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贫困生心理问题分析

大学贫困生心理问题分析

时间:2023-05-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许多贫困生把贫困当作动力,不被贫困所压倒,精神上自立自强,表现出良好的心理素质,并做出了相当不错的成绩。但仍有不少贫困生不能走出心理的阴影,他们迫切需要调整自我,振作精神,健康成长。高校贫困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严重的自卑心理自卑心理是部分高校贫困生突出的首要问题。

大学贫困生心理问题分析

二、贫困生常见的心理矛盾问题分析

贫困生可以说是大学生中心理负担最重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心理负担主要来自家庭经济窘迫带来的最直感的痛苦,来自部分社会歧视、同学轻视的外在压力,来自不得不求助于别人和学校的尴尬与无奈,更来自内心无法解脱的心理矛盾。许多贫困生把贫困当作动力,不被贫困所压倒,精神上自立自强,表现出良好的心理素质,并做出了相当不错的成绩。但仍有不少贫困生不能走出心理的阴影,他们迫切需要调整自我,振作精神,健康成长。

高校贫困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严重的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是部分高校贫困生突出的首要问题。对于多数贫困生而言,在进入大学以前无论是在家庭、学校还是社会生活中,与周围人群的生活状况水平不会有太大的差距,但进入大学之后,由于缴费上学、消费增加、不同的家庭背景等原因,同学间的差距就会突然变得明显起来。日常生活消费上的巨大反差使他们心理上受到极大的刺激,产生一种轻视自己、认为自己处处不如别人,形成强烈的自卑心理。

(二)过度的自我封闭心理

部分大学贫困生由于缺乏自信,害怕别人瞧不起自己,常在学习和生活中自我封闭,多是独来独往,不愿参加集体活动,不善于与周围的人进行交流和沟通。

(三)持久的焦虑感(www.xing528.com)

由于家境贫困,贫困生的生活和学习没有稳定的保证。长期生活的压力以及困苦的家庭环境,使部分贫困生产生一种紧张、焦虑、烦躁的情绪。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不得不精打细算、斤斤计较,对同学们聚会、集体活动的消费更是顾虑重重。经济的困扰,严重破坏了他们正常的参与意识。阻碍了交往技能的培养、遏制了个性的发展,使他们总是处于焦灼不安的忧虑中。

(四)极度的敏感心理

由于贫困生经济条件差,不少贫困生来自农村,文化环境和教育条件相对落后,长期自卑的内心非常脆弱、敏感、不愿意向他人诉说心事,更不愿意轻易求助,他们通常会关注同学们的无心说笑,甚至同学关切的言语也会被认为是对自己的嘲笑,长期以往,导致他们自暴自弃,不思进取。从而形成一种心理定势,“我不如人”,长期生活在一种颓丧,抑郁的氛围中,对学习丧失信心。

(五)过分的自尊心理

贫困生多数是凭借自己的实力进入高等学府,所以比起其他学生,他们更为自尊、好强、不甘落后、渴望成功,希望在生活上自立自强,经济上自食其力。但是有些不愿承认自己是贫困生,敏感多疑、易受暗示,不愿让别人知道和了解自己的处境,生活困难羞于启齿,抗拒学校师生、社会善意的同情和帮助,更不愿参加学校组织的勤工助学活动,有的甚至做出一些与自己经济状况不相称的“豪爽”举动来“包装自己”,支撑表面上“富有”。

(六)强烈的依赖心理

近几年来,国家和教育主管部门及高校都非常重视贫困生的生活和学习,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以保证高校贫困生不因经济困难而失学,从而为家庭确有困难的学生提供了完成学业的保障。但是,这种措施上的帮助,也会有反作用,它使得一些贫困生产生依赖思想,自身不去努力,认为学校提供帮助是“理所当然”,“我困难,学校总不能让我回家吧”,于是出现了困难学生“躺在困难补助上”的现象。这些学生成为了校园里的“困难专业户”,凡是补助、贷款、减免都有份。他们不愿意参加勤工助学,但凡是补助皆伸手。以至在一些高校里,困难学生得到各种资助高于优秀学生的奖学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