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八问 “较证”是“较真儿”吗
林黛玉与贾宝玉生气,“一行啼哭,一行气凑,一行是泪,一行是汗,不胜怯弱”,贾宝玉见了,“又自己后悔,方才不该同他较证”。这个“较证”,通行本有注释:“较证——认真;较真儿。”这又是一个望文生义的解释。
“较证”乃丰润土语,与此相类的还有两个词,一个是“掰扯”,一个是“分证”。掰扯,义为辨析,辩证,比如说:“我和你掰扯掰扯这个理儿”,意为我要和你把这个道理辨析清楚。再如,“今儿个咱们得把这个事情掰扯清楚”,意为我们要把这个事情的前因后果辨析清楚。“分证”则为辩白,顶嘴,强嘴之意,比如:“事情明摆着的,你还分证啥?”意为事情已经很清楚,你就不要再分辨了。再如:“我说你两句就说了,你怎么敢和我分证?”意为你怎么敢和我顶嘴。在第三十一回袭人对贾宝玉说:“他一个糊涂丫头,你和他分争什么?”这个“分争”,各个脂本均作“分证”,唯独列藏本作“分争”,因此还是作“分证”为妥,这个“分证”就是前面所说的意思。而“较证”则包含这两个词的含义,不过程度要更激烈一些。比如,“今儿个我就要和你较证较证”,意为我要和你分辨,争论。再如:“你怎么敢和我较证?”意为你怎么敢和我分辨、顶嘴、犟嘴。从这个词出现的语境来看,贾宝玉正在和林黛玉吵嘴,看到林黛玉气得不行,心里有些疼了,所以后悔刚才不该和她“较证”。在这里正应该是分辨、顶嘴、犟嘴之意,而不能是认真、较真儿。
这一回还有一个词“立规矩”。贾母对王熙凤说:“到明儿我在正楼上,你们在两边楼上,你也不用到我这边来立规矩,好不好?”这个“立规矩”,无论是周汝昌校本还是通行本都没有加注释,因之很可能给读者的阅读增加困难,往往会理解为“树立规矩”。如果这样理解,那么这句话就不通了,王熙凤怎么能够到贾母这里“树立规矩”?其实这也是一句丰润土话,这个“立”不是“树立”之立,而是“站立”的意思。旧日媳妇伺候公婆,公婆坐着说话,媳妇要站着,站也有一定位置,大抵在门扇这个地方,这就叫“立规矩”。我有一个婶母,三岁与叔父定婚,那时叔父才出生,娶过来后,纯属旧日媳妇,故此受到的折磨也多些。她时常对我讲,平时晚饭后,祖父母要坐在炕上听留声机,喝茶,抽烟,她则需立在门扇那个地方伺候,茶少了添茶,烟抽完了装烟,一站就是半宿,她就管这叫“立规矩”。贾母在这里这样对王熙凤讲,就是不让她在她的身后站着伺候了。因为大家主看戏,婆婆坐着,媳妇就没有坐着的理,需站着伺候,何况这是一个“奶奶婆”?(www.xing528.com)
“那贾母只因昨日张道士提起宝玉说亲的事来,谁知宝玉听见,一日心中不自在,回家来生气,嗔着张道士与他说了亲,口口声声说,从今以后再不见张老道了。”“嗔着”一词,两个本子也通没有加注释,其实应该给以注释,否则也可能造成理解上的混乱。嗔,一般做发怒,生气解,与“着”连用,容易让人理解为正在发怒。实则这也是一个丰润土语,意义大略相当于普通话中的“怪罪”,“着”读如“招”。比如:“他嗔着我没借给他钱,不理我了。”意思是他怪我没借给他钱,不理我了。“别嗔着我嘴碎,这个事情我还是要说一说。”意思是别怪罪我嘴碎。“嗔着”也可以读为“嗔疚”,意思一样。
另外,曹雪芹在这一回里有一个小小的疏漏,顺便也在这里说一说。凤姐等人进得观门,一个小道士撞到凤姐怀里,凤姐“一扬手照脸一下,把那小孩子打了一个筋斗”。书中继续写:“那小道士也不顾拾烛剪,爬起来还要跑。”这里是说那个小道士的烛剪让凤姐打得落在地上,他没顾得拾,就继续跑,正好赶上宝钗等人下车,见一个小道士滚了出来,都喝声喊打。可是当贾母让人把那个小道士带到面前,书中写道:“那孩子还一手拿着蜡剪,跪在地下乱战。”他是什么时候又把那蜡剪拾起来了?这明显是曹雪芹的一个疏漏,由这里也可以看出,曹雪芹并没有来得及把全书从头细细收拾一遍,故而留下这些疏漏之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