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三问 桂花糖蒸新栗粉糕怎么做
袭人打发老宋妈妈去给史湘云送东西,老宋妈妈说:“姑娘只管交给我,有话说与我,我收拾了就好一顺去。”“袭人听说,便端过两个小掐丝盒子来,先揭开一个,里面装的是红菱和鸡头两样鲜果子,又揭开那一个,是一碟子桂花糖蒸新栗粉糕。又说道:‘这都是今年咱们园子里新结的果子,宝二爷叫送来与姑娘尝尝……’”
文中的“红菱”即菱角,“鸡头”即鸡头米,又名芡实,都是水中所产,大观园中有大片的水面,出产这些东西不足为奇。唯有这“桂花糖蒸新栗粉糕”可能一般读者比较生疏,有必要来说两句。
唐山地区是著名的京东板栗的产地,一直行销海外,可是栗子的吃法却很单调,最一般的是用沙石加麦芽糖炒熟,谓之糖炒栗子。除此之外,便是做一些菜肴,比较著名的有栗子炖鸡、栗子扒白菜等等。然而我们这里有一种吃法很著名,就是栗子面的窝头。一般是将受了病虫害的干瘪栗子取出仁来,在清水中泡几天去除苦味,然后晾干磨粉,做成窝头蒸熟吃。这种栗子面的窝头,与栗粉糕应该是同类食品。北京颐和园仿膳饭庄亦有一种栗子面窝头很有名,据说是慈禧太后爱吃的东西。但那与栗子无涉,那是用玉米面掺杂绿豆面蘸着桂花糖水做成。栗粉糕大约来自南方,南方的板栗水分大,炒熟不好吃,于是便用来蒸糕。明·宋诩撰《竹屿山房杂部》中有蒸“栗糕”法,其方法为:“栗实炒熟,去壳,捣烂,暴燥,磨细末,同山药糕制。白砂糖用半斤。”这是先将栗子炒熟,然后剥壳晾干磨粉,所谓“同山药糕制”,意思是同山药糕的制法相同。也就是说用新糯米水浸之后上碓成粉,再与栗粉混合筛入屉中蒸熟即可。
明·高濂《遵生八笺》中也有一种“高丽栗糕方”,他是这样说:“栗子不拘多少,阴干去壳,捣为粉,三分之一加糯米粉,拌匀,蜜水拌润,蒸熟食之。以白糖和入更妙。”这是用我们这里所说的“风干栗子”,生着磨粉,然后加入糯米粉、蜂蜜、白糖蒸熟。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方法还是来自高丽,是一个“海外方”。(www.xing528.com)
所谓“桂花糖蒸栗粉糕”就是用这种方法做成,“桂花糖”的制作亦很简单,只须把鲜桂花采摘下来,用白糖腌渍装入容器即可,至今市场上也有出售,我们这里大抵是吃豆馅时加上一些,再就是凉拌藕片、清蒸山药时点上一些。
曹雪芹祖父曹寅有一首咏栗诗:“何时蜕猬形,空遗侯白笑。不必共芋煨,新香桂花好。”诗中侯白是隋朝魏郡人,好学有捷才,性滑稽,善俳谐杂说,后人因以指称伶人中之善滑稽者。“不必共芋煨”,典出《宋高僧传》十九卷“唐南岳山明瓒传”,明瓒和尚性懒而喜食人之残食,故时人谓之“懒残”。李泌避害隐于南山,见明瓒,知为异人,半夜往拜,懒残正于牛粪火中煨芋头吃,将吃剩的半个芋头给李泌吃了,对李泌说:“慎勿多言,领取十年宰相。”后果如其言。曹寅拈出这两个典故,未必有什么深意,只是说不必像芋头那样煨着吃,只和新桂花一起吃就很好。由此看来,这种“桂花糖蒸新栗粉糕”可能是曹家一种独特的小吃,所以曹雪芹才特意写入书中。
值得指出的是袭人说“这都是今年咱们园子里新结的果子”。我们说红菱和鸡头米出自大观园不足为奇,可是若说栗子也出在大观园就大可商量。因为栗子这种东西一般生长在深山区,必须是地下有铁矿的地方,才能结实。只是近年,才出现一种新技术,可以在平原地区种植且能结果。旧日北京城中不会有栗树生长,就是能够生长,也不会结实。因此袭人所说就难以让人相信。
《红楼梦》一书硬伤不少,像这种不合榫处,不过是小小不言的微瑕。但就是这种微瑕,我们也不能轻易放过,因为由这里我们可以窥探原书的作者究竟是谁,他究竟有没有书中所描写的那样一种生活的经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