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金钱是清白的,不清白的是人的内心。据说中国人和犹太人的传统道德是世上仅见的不仇视金钱的两种传统道德。例如孔子就不是后来经过董仲舒和程朱篡改过的那个样子,而是个很朴实率真的人。在《论语·子罕篇》中,子贡问孔子:“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孔子说:“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可见儒学渊源并不将固守清贫和富贵对立起来。中国的民俗也是如此,例如我们常常说,有点文采武艺,是要卖于帝王家的,又说书中自有黄金屋。因此,金钱本身无疑是清白的。
第二,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佛陀在《善生经》中为善生童子开示生存之道时说:“先当学技艺,而后获财富。”一个人在社会上立足,必须有一定的谋生之道,即使拥有福报,也还需要通过相应的技能才能得以实现。
如果是取之有道,那么,如果那些金钱果然是我在灯下寂寞地阅读、思考、写作而得,虽分毫也不应该羞于接受;如果那些金钱并非诚实劳动所得,那么就应该看开,不应让贪欲迷惘了自己,所谓“不义,虽利勿动”也。
第三,金钱是最好的仆人,却是最坏的主人。当你的生活为追求金钱所主宰时,你就迷失了自我;而当你的金钱为你的生活所主宰时,你就接近幸福。金钱对守财奴而言,是一串数字而已,而对有理智的人而言,应该是随时可以打发的仆人。(www.xing528.com)
我们如何才能成为金钱的主人?在《增支部》中的《鸯觉经》中,佛陀把人类分成三种,第一种是盲人,这种人不知如何使自己拥有的财富增长,不知如何获得新的财富,他们也无法区分道德上的好坏。第二种是独眼人,他只有一只金钱眼,而无道德之慧眼。这种人只知道如何使自己拥有的财富增长和创造新财富,但不知道如何培养好的道德品质。第三种是双眼者,他既有金钱眼,又有道德之慧眼。他既能使他已有的财富增长并获得新财富,又能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第四,不要让金钱拖累后代。福特说,所谓美好人生,就是“俭朴的生活,健康的身体,勤奋地工作”。不要为儿孙考虑太多,儿孙自有儿孙福,金钱只会拖累而不会哺育后代,这是所谓“寒门多俊彦、纨绔少伟男”的道理。
世上最不幸的人,或许就是除了金钱外一无所有的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