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天涯海角”之争:崖县还是广西?

天涯海角”之争:崖县还是广西?

时间:2023-05-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种看法认为“天涯海角”就是在海南崖县。“钦远于廉,则天涯之名甚于海角之可悲矣。”可见早在宋代钦、廉二州已有“天涯亭”、“海角亭”,一直保存至明清时期。“天涯海角”在今海南崖县,几成定论。现有人提出“天涯海角”不该专指今海南的崖县一处,还有今广西的灵山、合浦等处,其得名较崖县还早近700年,也就是说在海南崖县“天涯海角”刻石之前早已有“天涯海角”这个地方了。

天涯海角”之争:崖县还是广西?

天涯海角原泛指僻远的地方,历代封建王朝往往把被贬谪的官吏流徙到天涯海角之地。古代诗人也喜用天涯海角抒发情感,唐代王勃在《杜少府之任蜀州》诗中有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白居易《春生》诗中有春生何处暗周游,海角天涯遍始休的著名诗句。究竟天涯海角

在什么地方,人们都怀有特别兴趣,而今天却仍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一种看法认为天涯海角就是在海南崖县(今三亚市)。《人民画报》1980年第3期在介绍海南岛风光时说:相传海边石上天涯两字为北宋文学家苏东坡贬谪海南时所题,现已被辟为天涯海角游览区。主同此说的还认为由于崖县在古代交通十分闭塞……宋代著名的文学家苏东坡(即苏轼)曾被流放到这里,现在这里还保留有苏公祠,祠内有苏东坡的石刻像和数块墨迹碑等。(宁山《地理知识》1980年第1期)。张子桢主编《中国地理知识》在《天涯海角在什么地方》命题中说:我国确有天涯海角这个地方,就在海南岛南端,马岭附近的一个美丽的海湾处,现已辟为天涯海角游览区。这里东距崖县所在地三亚二十六公里,西距崖城(原崖县旧址)二十二公里。在一片怪石中,有两块嶙峋的巨石,一个凿上天涯,另一个上刻海角,两相对峙,蔚为壮观。中国青年出版社1982年出版)

另一种看法认为天涯海角不只一处,并非专指崖县。据周去非《岭外代答》卷一记载:钦州(今广西灵山)有天涯亭,廉州(今广西合浦)有海角亭。钦远于廉,则天涯之名甚于海角之可悲矣。可见早在宋代钦、廉二州已有天涯亭海角亭,一直保存至明清时期。据史载,天涯亭在北宋中期即已得名,而海南崖县的天涯海角刻石时代要比钦、廉二州的天涯亭海角亭晚得多。据清光绪崖州知州钟元棣《崖州志》卷二二金石志记载:天涯石刻下马岭海边石上,与海判南天(刻石)相去咫尺。字大三尺许。旁镌雍正十一□□□程哲,字四寸。

海角刻石距天涯刻石不远,大小相近,但字体不同,天涯二字为楷书海角二字为行书,《崖州志》没有记载,时代显然要比天涯刻石迟。据《崖州志》天涯二字是在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程哲任崖州知州时所书刻,天涯”“海角即因这两处摩崖石刻而得名,较之钦、廉二州天涯”“海角因亭而得名迟近七百年之久。关于崖县苏公祠问题,据《宋史。苏轼传》和《苏东坡全集》,苏东坡于绍圣四年旧历七月三十日从惠州抵达儋州,经居三年,于元符三年(1100年)(www.xing528.com)

旧历六月离开海南北上,次年卒于常州。但没有任何资料证明他曾被流放到崖县,并曾在崖县刻石书写过天涯二字。因此,宁山所说苏公祠系张冠李戴。崖县绝无苏公祠,只有唐李德裕祠,在多港峒。据《琼州志》记载,苏东坡在海南岛的遗迹祠堂有儋县桄榔庵、载酒亭、东坡坐石、海口府城苏公祠等。故苏公祠不在崖县而在海口(徐恒彬《天涯海角辨析(一)》,《地名知识》1980年第3期)。张云石在《崖县天涯石刻非东坡手迹》一文,认为苏东坡于绍圣四年(1097年)到儋州,居三年,所到之处均有诗作可查,现存四千多首诗中没有一首是写崖州的,因而天涯非为苏东坡手迹(《羊城晚报》1961724日)。田青也据《宋史》和《 东坡 先生年谱》,认为苏在儋耳(即儋州,今海南儋县)三年内,甚至连一般的出游都有详细记载,却找不到他到六百里外天涯海角所在地的崖州去的任何记录。天涯当然不可能是他的手笔(《旅游天地》1980年第1期)。郭沫若曾去天涯刻石实地查考,指出相传为苏东坡所书,但字体殊不类,其后得见《崖州志》,既得此资料,因三往天涯海角目验天涯二字之旁确有小字依稀可辨,证明的确为清雍正十一年程哲书刻,与苏东坡无关(《天涯海角》载《羊城晚报》1962220日)。

天涯海角在今海南崖县,几成定论。因有刻石天涯”“海角为证,而天涯二字又传为北宋文学家苏东坡所书写,故广为人们所传颂而闻名。现有人提出天涯海角不该专指今海南的崖县一处,还有今广西的灵山、合浦等处,其得名较崖县还早近700年,也就是说在海南崖县天涯海角刻石之前早已有天涯海角这个地方了。(王天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