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说,“药食同源”。和药材一样,食物也有温阳泻火、补阴祛邪的特性。面对着鸡鸭鱼肉各色佳肴,有些人甘之如饴,有些人却味同嚼蜡,甚至吃后还会大病一场。这就是因为没弄清自己的“寒热”体质,“下错了筷子”。
分辨寒热体质很简单
中医认为,“寒热”体质是辨别疾病性质的基本,《黄帝内经》称“阳胜则热,阴胜则寒”,也就是说,寒证是表示机体阳气不足或感受了寒邪,热证则表示机体阳气偏盛或感受了热邪。
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中医肿瘤科主
任
医
师李佩文
教授告诉《生命时报》记者,辨别体质其实不难,生活中的很多细节都能提醒我们。实热体质的人多身体壮实、舌质偏红、喜喝冷饮,平时常会便秘;虚热体质的人大都较瘦,容易上火,导致嘴角生疮、大便不通、面色潮红,常常咽干、口渴,易心烦失眠;虚寒体质的人畏寒怕冷、手足发凉,通常不到冬天就已穿上了棉衣;寒实体质的人极其少见,可见水肿、痰实等症。
“而食物有寒、凉、温、热等不同性质,按照‘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原则,体寒者宜食热性食物,体热者宜食凉性食物。”
体寒者冬季重温补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内科主
任
医师
姜良铎
教授说,从历代中医食疗书籍所记载的300多种常用食物分析,各种性质的食物除都具有营养保健功效外,温热性食物属于阳性,有散寒、温经、通络、助阳等功效;寒凉性食物属于阴性,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功效。
“现在是冬季,寒性体质者应以温补为原则,注重健体祛寒,不要吃太凉的食物,如西瓜、西红柿、苦瓜等。”
李
教授说,另外,中医中滋阴的食物要多吃,肉类的羊肉、兔肉、鹿肉,蔬菜中的韭菜、葱、姜、蒜、胡萝卜、白菜、土豆,水果中的荔枝、桂圆,调味品中的芥末、花椒,饮料如普洱茶、红茶,其他如海参、鸡蛋等都是不错的选择。(www.xing528.com)
至于热性体质者,
李
教授认为,冬天他们一般会比较舒服,别吃太多凉东西就可以了。
体热者夏季要清淡
“到了夏天,需要注意饮食的就是热性体质者了,寒性体质者倒没有太多顾忌。”
姜
教授说。体热者夏季一定要吃得清淡些,萝卜、西瓜、菱角、莲藕、鸭肉、瘦猪肉、甲鱼、葡萄、柠檬、海带、菊花茶、绿茶等要多多光顾。
李
教授则认为,夏季气候比较炎热,出汗多,可以吃点银耳。需要注意的是,喝水时可以适当加点苏打,或是最好能喝碱性饮料,否则光喝白开水,可能带走更多的电解质,人容易感到疲乏无力。“可以吃点海带炖鸭子,用整鸭、水发海带,配以适当作料炖煮;或是水发银耳和豆腐一起炖也不错。”
饮食要顺应自然变化
“除此之外,无论寒热体质,饮食都必须和四季的运行情况保持一致,这样才能顺应自然环境、气候、地域的变化。”
姜
教授说。元代长春子丘处机在《颐生集》中说,“春之时饮食之味,宜减酸增甘以养脾气;夏之时饮食之味,宜减苦增辛以养肺气;秋之时饮食之味,宜减辛增酸以养肝气;冬之时饮食之味,宜减咸增苦以养心气”。
养成科学、合理的饮食习惯,并需遵循五味调和的原则,才能对身体起到全面的滋养作用,真正做到“长有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