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转换视角,海阔天空
一谈到学困生,也许人们的第一印象是学习成绩差,考试分数低。倘若就一味地去抓他的学习成绩,抓他的考试分数,对他的“教育停留在肤浅的知识和技能层面上”,就会“变得愈来愈苍白、贫困和畸形”,甚至陷入“丧魂贫血”的死胡同。因而,我们必须转换视角去思考,才会觉得海阔天空,才能找到教治的良方。(www.xing528.com)
赫尔巴特说:“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为了这个“最高目的”,可做的工作很多,而我在具体操作上主要抓了两点:一是激发学生做一个有理想的人。学困生一般显得猥琐而无所事事,缺少积极向上的精神和追求。于是,我要求学生轮流在黑板的一角每天换写一则名言警句,并要求他们将其收集在自己的笔记本上。特别是把那些与自己性格和思想弱点有关的名言警句作为座右铭,时常警策自己。我还特意安排课前三分钟,让学生自由讲演,谈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交流了思想和感情,开发了学生生命中的情意能量。我鼓励学生向古今中外的名人、伟人学习,向身边的优秀人物学习,使自己减少庸人层次的烦恼,摆脱低层次的现象的缠绕,志存高远,做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有道德的人。二是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引导他们了解和热爱祖国文化和人类文明。学困生的一个共同弱点是不能静下心来读书,缺少阅读的习惯,或者不去看一些正经书籍。他们对祖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和人类文明了解甚少。我便常常从课文内容出发,导入一些相关的文化典故和人类文明知识,以短小精悍的故事吸引学生,并告诉其出自哪本书,要求他们去阅读。渐渐地,学生有了阅读的欲望,我又要求他们必须具有陪伴自己终生的“良师益友”——我曾在班上作了一个统计,五六十人的班竟然只有两个学生有《新华字典》,一个学生有《汉语成语词典》,而其他工具书一本也没有。我不寒而栗!从小学到大专读书十余年了,如此现状,学生的人文素养之差,学习空气之稀薄,就可想而知了。于是,我向同学们讲了工具书的重要性,并规定在一周之内每个学生必须买齐2-3本最基本的工具书。学生有了工具书后,便于自学,逐渐形成了阅读的氛围,整个班风也随之有明显的改善。在此基础上,我再强调学科应该达到的学习目标,并适时将“等而下之”的要求进行提升,使之戒骄戒躁,不断进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