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拖”
“拖”本义指拉着物体使之移动。作为形容词,则指做事不爽快、不干脆、效率不高,故汉语中有拖拉、拖沓、拖延、拖累、拖后腿等贬义词汇。
“拖”的花样很多。一曰言办实拖。任务下达了,计划拟订了,也出台了“工作思路”,制定了“得力措施”,嘴上讲得天花乱坠,就是“只听楼板响,不见人下来”。这就给不明就里者一个假象,还误以为工作正按那些轰轰烈烈的“表白”去落实呢。二曰小办大拖。有的同志对于一些简单易行,不需费吹灰之力而又立竿见影的“小事”,往往争着去办,抢着去办,图的是“头彩”,想的是“功名”,却在稍有难度、颇费心血的一些“难事”面前,一拖再拖,不了了之。三曰明办暗拖。有的同志整天忙忙碌碌,给人们的印象是“眼睛一睁,忙到熄灯”,但效果却不佳,根子就在于这些同志从主观上不是想着如何去完成工作任务,而是“作秀”。其所办之事尽管并不复杂,但“拖一拖”却让人觉得自己总在“做事”,没有“闲着”,所以明里看“累得满头汗”,背地里却“悠闲似神仙”。四曰上办下拖。“上”者,上级也;“下”者,下级也。一些人对“上面”安排的工作,从速办理,干净利索,但对于“下面”请求的事项,却是另一张脸,办得不情不愿,拖泥带水。
“拖”的原因比较复杂。有的同志认为,工作干急了易出错,宁肯慢半拍,有时甚至慢几拍;有的同志觉得,工作千头万绪,不如“拖一拖”、“等一等”、“放一放”,似乎“拖”、“等”、“放”就能理出头绪;有的同志却是自己完成不了任务,又担忧说出来扫了“面子”、毁了“形象”,不得已只好“拖”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还有的同志是积习难改,办事拖拉已成其一贯作风,人们送这种同志一雅号“慢郎中”。(www.xing528.com)
“拖”的危害很大。原本是一件好事,“拖“久了会变成坏事;本来只是一个小问题,“拖”长了就会成大毛病。如果一任“拖”风滋长,必将贻误事业,损害形象,败坏党风,失去民心。
戒“拖”,应出实招,下猛药,方能见效。一戒决而不行,政策一经制定,措施一旦出台,就要雷厉风行,抓紧落实,对动作缓慢、拖来拖去者,要多加督促。二戒表里不一,说过的话要赶紧去做,绝不可阳奉阴违,说一套、做一套。三戒本末倒置,一些地方和部门“拖”风盛行,与一些同志“领导之事快点办,同级之事看着办,群众之事拖着办”的错误思想不无关系。要知道,办好群众之事,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我们干好其他各项工作的基础。作为人民公仆,绝不能拿群众的事不当回事。应确立一种导向,对那些办事拖拉、作风拖沓的干部,要批评,要处理;对那些果断利索、执行能力强、办事效率高的干部,要表彰,要奖励。
戒“拖”,虽非一日之功,但要从现在做起;虽非一人之力,但需从自身做起。把拖的毛病改掉了,才谈得上兴求真务实之风,做求真务实之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