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做人能知足,就不会受到侮辱。有了知足的思想,忧患就很难困扰。老年人对“知足”的理解可从比较中体会。人们有了“知足”的理念就能把握自己,不被物质利益所诱惑,不被物质利益所左右,不被物质利益所羁绊。“知足”看似一把客观的尺子,其实袒露的更是一个人的心态,是一种人生的智慧,是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也是老年人身心自我保健的良方。
说“知足”
对“知足”的理解,有不少古训。《老子》中有论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易经》中也讲道:“不知足则虽富亦贫。”先辈的这些论述启发人们:容易满足的人富有,贪婪的人即使富有也贫穷。做人能知足,就不会受到侮辱。凡事适可而止,就不会造成危险,不会因为超过一定的度走向事物的反面。有了知足的思想,忧患就很难困扰。老子早就指出:“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孔子亦告诫曰:“及其老也,气血已衰,戒之在得。”老年人对“知足”的理解可从比较中体会。“家有黄金千吨,不过一日三餐;家有广厦万间,不过夜卧一床。”不和人去攀比。借用一位老者对自己衣食住行的定位和对生活的态度所说:“衣不在鲜,合体就行;食不在美,爱吃就行;房不在多,够住就行;行不在远,有景就行。”常用这些道理提醒自己能不知足吗?(www.xing528.com)
人们有了“知足”的理念就能把握自己,不被物质利益所诱惑,不被物质利益所左右,不被物质利益所羁绊。“知足”看似一把客观的尺子,其实袒露的更是一个人的心态,是一种人生的智慧,是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也是老年人身心自我保健的良方。“知足”便是“知福”:“思量辛劳苦,无病便是福。思量患难苦,平安便是福。思量死去苦,活着便是福。”如此这般知足知福,还能不常乐、身健、长寿、久安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