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问 “大观园”即南京“随园”吗
读至第十七回,在这一回书中,曹雪芹利用“试才题对额”这一事件,第一次把新落成的大观园推至读者面前。这一回的回目,庚辰本作“大观园试才题对额 荣国府归省庆元宵”,故此通行本采用了这个回目,在分回上实际是把第十七、十八合为一回。而梦稿本则作“会芳园试才题对额 贾宝玉机敏动诸宾”,周汝昌校本采用了这个回目,在分回上也是自成一回,荣国府归省庆元宵则放在了下一回。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歧异?我以为在试才题对额这个阶段,大观园还没有名字,因此借用宁府旧园的名字,应该更准确一些。在己卯本的回前,有脂砚斋的批语曰“此回宜分二回方妥”,因此周汝昌校本采用了目前这种分回法。
《红楼梦》面世之后,迅即风行士林,几致“家置一编”,造成“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是枉然”的局面。人们最感兴趣的当然是生活在大观园中的诸钗故事,因之也对大观园感觉兴趣:究竟有没有一个真实的大观园?如果有,它在什么地方?
最早站出来说话的是清乾隆年间的著名才子袁枚,他在著名的《随园诗话》中说:“康熙间,曹练(楝)亭为江宁织造,……其子曹雪芹撰《红楼梦》一部,备记风月繁华之盛,中有所谓大观园者,即余之随园也。”
这是第一个提出大观园即南京随园的说法。与袁枚同时,在北京有一位叫作明义的旗人,写过二十首咏《红楼梦》的诗,是目前发现的最早咏《红楼梦》的诗篇。他在这二十首咏红诗的前面有一小序曰:“曹子曹雪芹出所撰《红楼梦》一部,备记风月繁华之盛。盖其先人为江宁织府;其所谓大观园者,即今随园故址。惜其书未传,世鲜知者——余见其钞本焉。”他还有一首《和随园自寿诗韵十首》,开头即曰“随园旧址即红楼,粉腻脂香梦未休”,此诗下有小注曰:“新出《红楼梦》一部,或指随园故址。”
明义的年龄比曹雪芹略小,是清前期大有名之忠勇公傅恒的后代,傅恒家与曹雪芹家很可能有姻戚关系,明义的堂兄明琳与曹雪芹是好朋友,他的堂姊夫墨香又是曹雪芹好友敦诚、敦敏的叔父,因此他很有可能见过曹雪芹,他提出大观园在南京,就很值得注意。据周汝昌先生考证,明义写作这一组诗和这一个小序的时间是在曹雪芹逝世五六年到十五六年这一段时间,袁枚说他的随园就是大观园,实际上是采用了明义的说法,这就更引人深思。明义这个小序告诉我们,当曹雪芹去世五六年到十五六年这一段时间,曹雪芹的《红楼梦》还鲜为人知,最重要的是当时与他接近的旗人认为他所写的是南京之事,大观园即南京随园。(www.xing528.com)
还有一位旗人裕瑞,是明义的兄长明仁的外甥,生于乾隆三十六年,他写过一本书叫作《枣窗闲笔》,在这本书中,他也说:“闻袁简斋家随园,前属隋家者,隋家前即曹家故址也,约在康熙年间。书中所称大观园盖假托此园耳。其先人曾为江宁织造,颇裕,又与平郡王府姻戚往来。书中所托诸邸甚多,皆不可考。”这就说明大观园即南京随园是傅恒后人的共同认识。
再后来就是胡适先生,他在1921年说:“袁枚在《随园诗话》里说《红楼梦》里大观园即是他的随园。我们考随园的历史,可以信此说不是假的。”胡适的这个断语与他对于《红楼梦》一书的认识有直接关系,他认为《红楼梦》一书表面写的是北京,内里却是要写南京,北京不过是文学的背景。
可是在20世纪70年代,有人对于随园的历史做了考查,发现在袁枚之前,随园名隋园,是江宁织造隋赫德的园子,这位隋赫德就是雍正五年曹家被抄后接替曹之人。在隋赫德之前名吴园,在前明是焦焦弱侯的园子,根本与曹家没有关系,而且随园的格局建筑也与大观园风马牛不相及。
这样一来,大观园即随园说也就为大多数学者放弃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