离刘姥姥回家只有不到一年的时间,差距如此之大,实难想象。唯一的解释只能是,送刘姥姥的“玉田米”不是此处的“红稻米”,也不是第五十二回乌进孝所进的“御田胭脂米”,而是真正的康熙所培育曹家所种植的“御米”。而第五十二回和第七十二回出现的“胭脂米”和“红稻米”是另一种米,比“御米”更为难得。而这却是曹家庄田自己种的,不是买的。
这就要说到丰润王兰庄所产的“御田胭脂米”。
王兰庄产米,清雍正五年始开“营田”。“营田”即“屯田”,所产粮食供军需之用,历史上就有军屯、民屯、商屯之别。王兰庄所辟营田是政府募民屯垦,集中建房,分里居住,专官管理。凡屯田所用种子,一般是由政府提供,因此王兰庄稻谷的种子很有可能是康熙皇帝所培育的“御稻”,就这一点来说,它与“玉田稻”应该具有血缘关系。可是这种稻谷种到王兰庄之后,因水土关系,又发生变异,变成了独特的“桃花稻”。只有王兰庄一地出产,放到别处就不是那么回事了,犹如橘逾淮则为枳,因之这种米就格外珍贵。
由上引诸项材料可以看出,当时人们称“御田米”“御米”,乃是就这种米的种子来历而言,并非真正“御田”所产。这种普泛意义上的“御米”,市面上完全可以买到,谈不到多么珍贵。从书中描写来看,这种米必须是真正“御田”所产之米,方能如此珍贵。那么王兰庄是否可以称为“御田”?光绪《丰润县志·田赋》专有《营田》一项,文谓:
王兰庄有营田两处,南围菱角泊水田共地捌顷伍拾壹亩壹分,布种稻谷。北围三角淀旱田共地叁拾玖顷肆拾玖亩,布种杂粮。此项营田系工部侍郎王钧捐置。于雍正十三年奏明,将营成地亩开除粮额。乾隆元年二月内归公,交地方官招佃承种,官四佃六分收。乾隆十二年,委营田官经理,其官肆谷石照贰谷壹米,碾成糙米,运解蓟仓,以充陵寝官弁俸饷之需。余米变价解司,作为莲池书院士子膏火等项之资。所有管理营田官,于道光十一年奏明裁撤,仍交地方官经管。因历年被歉,收不足额,递年减少。共短缺蓟仓额米玖千余石。光绪三年经督宪李奏明,将所短之米豁免。议定以光绪三年为始,南围水田额解糙稻米肆拾贰石伍斗伍升伍合。北围旱田额解糙粟米贰百贰拾伍石零玖升叁合。以为定额,嗣后不准颗粒少解。
此项材料十分重要,于此我们可以知道,在整个乾隆年代,王兰庄营田绝大部分时间是由中央政府委派之“营田官”专门管理,收获的稻米官得其四,佃农得其六。这官府所得的十分之四的收成,大部分按照二比一的比例碾成糙米,供作清东陵官弁俸饷。因此王兰庄稻田称为“御田”可以说天经地义。更何况据《遵化通志》的记载,王兰庄所产之最精之米名“桃花米”者,被清东陵定为祭祀专用米。既是祭米,自会岁有常课,专人督理,马虎不得,因之这一块田土被称为“御田”,也在情理之中。至于“胭脂米”这个称呼,既然不见于光绪《遵化通志》和《丰润县志》,显然不是官方称谓,很有可能是民间称谓,被曹雪芹所采用。另一种可能是,它原本就叫“桃花稻”,曹雪芹据此创造了“胭脂稻”这一称呼,《红楼梦》流行之后,人们采用了这个称呼,并附会出一些传说来。
产这种米的田地总共只有八十六顷,又是清东陵的祭祀专用米,就显出它的珍稀来。这种米不是两熟,而是一熟,产量也低,亩产也就是二百公斤左右。但正因如此,它才会格外好吃。因为一般来讲,生长期短的品种,总不如生长期长的品种好吃,产量高的品种总不如产量低的品种好吃。这种米在文革期间彻底消失,文革以后,有一位农民保存了几穗种子,所以又逐渐发展起来。1994年拍摄电视片《红楼梦与丰润曹》时,我曾到王兰庄亲口吃了这种米做的米饭,确是粉红色,有一些香气,但不像人们说得那样玄乎,也许是现代的水土和管理方法都发生了变化,稻谷也发生了变化吧。
据说,1954年毛泽东同志曾经调运此种稻米进京,这个传说流传甚远,但是依据却始终找不到。我目前所能够找到的最早的依据是1988年丰润交通局编写的《丰润公路交通史》,在其第一章《丰润县概况》中,有这样的介绍:
到了近代,据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丰润建设厅一九三六年底统计,当时全县(包括现在的丰南县、唐海县等)耕地面积157.8万亩,农作物主要有玉米、高粱、谷子以及棉花、麻、大小豆、稻子、麦子等,其中以王兰庄(今属丰南县)所产红稻(即胭脂稻)为特产,在清朝为贡品(解放后,毛泽东主席又在古籍中查到王兰庄产胭脂稻,于一九五四年给河北省委写信询问此事,并建议粮食部门收购一些,供中央招待国际友人,丰润县粮食局当年曾收购胭脂稻十万斤送京)。
《丰润县公路交通史》编写得很好,主编张福生同志我也认识,是一位治学很严谨的同志,此必有所本,不会是凿空之谈。
通过以上材料的爬梳整理,我们可以获得一个大致的印象,“玉田米”“御田米”与“御田胭脂米”是三种稻米。“御田米”在“玉田米”的基础上优选而成,大江南北皆有种植,“御田胭脂米”却只产于丰润之王兰庄。这三种米的发生历程应是玉田米——御田米——御田胭脂米。对此《红楼梦》中也作了明确区分。第四十二回平儿送给刘姥姥的是“玉田米”,也称“御田米”。第五十三回乌进孝所进为“玉田胭脂米”,也称“御田胭脂米”,它的原种可能就是“御田米”,种到王兰庄后,因水土关系产生变异,成为“御田胭脂米”。第七十五回贾母所吃的只能是“御田胭脂米”,而非送给刘姥姥的“御田米”,所以才那样稀缺,只为贾母做一碗,尤氏吃时就没有了。御田米、御田胭脂米因其原型,可称“玉田米”,但是“玉田米”绝不可称“御田米”或者“御田胭脂米”。
在这里我想作一点说明。我在以前说过,书中情事绝非曹家真实情事,如今又对于书中所写之“御田胭脂米”作了一番考索,认为它就是丰润王兰庄所产之“御田胭脂稻”,有同志会问,你岂不是说嘴打嘴,出尔反尔?我说不是。我只是说书中情节人物未必是曹家真实的事件、人物,却从未说过书中细节也出自虚构。小说界有一句流传很广的话,说是“故事好编,细节难找”,情节可以虚构,细节却必须来自生活,虚构不得,这是常识。曹雪芹著书,也不会违背这个普遍规律,他可以虚构情节、人物,但书中细节却必须是他所亲历亲见,正是在这样的细节当中,我们方可以略窥其著书背景。这与“自叙传说”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