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学生课外阅读的教改意义及应用价值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强调了初中阶段应完成“260万字的阅读量”,高中阶段“总量不少于150万字”[4],并且积极倡导“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5]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及新教材的改革,标志着我国语文教育进入一个新纪元。阅读是语文教育的重心,探索并完善阅读教学体系,成为目前中学语文教育界日益关注的焦点。本研究主要就是探索解决目前中学生上述阅读“无力”状况,用人类优秀的文化感染、熏陶中学生,激发他们对优秀文化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其终生发展服务。(www.xing528.com)
从大语文观来看,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是一致的,语文学习会促进其他各门功课的学习,同时,语文学习也绝不是为了高考而学习,语文学习是为了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新课标以全新的理念谈到了课外阅读促进学生发展的问题,“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具有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在阅读中,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境界。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6]并要求“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思考和认识。”[7]还建议“努力扩大阅读量。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8]这不仅对课外阅读量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并且对课外读物的质提出了要求;“阅读”不仅能使语言丰富,还包括精神世界的丰富。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既要让他们完成量的规定,更要让他们在阅读中真正受益,努力使每一次阅读都成为丰富语言和精神的有效阅读。因此,探讨指导中学生语文课外阅读实践活动,将会对语文教学以及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开辟一个新的途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