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苦瓠子”与葫芦”不同?

苦瓠子”与葫芦”不同?

时间:2023-05-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应该说这个注释把“苦瓠子”理解为“苦命人”也许还说得过去,可是把“瓠子”解释为“葫芦”则欠妥。三部辞书的注释,除《辞源》较为含混外,《辞海》和《汉语大词典》的注释都极为明晰,瓠子是瓠子,葫芦是葫芦,这是两种不同的东西。所谓瓠子的外形确实与梢瓜极其相似,不认识瓠子的人往往误认为梢瓜。

苦瓠子”与葫芦”不同?

第二八六问 “瓠子”岂能是“葫芦

第四十三回众人为王熙凤凑份子过生日,凤姐儿笑道:“上下都全了,还有二位姨奶奶,他们出不出,也问一声儿,尽到他们是礼,不然他们只当小看了他们了。”贾母认为有理,忙叫人去问,回来说每人也出二两。这时候尤氏悄骂凤姐儿道:“我把你这没足厌的小蹄子,这么些婆婆婶子来凑银子给你作生日你还不足,又拉上两个苦瓠子做什么!”

这个“苦瓠子”,通行本加了注:“苦瓠子——喻苦命人。瓠,葫芦的一种。”应该说这个注释把“苦瓠子”理解为“苦命人”也许还说得过去,可是把“瓠子”解释为“葫芦”则欠妥。

我们先来看一下各种辞书是怎样注释这个“瓠子”的。

《辞源》:瓠:蔬类植物,也叫扁蒲、葫芦。《诗·小雅·瓠叶》:“幡幡瓠叶,采之亨之。”《庄子·逍遥游》:“魏王贻我大瓠之种。”

《辞海》:瓠:蔬类名,瓠瓜,也叫扁蒲、葫芦、夜开花。

瓠瓜:也叫扁蒲,俗称葫子、夜开花,葫芦科,一年生攀援草本。茎、叶有茸毛。叶心脏形,叶腋生卷须。花白色,夕开晨闭。瓠果长圆筒形,绿白色,幼嫩时密生白软毛,其后渐消失。性喜温暖湿润,不耐寒。多于春季在保护地育苗,终霜后移植,也有终霜后直播的。原产非洲及印度,我国普遍栽培。嫩果做蔬菜

《汉语大词典》:瓠,蔬类名,即瓠瓜。《诗·小雅·南有嘉鱼》:“南有樛木,甘瓠累之。”《宾退录》卷六引宋·路德延《孩儿诗》:“臂膊肥如瓠,肌肤软胜绵。”元·虞集《题渔村图诗》:“已烹甘瓠当晨餐,更携寒蔬共萑席。”参见“瓠瓜”。

【瓠瓜】植物名。也称葫子、瓠子、夜开花。实圆长,首尾粗细略同,可食。宋·梅尧臣《题刁经臣山居时已应辟西幕》诗:“岂期同瓠瓜,长系蒿莱根。”(www.xing528.com)

【瓠子】即瓠瓜。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种瓜》:“冬瓜,越瓜,瓠子,十月区种。”老舍骆驼祥子》一:“第二天的生意不错,可是躺了两天,他的脚脖子肿得就像两条瓠子似的,再也抬不起来。”

三部辞书的注释,除《辞源》较为含混外,《辞海》和《汉语大词典》的注释都极为明晰,瓠子是瓠子,葫芦是葫芦,这是两种不同的东西。当然,瓠子在植物学的分类上属于葫芦科,但是像黄瓜、南瓜西瓜、冬瓜等都属于葫芦科,我们总不能说这些瓜类都是“葫芦的一种”吧?

这种瓠子,在北京地区也有栽种,老舍先生既然写到了它,必定是见过它。清光绪年间编著之《顺天府志·物产》中对这种东西也有记载:

匏,瓠,按:宁河丁志称壶庐,通州高志称甘庐,昌平志作瓠,云似越瓜,长尺余,夏时便熟,盖皆指可供蔬者而言。壶庐一作瓠 ,古人通谓之匏瓠。考本草纲目,后世以长如越瓜,首尾如一者为瓠。瓠之一头有腹,长柄者为悬瓠。无柄而圆大,形扁者为匏。瓠之有短柄大腹者,为壶。壶之细腰者,为蒲庐。各分名色。

这个记载也把瓠与葫芦区分得很清楚。“长如越瓜,首尾如一者为瓠”,越瓜在唐山一带叫作梢瓜,是长圆形,可生食,也可放汤,近年来不多见了。所谓瓠子的外形确实与梢瓜极其相似,不认识瓠子的人往往误认为梢瓜。但是它比梢瓜水小,可以炒食或者做馅。这种东西我小时候还吃过,以后不大常见,近年来渐有恢复,在丰润区的农贸市场上时常可以见到,但是认识的人不是很多了。这种东西旧日在丰润一带栽种比较普遍,清光绪十二年(1886)编著之《遵化通志·物产》有如下记载:“瓠子:《群芳谱》:‘江南名扁蒲。’就地蔓生,处处有之,苗、叶、花俱如葫芦,结实长一二尺,夏熟。亦有短者,粗如人肘。中有瓤。两头相似。味淡,可煮食,不可生啖。夏月为日用常食,至秋则尽,不堪久留。”正是由于它的苗、叶、花俱如葫芦,而且它的外皮与葫芦也极其相似,所以人们往往把它们相混。比如清光绪年修《丰润县志·物产》就这样记载:“壶庐:形类不一,人以长者名瓠子,圆者名壶庐,皆可食。”如果根据这个记载,倒还可以说瓠子是葫芦的一种,但是在此前所修的《丰润县志》中,比如明隆庆、清康熙、清乾隆诸志中,都是将葫芦与瓠子各自单列,从无混为一谈的现象。

“苦瓠子”一词,不见于齐如山的《北京土话》,可见不是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词汇,但是在丰润却是曾经流行很广的词汇,现在的年轻人连瓠子都不大认识了,自然不知道这个词汇,但是老人们还知道这个词。瓠子幼时是苦的,成熟之后,尾部也往往是苦的,当然也有通体是苦的。这些苦的部分外表和好的一样,可是不能食用,只能弃置。由此引申出两个含义:一个人徒有其表,并无其实,中看不中吃,可以称之为苦瓠子;一个人难与他人相处,或是奸猾,或是执拗,很难共事,可以称之为苦瓠子。总之两个含义都含有贬义,比如丰润人常说:“少答理他,跟个苦瓠子似的”,就是在这两种含义上使用。从书中来看,周、赵二姨娘正是这样的人物,她们虽有姨娘的名分,却无姨娘的地位,其地位还不如各房里得脸的大丫头。我们看第二十五回赵姨娘对马道婆说的话,她连一块像点样子的碎布头都得不到。但是到了出份子的时候,她们却还要照姨娘的身份,拿出二两银子来。尤氏对她们的这种情况深知且同情,所以这样说可谓恰如其分,非常传神。她并不是说她们命苦,而是说她们名义上是姨娘,钱却少得可怜,不应该还让她们来出这个份子。如果她说她们命苦,她们可是贾政的妾,怕是贾母、王夫人都不爱听,怎么嫁了贾政就是命苦,以荣府的势派,还辱没了她们不成?尤氏不会这样傻。因此注释中说“喻苦命人”,恐怕也是望文生义的理解。

此外丰润土语中还有两个与瓠子有关的词汇,一曰“傻瓠子”,是指那些长得傻大黑粗的人;一曰“线儿瓠子”,是指那些长得瘦而高,很单细的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