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提倡“学为主体”,积极创新学生教育模式
大学生是一群最有朝气和创新意识的群体,也是思想最活跃、最具叛逆性的群体,要获取知识、培养能力、使身心都得到健康发展,归根到底要依靠他们自己的努力,要培养他们树立“以学为本”的观念,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及主动构建自己知识与能力结构的意识。因此,大学生管理工作应该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的思想,积极探索新的管理模式,扎实认真地做好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工作。
根据多年从事大学生管理工作的经历和经验,笔者认为有如下几种教育模式可以借鉴:
(一)以知识为铺垫的传统式教育
借助大学生的专业教学及各种学术交流活动,渗透教育观点,进行教书育人,提高学生素质。
(二)以活动为载体的渗透式教育
将大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工作融合到文娱和体育等各种形式的集体活动中,如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大学生的毅力、吃苦精神、团结协作精神。另外,可组织多种社会公益活动,如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绿色环保活动等,提供大学生参与和奉献的机会,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www.xing528.com)
校园文化包括办学理念、办学目标、价值观念、学校风气、教风和学风等精神方面的内容,也包括校园整体规划、布局和校园绿化等物质方面的内容,通过教育大学生积极参加创建文明校园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激发大学生主人翁意识,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以实践为基础的自主创新式教育
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大学生爱国观念培养,有助于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作风的培养,有助于大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理念等方面的培养。大学生管理工作者要积极创造条件,建立健全社会实践活动管理制度,教育大学生积极投入到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去,让大学生多参与、多思考、多实践,激发大学生独立的创造性思维,使大学生们了解创新需求、思考创新方法。提出创新设想,逐步形成自觉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同时激发他们对新知识需求的渴望,从而促进学风建设。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的任务就是要保证学校具有良好的教和学的秩序,教育、规范大学生行为,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为了更好地适应当代大学生思想现状,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要改变观念,建立人性化的大学生工作思路,要使管理贴近大学生的思想、贴近大学生的情感、贴近大学生的生活,营造一个充满生机和适应个性化服务的大学生管理工作新局面,积极推行以大学生为中心,顺应大学生个性发展规律,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从满足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出发,培育挖掘大学生的潜在知识能力。要积极采用大学生教育新模式及时有效的变化工作方法,不断提高大学生管理工作的水平,为促进高等教育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