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情感与认知的联系
情感与认知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从一定意义上看,情感对认知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情感模式影响认知结构。认知结构是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所构成的一种心理的内部状况。学生能否接受外部的教育信息,在极大程度上决定于这一内部结构的原有条件,即是否有与外部教育信息发生联系的“固着点”。若有这一“固着点”,信息则被内化;若无这一“固着点”,则信息只可能被同化。然而,不管教育信息是内化还是同化,要想达到理想的效果,都受制于学生的情感模式。
情感模式是学生的一种以往的情感体验与当时的教育气氛发生联系的情感状态。学生是否乐于接受外部教育信息,关键在于这一信息能否满足其情感需要或能否激起其当时的愉快体验。因此,德育教学内容必须与学生的情感需求相一致,教学方式要能满足学生在心理上的愉快本能,这样既能调动了学生的内在兴趣动力,又能增加道德教育的效果。我们在实践中发现,有时学生具有接受新信息的能力,但并不乐于接受,仔细考虑,这与信息内容的枯燥和教育艺术的缺乏有关。这是目前德育过程中常出现的问题。(www.xing528.com)
2.信息的适宜性与愉悦性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适宜性是指外部的教育信息必须适合于学生内部的认知特点。不可低于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也不可过高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只有如此,才有可能被学生所接受。而愉悦性是指教育信息能否引起学生的愉悦,愉悦则有可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可见,适宜性强调的是可接受与否的“认知度”,愉悦性强调的是是否愿意接受信息的“情感度”。二者对教育的效果都有影响,只是侧面不同。
3.色彩信息影响实质信息的传输。实质信息包括知识信息和观念信息,它是教育者实际传输的信息,或者说是信息的实质。而色彩信息是教育者发出实质信息时因考虑学生情感而附加的信息,它是愉悦教育的一部分,是直接为当时视听感官服务的,它是能否产生精神愉悦的前提,可视为实质信息的包装。
4.可能接受与乐于接受。综合以上三个方面,就产生了“可能接受”与“乐于接受”两个问题。前者若不能得到后者的协助,就可能出现接受障碍,而后者若不能为前者服务,它也只能产生生理感官的愉悦。因此,只有二者并重,才能达到最佳教育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