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应该对传统的精华予以提炼,给传统注入新的活力,赋予他们积极的内涵,使之合乎时代的要求,适应年轻人的需要,并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然而在现实的学校教育中,传统的文化不仅没有被注入新的活力,反而却逐渐消失。在中小学校的音乐教育中,古琴音乐的传承已经是断承,就算是大学专业音乐教育、传统音乐文化也处于青黄不接的境况。
我国音乐主体性地位的丧失就必然会造成我国传统音乐内容的缺乏,其直接后果就是在学校中培养学生具有中国音乐的思维成为空话,这也就严重制约了中国现代音乐教育的发展,以及民族文化的传播。丢失民族文化,就是丢失“民族精神”,丢失民族经典,就是丢失“精神之源”。这也正是现代音乐教育所要解决的问题。
中国传统音乐在现代教育中衰落,并不是中国音乐本身的问题,而是因为现代音乐教育中的某些观念对中国的音乐产生了严重的误解,使得人们在评价中国音乐时的角度与标准出了差错。造成受教育者认为中国民族音乐,无论在思想性、艺术性、表演性等各方面都不如西方音乐。其实,中西音乐各有所长。中国传统音乐具有西方音乐所没有的独特魅力,具有一种令人荡气回肠、销魂摄魄的美,幽婉深邃,韵味悠长。西方音乐可以在某些方面胜过他,却不能在这种审美境界中替代它、掩盖它。因此,在现代音乐教育中,要求教育者把握中国音乐的精神与模式,按照中国传统音乐的本性来调整受教育者对音乐的认知结构和感觉方式,使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产生兴趣,发出共鸣,从而热爱传统音乐,继承与发扬中华音乐文化传统。
中国传统音乐的本性就是儒家与道家音乐思想,音乐文化从一开始就是作为培养人整体素质的文化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无论儒家与道家在价值观上有什么样的不同,其音乐思想都是它们各自文化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培养人才整体素质方面占有一席之地。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一些传统的教育思想启示:
音乐教育应重视音乐作品中所蕴含的传统哲学思想。在现代的音乐教育中阐释传统音乐就必须要紧密结合传统文化,而不只是对作品的形式、技巧、风格作静态的、孤立的分析阐释。对中国传统音乐在教学中的阐释就必须结合中国文化来进行。特别是在中国传统音乐的演奏与欣赏时,更加要联系中国传统音乐中的哲学思想,对中国的传统音乐的理解不能仅仅停留表面的联想与想象,而应该深入到作品内部,了解作品所蕴含的思想。
音乐教育应培养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音乐思维方式。中国音乐的思维方式与西方音乐的思维方式是根本不同的两个体系。因此,如果照搬西方的音乐思维方式欣赏中国音乐,其结果只会使中国音乐丢掉民族性,跟随西方音乐的发展道路走下去,沦为西方音乐体系中“不科学”学说的范畴。所以,对中国音乐文化的传承不仅仅是继承优秀的传统音乐曲目,而且还要继承和培养传统音乐思维。
音乐教育应体现文化性。没有音乐文化就没有音乐教育,离开音乐文化,音乐教育就失去了教学内容、作用与意义。抛弃音乐教育,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则成为镜中之月。音乐文化决定了音乐教育是人类音乐文化的一种形式,而音乐教育作为音乐文化的表现形式,则反作用音乐文化,使音乐教育自身体现出深刻的文化意义与精神内涵。所以音乐文化在音乐教育中应占主体地位。(www.xing528.com)
参考文献:
[1] 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资料注释[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
[2] 修海林.中国古代音乐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3] 刘承华.中国音乐的人文阐释[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4] 蔡德予.乐记美学思想五题[J].中国音乐学,1998(2)。
[5] 唐小凤.乐记的音乐美学思想[J].音乐天地,2006(7)。
【注释】
[1]作者简介:四川师范大学教务处教师,四川成都,邮编:61006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