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餐具设计定位:材质、功能、外形、色彩、设计对象、人机环境分析

餐具设计定位:材质、功能、外形、色彩、设计对象、人机环境分析

时间:2023-05-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据了解,有一种活瓷是由20多种矿物元素、氧化金属和陶瓷原料调配烧成的,是远红外线转换材料的最佳材质。所以,活瓷应当成为餐具设计选择的首要质材。市场上的餐具一般都针对普通大众而设计。而这里研究的餐具是针对更加有特色、有情调的小餐厅和充满情调的新贵家庭或者年轻人而设计的。一个真正的“新贵”必须具有一定的生活品位、思想水准和艺术鉴赏能力。最后,人机环境的系统分析。

餐具设计定位:材质、功能、外形、色彩、设计对象、人机环境分析

四、餐具设计定位

经过对餐具市场简要分析,我们发现在目前市场上的主流餐具还有许多可以更加深入改进和定位的地方,这些地方包括:

首先,材质上的改变。目前市场上的餐具多为一般的陶瓷与塑料制品。由于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的健康问题,所以材质上应该选择对人体更有益的。据了解,有一种活瓷是由20多种矿物元素、氧化金属和陶瓷原料调配烧成的,是远红外线转换材料的最佳材质。其所释放的远红外线功能可将大的水分子变成小分子水,提高人体对水的吸收,增强免疫力。活瓷不仅能让酒及各种饮料瞬间变得美味,也让食物保存的更久,更可活化人体内的细胞,还可排除体内的毒素和重金属,促进血液循环、帮助新陈代谢、养颜美容,使人不易老化、改善过敏性皮肤、降低高血压、消除酸痛疲劳。所以,活瓷应当成为餐具设计选择的首要质材。

其次,功能上的改变。就目前的餐具而言仅仅是沿袭了以往餐具的实用功能,而在其他领域并无更为周全的考虑。消费者不仅仅需要一个盛食物的容器,而且还需要它同时具备审美的功能、增进和使用者之间情感的互动性,增加餐具的就餐环境美化和趣味性。用餐不单是为了完成一个“任务”,应使整个用餐过程变得更加的富有情调与趣味,从而达到满足消费者身心的愉悦!

再次,外形上的改变。设计师的工作不是简单的重复,有时需要设计师去引导消费者,留给消费者更多的选择空间。通过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发现常用的餐具没有特色,大都以圆和椭圆为主,不能更多的调动我们的其他感观。所以在餐具外形上做出调整和增加其外形的多样性和趣味性也是很重要的满足消费者需要的一种有效选择。

第四,色彩上的改变。由于精美餐具主要针对的人群是有情调的小餐厅和充满情调的新贵家庭,所以餐具本身的色彩主要还是以白色为主,再辅以扑克元素作为图案,这样看上去简洁、充满趣味、富有品味,比较符合这一部分人群的消费倾向。

第五,设计对象的改变。市场上的餐具一般都针对普通大众而设计。而这里研究的餐具是针对更加有特色、有情调的小餐厅和充满情调的新贵家庭或者年轻人而设计的。特别是充满幻想情调的年轻人应该是追求内心体验、物质、精神享受和生活品位。一个真正的“新贵”必须具有一定的生活品位、思想水准和艺术鉴赏能力。因此我们设计的餐具在实用和精神层面都能满足他们的追求。

最后,人机环境的系统分析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餐具的更新、生活节奏的加快等一系列的社会与物质的因素,使人们在享受物质生活的同时,更加注重餐具在“方便”、“舒适”、“可靠”、“价值”、“安全”和“效率”等方面的评价,也就是在餐具设计中常提到的人性化设计问题。一般性餐具必须兼顾心理层面的问题,需要更多的符合美学及潮流的设计,也就是应以餐具人性化的需求为主。一般情况下,在设计中常以上述第三项较为强调,而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则是以餐具的视觉效果、商场气氛及价值来决定购买行为的成立与否,但作为一名好的设计师应为餐具长期使用的效果及舒适性负责,尤其是避免伤害与危险的防止更是不可忽视的考虑因素。在现今餐具和质量逐步提高,且消费者对商品品质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各餐具制造商们无不力求突破,希望能出奇制胜,打动消费者的心。然而,一个好的餐具设计是可以涵盖形态和人机因素的,餐具的外形一样也可以有机会作到人机工程的发挥。增加了趣味性和功能性。这种餐具应当超脱餐具造型上的束缚,除让其更好用之外,也同时赋予了餐具新的意义与想象空间。在设计上不只是考虑操作要符合人机工程学,在材料上也应力求人性化,增加餐具的亲和力,以提高餐具的“EQ”。

总之,设计的意义在于解决用户的现实需求;体贴入微而人性化的设计会让人欣慰的微笑,幽默感十足的设计又会让每天辛苦奔波中的人们放松下来,瞬间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所以说灵感来源与对生活仔细的体验,设计过程需要仔细的分析,而我们希望能以一种简单轻松的态度来解决餐具中的美学问题。(www.xing528.com)

参考文献

[1] 简召全主编.工业设计方法学[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2] 鲁晓波、赵超编.工业设计程序与方法[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3] 丁玉兰主编.人机工程学[M].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注释】

[1] 作者简介:四川师范大学草堂校区教师,四川成都,邮编:610072

[2] 作者简介:西华大学人文学院,四川成都,邮编:61000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