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经测试,判断该题是正确的学生高达80%。那么轨迹就理所当然是椭圆,从而漏掉了 ︱F1F2︱≥2a的特殊情形。思维定式的正确应用会收到良好的效果,这是众所周知的,但如果我们在教学中不注意其副作用,则必然出现上述思维定“死”的现象。
三、思维定式
学生在用某种思维模式多次解决某类问题而形成思维定势后,当解决相类似的新问题时,就会表现一种要套用以前思维模式的倾向,而且同一种方法使用次数愈多,这种倾向就愈强烈。
例3 :判断下列命题是否正确:
(1)若等腰三角形的三个顶点是A(0,3),B(—2,0),C(2,0),则中线AO的方程是x=0;(www.xing528.com)
(2)平面上与两定点F1和F2的距离之和等于定长2a的点的轨迹是椭圆。
经测试,判断该题是正确的学生高达80%。事实上(1)、(2)两命题均是错误的,(1)题△ABC的中线AO的方程应是x=0(0 ≤y≤3)。(2)题当︱F1F2︱<2a时,轨迹是椭圆;当︱F1F2︱=2a时,轨迹是线段F1F2;当︱F1F2︱>2a时,无轨迹,学生判断失误的原因,主要是受定势思维的影响,如见到中线概念中有“线”,那么中线是直线,而忽视三角形的“高”、“中线”、“中位线”、“内(外)角平分线”均是线段这一点。又如(2),题未看清楚就感觉到这不就是椭圆的定义吗?那么轨迹就理所当然是椭圆,从而漏掉了 ︱F1F2︱≥2a的特殊情形。
思维定式的正确应用会收到良好的效果,这是众所周知的,但如果我们在教学中不注意其副作用,则必然出现上述思维定“死”的现象。克服这种现象的有效方法:一是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多尝试、不满足于用一种常规方法取得正确答案,而是用最简捷、最好的方法解答问题的习惯;二是运用教材中的练习题组进行定势训练后,应有意识地安排适当的反例,引诱学生上当,让学生在吃一堑中长一智,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