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音乐审美教育的作用

音乐审美教育的作用

时间:2023-05-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雷默在《音乐教育的哲学》中指出:“审美教育首先关心的应当是艺术的审美作用”,音乐教育就是通过对音乐的感受、理解、鉴赏、表现和创造等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它的教育作用也是其他艺术教育所无法比拟的。

音乐审美教育的作用

一、音乐的审美教育作用

音乐教育的基本理念强调以审美为核心,强调使用美的手段、途径、教材使学生在音乐欣赏、表现、创造、实践过程中学习掌握基本的知识技能的同时得到美的熏陶。雷默在《音乐教育的哲学》中指出:“审美教育首先关心的应当是艺术的审美作用”,音乐教育就是通过对音乐的感受、理解、鉴赏、表现和创造等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它的教育作用也是其他艺术教育所无法比拟的。

1.直观的审美导向,可以培养学生审美追求。音乐的艺术表现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具有很强的直观审美导向,但是这种表现并非抽象地表现,而是用生动的形象来展示。如《春江花月夜》可以使人体验幽雅、宁静意境,《百鸟朝凤》中热情欢快的旋律与百鸟和鸣之声,让人感受大自然的勃勃生机。这些意境的表现和渲染,使人在愉悦身心的同时,激发了对美的向往和追求。(www.xing528.com)

2.内在的情感影响,可以陶冶情操。音乐的审美内涵深远,重在审美的情感培养,激发内心的审美情感共鸣、陶冶性情。音乐家冼星海说过,“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比如说在组织学生欣赏华彦钧(阿炳)的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时,通过简单介绍乐曲时代背景,不仅能带领学生走入“美丽的二泉倒映着月亮的优美景色”的情境中,通过时而深沉感慨,时而激动昂扬的琴声,为学生刻画出一幅泉清月冷的意境,而且通过乐曲委婉凄凉的旋律,让人感受到一位饱含人间辛酸和痛苦的盲艺人的内心忧伤,使学生真正走进音乐,融入那如泣如诉的旋律,感受作曲家复杂的心境。在欣赏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最后乐章《欢乐颂》时,可以引导学生聆听乐曲里发出的全人类“亿万人民拥抱起来”的召唤,感悟音乐家“自由、平等、博爱”的伟大精神。好的音乐作品作用于人的情感,引起共鸣、激动、联想,从《高山流水》觅知音到《十面埋伏》的四面楚歌;从“我要扼住命运咽喉”的《命运》交响曲,到号召人民站起来,前进、前进的《义勇军进行曲》……无不如此,并且以“随乐潜入心,育人细无声”的方式浸润人的心灵,使人受到道德情操、精神品质、意识观念的熏陶浸透,从而达到崇高的境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