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标导学、检测反馈
该环节的价值取向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关注学生学习的态度、情绪、方法及学习品质。重点还是在学生的“学”字上下工夫,但这里的“学”不一定是学生自己看书自学(看书自学只是其中一种自学方式),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有计划、有步骤地探索性地学。对学生而言,重点是大脑要动起来,思维要活跃起来,对课堂教学目标要有好奇心、探究欲。对教师而言,重点是在“导”字上,要克服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在“理论讲解”过程中的一言堂、满堂灌的倾向,从原来的讲得精彩、讲得透彻转变为现在的“导”得巧妙、“导”得恰当。通过教师的“导”,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通过教师的“导”,集中学生的思维从一个高度上升到又一高度,步步紧逼,层层递进;通过教师的“导”,使学生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最终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在这个过程,教师一定不要让自己成为单纯的知识的传授者,迫不及待地将结论告诉学生,而要扮演学生自主学习的引路人,扮演学生探究欲望的激发者,扮演学生思维冲突的挑起者。在学生的探究过程中,教师既要适时铺路,又要巧设陷阱,让学生在一个又一个的问题探究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思考,掌握知识,形成能力。此时的教材已不是学生学习的全部依据了,只是学生探究学习过程中的一个辅助工具。这个过程,看上去教师也参与了,但这里的参与不同于传统教学中的“理论讲解”、“知识传授”,教师的参与是为了组织引导学生更有效的学习。
检测反馈: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在“理论讲解”结束后,自然进入“例题示范”阶段。“例题示范”的价值取向无外乎就在于一个示范作用,让学生观赏一下新知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方法和技巧,课后再进行模仿练习。这一价值取向未免过于单一,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www.xing528.com)
如果我们稍稍改变一下观念,把例题的价值取向定位成:“实战训练、检测诊断、矫正示范”,岂不一举多得。其具体含义是:教师在前一阶段学生基本理解掌握了新知识的前提下,教师及时给出2-3个检测题(即以前的例题),让学生独立完成,这无疑将保持和再一次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这一过程,不仅给学生创造了一次过手训练的机会,同时也给学生创造了一次暴露问题的机会,既达到了训练的目的,又达到了诊断的目的。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可通过学生的完成情况,及时准确地把握学生在知识的理解运用中的问题,为下一阶段的讲解提供依据。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情绪仍然是积极主动的,避免了以往教学的“例题示范”过程中学生只是被动地接收模仿的局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