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广州回教历史与文化特色

广州回教历史与文化特色

时间:2023-05-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广州市内光塔街,有最初之回教堂,名曰怀圣寺,即斡葛思当时传教之所也。今广州回教徒之姓羽姓萨姓马者,闻即此三人之后裔云。回教之礼拜堂称为清真寺,其在广州市者计有五座,除上述怀圣寺及小东营两寺外,尚有大南路、濠畔街、东郊场三处,各有清真寺一座。广州回教徒,其数向无统计,据日常报章所载,或谓三千余人,或谓不下一万。据此,则广州回教徒之数,总在五万以上者也。

广州回教历史与文化特色

广州回教谭

尔 素

回教为外来宗教之一,流传我国,迄今已一千三百余年,教徒遍布各省,最盛为陕甘新疆,次则直隶云南,而广州之回教自隋朝即已传入,且有最初之礼拜堂,故广州实不啻为中国回教之发源地也。兹特分别略述之,以供研究乡土史者之参考焉。

回教之由来。回教之传入广州也,远在隋代,当时亚拉伯回教人,每年一次,航海至广州贸易,中国人不知为回教也,惟知其为亚拉伯国人而已,阙后商务渐繁,而亚拉伯人之来广州者,其数亦渐多,于是亚拉伯国王谟罕默德,乃遣其臣斡葛思至广州宣传其教,遂在城内建怀圣寺一座,是为清真寺之最始,故回教徒称斡葛思为西来传教老祖云。此回教传入广州之由来也。

回教先贤古墓。广州市北郊外清真先贤古墓者,即斡葛思之墓也,为广州古迹之一,建于唐朝贞观三年,其墓系亚拉伯坟场式,上筑拱顶,形如悬钟。人入内,语声相应,移时方止,故俗呼为响坟,志书则称之曰回回坟云。

怀圣寺及光塔。广州市内光塔街,有最初之回教堂,名曰怀圣寺,即斡葛思当时传教之所也。寺右有光塔,高十六丈五尺,轮囷直上,外圆上锐,似不可级登,而实可盘旋而上至极顶,复环绕而下,往复若太极。塔外四附苔萝,古色苍翠,广州古迹之一也。

回回营。广州市内司后街小东营,有清真寺一座,为明朝四卫回营之故址。考明成化四年,粤西瑶族倡乱,都御使韩雍奏调南京回兵来粤协剿,凯旋后,留戍广州,建四营以处之,曰大东营,曰小东营,曰西营,曰竹筒营。今四营故址,除小东营尚存清真寺外,虽失去其三,然以里名考之,尚可得其概也。大东营在今芳草街东三巷一带,内有蟠龙庵。西营在今光孝街内,尚有西营巷,有武庙一区。竹筒营,在今大北门水关桥前,其地俗称回子营,有最胜总胜两巷,此皆回回营之遗址也。(www.xing528.com)

回教三忠墓。广州市北流花桥外,有回教三忠墓,为明朝回回营都督羽凤麒、撒之浮、马成祖三人之墓,因鼎革时,三人尽节,后人葬之于此,广东志有载曰教门三忠墓。今广州回教徒之姓羽姓萨姓马者,闻即此三人之后裔云。

回教清真寺。回教之礼拜堂称为清真寺,其在广州市者计有五座,除上述怀圣寺及小东营两寺外,尚有大南路、濠畔街、东郊场三处,各有清真寺一座。大南路、濠畔街两寺建于前清顺治年间,东郊场清真寺则建于光绪末年云。

回教徒之约数。广州回教徒,其数向无统计,据日常报章所载,或谓三千余人,或谓不下一万。而前年(民国十三年)广东回教代表,因政府投变回教坟场上孙大元帅请愿书,则谓全省回教徒有十万,而全省之中,又以广州回教徒为最多。据此,则广州回教徒之数,总在五万以上者也。

余此文曾载去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广州民国日报》,兹以投登于此,亦望各地同胞,各将本处教况,表而出之,则幸甚。

——《穆声报》总第61号,1926年3月5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