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网络心理分析:心理动机驱使上网

大学生网络心理分析:心理动机驱使上网

时间:2023-05-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有的大学生上网时精神亢奋,下网后情绪低落、烦躁不安;为享受网上“乐趣”而不惜支付巨额上网费用;有些人宁可荒废学业也要与电脑为伴。在现实的学习生活中相对缺乏竞争力的学生往往会选择上网以求得暂时的逃避和解脱,他们在网络虚似的社区里,可以找回属于自己的天地,在游戏中体验成功的乐趣。

大学生网络心理分析:心理动机驱使上网

二、大学生网络心理分析

大学生网民绝大部分属于“依赖性”上网者,部分学生整天沉湎于网络这个虚幻的世界里不能自拔。有的大学生上网时精神亢奋,下网后情绪低落、烦躁不安;为享受网上“乐趣”而不惜支付巨额上网费用;有些人宁可荒废学业也要与电脑为伴。究竟是什么力量驱使着大学生表现出这样的行为呢?

分析庞大的大学生网民群体发现,促使大学生上网的重要因素是心理动机,是各种不同的需要。归纳起来,大学生上网是自我实现需要、社会需要和休闲需要等。其中有积极因素,也有消极的因素。

1.好奇心理。大学生正处于精力旺盛、求知欲和好奇心强的阶段,而因特网具有信息快、内容新、覆盖面广等特点。这正符合了他们的需要,他们可以在网络的海洋里漫游,获取不同的信息,很多学生对一些新兴的网络娱乐特别感兴趣,尤其是网络聊天、网络游戏等。他们通过这些途径以“丰富”自己“枯燥”的课余生活,排遣自己的闲暇时间。另外很多学生追逐新的生活方式,如:电子邮件、交友聊天、网上购物等。

2.逃避心理。大学生有很多的现实需求,但许多却是很难轻易获得的。然而,在网络这个虚幻的世界里却能轻易地得到满足。在现实的学习生活中相对缺乏竞争力的学生往往会选择上网以求得暂时的逃避和解脱,他们在网络虚似的社区里,可以找回属于自己的天地,在游戏中体验成功的乐趣。尤其是在网络对抗游戏中,每升一级或者打过一关,都会产生一种愉悦感和“自信感”。他们在虚拟网络世界中获取的快乐和自我成就感比现实世界中多得多,而这种感觉会使他们更加沉湎于网络而不能自拔。(www.xing528.com)

3.宣泄心理。由于我国教育制度尚未健全,以考试为主的选拔机制成为一座“大山”长期压在学生心头。而进入大学校园,由于生活环境的改变、人际交往的广泛性以及随之而来的各种竞争,使大学生承受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如生活环境压力、学习压力、个人情感压力、人际关系压力等,再加上青春期的大学生生理和心理都尚未发育成熟,惶惑、烦躁、苦恼等情绪经常伴随他们,由此造成的长期压抑,而这些在得不到缓解的情况下,大学生就借助于网络这个虚拟的世界进行宣泄倾诉。

4.情感表达心理。在互联网上,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直接的、又是间接的。直接性是指人们通过互联网可以进行同时性的交互谈话;间接性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必须通过网络这一媒介,“千言万语”都必须化为字母和语句。网络交往的虚拟性、安全性和广泛性恰恰迎合了大学生渴望交往而内心闭锁、渴望获得真情而又怀疑真情的矛盾心理。

5.从众心理。在大学校园中,从众现象也很普遍。有的同学本来对网络世界并不感兴趣,有些本来不想去玩游戏的……但经常听同学们议论上网如何有趣,游戏装备如何先进等,为了和他人保持一致,不至于“孤独”,也开始学习如何上网,有的逐渐上瘾甚至不能自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