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汝昌先生在求学时代就开始研究《红楼梦》并发表文章,那个时候他对于大观园的地址也做了一些推测,第一步把范围划到了北京内城西北一带,第二步再推,是在德胜门内,可能离护国寺不会太远。可是那时他没有条件做实地的考察,只是听一位同学说,护国寺附近果真有一所大宅子叫作什么府,后来打听明白,这就是旧日的恭王府,当时是辅仁大学的一部分。
新中国成立后,他曾接辅仁大学一位数学教授的信,说他们学校本部东面的一部分就是旧日恭王府,里面的建筑布局和周先生所绘《荣国府想象图》很相合,而且据老工友讲,多年在这里的人都说这里就是《红楼梦》中的大观园。
后来就不断有新的材料发现,比如清道光之末,咸丰之初,有一位安徽文士叫作胡大镛的,在其《七宝楼诗集》中,有三首五言律诗,题为《雨后得古香北地书书尾》,诗前有小序谓:“来书云:访古,得《红楼梦》中大观园故址,晤老衲,为赖大耳孙,是真闻所未闻。夜雨无聊,拈句略寄相思云。”在第三首第四句句下有原注一则,文云:“来扎云:‘馆舍地仄如航,十里之遥,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平桥远树,中间有僧寮,与故王公府一二处。数与老衲话于其间。——即所谓赖大耳孙也。’”这里明确无误地记载了这位胡大镛的朋友古香名余楠者亲自在北京访得了大观园的遗址,还会晤了《红楼梦》中贾府的大管家赖大的后人。
后来,又陆续发现了许多清人关于大观园遗址的记述。比如《清稗类钞》中记载:“京师后城之西北,有大观园旧址,树石池水,犹隐约可辨。”《燕市贞明录》:“地安门外,钟鼓楼西,有绝大池沼,曰十刹海,横断分前海、后海,夏植荷花偏满……后海,清醇王府在焉;前海,垂杨夹道,错落有致,或曰是《石头记》之大观园。”(www.xing528.com)
依据这些材料,周先生做了缜密考证,指出余楠所谓“十里之遥,清流激湍,平桥远树”之地,就是位于北京内城西北角的什刹海,诸文所指大观园遗址者,实即位于什刹海旁的旧日恭王府,曹雪芹确实是以恭王府为蓝本写出了大观园的景致。
此说一出,当即有人质疑,说恭王府的前身是庆王府,庆王府的前身是和旧宅,和之前何人居住无考,和得到这所宅子是在乾隆末期,很有可能这所宅子就是那个时候重建的,曹雪芹根本不会看到。于是周先生再做考证,考出在前明这所宅子本是大太监李广的宅子,这个问题就获得解决。周先生推考,曹雪芹对这个地方非常熟悉,在他生活的年代里,此府府主或者与他家的本族、至亲有关,或者与他的长官旗主有关,因而他曾在这一带居住过,或曾在府内生活过,或者兼而有之。等到他写小说,就选取运用了他所熟悉的这处环境素材。
1962年,有一位吴柳同志亲身踏访了北京恭王府,踏访的结果令人振奋,不但内部建筑很像大观园,而且经建筑专家指出,花园中的一座戏台就是清初建筑,恭王后人溥儒先生是名画家,他所住的那所房子,是雍正年代的建筑,可知这所王府的历史比和时代要早得多。他走访附近居民,附近的老住户对他说:“我家几辈儿全住在‘府’后,小的时候,老人就说这府是《石头记》里的大观园。我总想进去看看,那时恭王还在世,对小孩儿很和气……”踏访结束后,吴柳同志写出文章《京华何处大观园?》,登载在1962年4月29日的《文汇报》上,这样一来更引起人们的兴趣。当年周恩来总理也曾亲自到恭王府看过,作了重要指示:“要说人家是想象,但人家也总有些理由。”“不要轻率地肯定它就是《红楼梦》的大观园,但也不要轻率地否定它不是。”后并同意将此花园好好保护,作为建立有关曹雪芹的纪念性的堂馆布置中的一个地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