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红楼梦》中不合榫处:时间、人物身份混乱

《红楼梦》中不合榫处:时间、人物身份混乱

时间:2023-05-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小红却不同,她是林之孝的女儿。曹雪芹是不是把人物身世搞错了?种种不合榫处集中出现,实在让人难解。我们是不是可以就此做出这样的推断,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确实有一部原稿作为粉本,这部原稿可能是别人所写,有许多回忆录的性质,叙述事件是按时间顺序进行,也就是按照事件发生的前后顺序叙述。

《红楼梦》中不合榫处:时间、人物身份混乱

第一六八问 不接榫处何其多

在第二十六回不接榫之处太多,多得让人诧异。

小丫头佳蕙对小红说:“可气晴雯、绮霞他们这几个,都算在上等里去,仗着老子娘的脸面,众人都捧着他们。”绮霞的家世如何,书中没有交代,可是晴雯却是有清楚交代的。据第七十七回介绍,这晴雯本是赖大家买来的,买来时才十岁,也不记得家乡父母,只有一个姑舅哥哥唤做“多浑虫”,她的嫂嫂就是与贾琏私通的“多姑娘儿”。像晴雯这样的家世,仗着哪个“老子娘的脸面”,让众人都捧着她?小红却不同,她是林之孝的女儿。林之孝在荣府属于管家一类,是奴仆里的上上之品,他的妻子林之孝家的也是女仆中的首领,若说“仗着老子娘的脸面”,应该是小红才对。可是小红在怡红院里却是一个受气的角色,给贾宝玉倒一碗茶,也要遭秋纹、碧浪一顿骂,给凤姐带个信儿,也要遭晴雯讥刺。曹雪芹是不是把人物身世搞错了?

贾芸进怡红院,是宝玉的奶妈李嬷嬷叫进来的,小红在沁芳亭畔遇见李嬷嬷走来,立住笑问:“李奶奶,你老人家那去了?”李嬷嬷站住,将手一拍道:“你说说,好好的又看上了那个种树的什么云哥儿雨哥儿的,这会子逼了我叫他来,明儿叫上房里听见,可又是不好。”我们知道,在第十九回曹雪芹已经明确告诉我们,那李嬷嬷已是告老解事出去了。正月里,李嬷嬷进来给贾母请安,顺便来瞧瞧宝玉,对丫头们说:“自从我出去了,不大进来,你们越发不相样儿了,别的妈妈们越不敢说你们了。”书中接着写道:“这些丫头们明知宝玉不讲究这些,二则李嬷嬷已是告老解事出去的了,如今管他们不着,因此只顾玩,并不理他。”这里写得很清楚,李嬷嬷自己说她“不大进来”,丫头们也认为她“已是告老解事出去的了,如今管他们不着”,为什么到了第二十六回又让这位李嬷嬷去叫贾芸?莫非她又被“返聘”不成?可是书中并没有写贾府有这种规矩。(www.xing528.com)

薛蟠把贾宝玉哄出园子,对他解释道:“要不我也不敢惊动,只因明儿五月初三日,是我的生日……我同你乐一天何如?”看这话口儿,薛蟠请客应该是五月初二日。可是冯紫英来了之后,当宝玉问他何时在铁网山打围时,冯紫英说:“三月二十八去的,前日初六才回来。”这个初六究竟是四月初六还是五月初六?若说是四月初六,时间太短,不像是打围的样子。若说是五月初六,则还没有到来。通行本这句话作:“三月二十八日去的,前儿也就回来了。”这样就说得比较含混。在脂评诸本中,庚辰、甲戌诸本均做“前儿也就回来了”,唯独梦稿本和列藏本作“前日初六”或“前儿初六”,周汝昌校本采取的是这两种本子的文字,通行本采取的是其他本子的文字。贾宝玉紧接道:“怪道前儿初三四儿我在沈世兄家赴席不见你呢。”由这句话来看,薛蟠请客的时间必是五月初二无疑,因为初三四,只能是四月的初三四,若是三月的,则冯紫英还未走,若是五月的,则还没有到来。我们姑且先把薛蟠请客的时间定在五月初二,再看后面第二十七回,书中写道:“至次日乃是四月二十六日,原来这日未时交芒种节。尚古风俗,凡交芒种节的这日,都要设摆各色礼物,祭饯花神。”这就太奇怪了,这个“次日”,就是指薛蟠请客的次日,怎么五月初二的次日成了四月二十六日?

林黛玉:“至晚饭后闻得宝玉来了,心中要找他问问是怎么样。一步步行来,只见宝钗进宝玉的院内去了,自己也便随后走了来。刚到了沁芳桥,只见各色水禽都在池中浴水,也认不出名色来,但见一个个文彩炫耀,好看异常,因而站住看了一回,再往怡红院来,只见院门关着,黛玉便以手叩门。”由这段描写我们可以知道,黛玉吃罢晚饭出来时,天还亮着,她这才能够看见各色水禽,光彩炫耀。她看了一会儿,这一会儿绝不会很长,因为她还要到怡红院去,而且她已分明看见薛宝钗已先她进了怡红院。可是当她走到怡红院前,伸手叩门时,天忽然黑了,晴雯正在院内抱怨说:“有事没事跑了来坐着,叫我们三更半夜也不得睡觉。”当听到黛玉叫门时,她又说:“都睡下了,明日再来罢。”晴雯再怎么生气,也不会在天亮时说“都睡下了”。这天怎么黑得这样快?而且一下子黑到了“三更半夜”?

种种不合榫处集中出现,实在让人难解。这种现象在任何一部个人独创的小说当中都是难以想象的。我们是不是可以就此做出这样的推断,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确实有一部原稿作为粉本,这部原稿可能是别人所写,有许多回忆录的性质,叙述事件是按时间顺序进行,也就是按照事件发生的前后顺序叙述。而按照威廉·福斯特的说法,按照时间顺序叙述的事件叫作故事,只有按照因果关系叙述的事件才真正是小说的情节。曹雪芹在批阅增删的过程中,正是按照小说情节的需要,按照因果关系,对原稿事件、人物做了脱胎换骨的改造加工,他的“纂出目录,分出章回”,正是这种按照因果关系结构情节的过程。这个改造的过程并没有彻底结束,就是现存最早的脂评本甲戌本的底本也远非曹雪芹的最后定稿,因之曹雪芹还来不及对这种时间的错位、人物的错位做细致的修饰,故而留下这些不合榫之处。当然,这仅是一种推断,远非结论,我们还需往后看,待适当的时候也许会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判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