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反违章安全管理
违章是电力生产的大敌,是电力生产事故的主要根源。要有效地提高电力企业安全生产水平,就必须杜绝违章,特别是习惯性违章。持续、深入地开展反违章工作是电力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的客观要求和重要内容,是减少安全事故、控制安全局面的有力措施,是电力安全生产的长期任务。
1.违章的概念和分类
违章是指在电力生产活动过程中,违反国家和行业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程标准,违反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反事故措施、安全管理标准要求等,可能对人身、电网和设备构成危害并诱发事故的管理的不安全作为、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环境的不安全因素。
按照违章的表现,违章可分为行为违章、装置违章、管理违章。
按照违章者本人的安全技术素质与思想、心理、习惯等,违章可分为习惯性违章和偶然性违章。偶发性违章指由于缺乏安全技术知识发生的不安全行为;习惯性违章指固守旧有的不良作业传统和工作习惯违反工作规程的行为。它是一种长期沿袭下来的违章行为,不是仅在一代人身上而是在几代人身上反复发生过,也不是在一个人身上偶尔出现,而是经常表现出来的违章行为。
2.习惯性违章的危害
(1)导致发生事故,埋下隐患
习惯性违章是一种习以为常的工作恶习,其危害性突出在“习惯”上,由于见得多了,反而认为是正常行为,因而对事故失去了应有的警惕性,给安全生产埋下了事故隐患,是造成事故的主要根源。
(2)淡化安全意识,麻痹思想
习惯性违章之所以积习难改,主要在于能尝到不少“甜头”,在于有侥幸心理作怪,这无疑是慢性中毒,慢慢侵蚀着安全生产的肌体,造成思想麻痹大意,工作粗心大意,施工随心所欲,安全视为儿戏,安规看成多余,有章不循、违章指挥势在必行,我行我素、明知故犯屡见不鲜。若长此以往,安全观念将自行消失,安全意识将不断淡化,安全形势也就岌岌可危。
(3)放松安全管理,纪律松弛
违章是缺乏安全管理的一种表现形式,习惯性违章是安全管理的一种极大隐患,违章越演越烈,管理越来越差,安全越来越无保障。
3.习惯性违章的特点
(1)顽固性、多发性
要改变或消除受心理支配的不良习惯并非易事,习惯性违章具有顽固性,需要经过长期的努力,才能纠正不良的工作习惯。
(2)继承性
习惯性违章是由不良习惯逐步自然形成的违章,具有一定的继承性和延续性。
(3)排他性(www.xing528.com)
习惯性违章具有一定的自我支配的心理定势,有习惯性违章行为的人固守不良的传统做法,有很强的排他性,总认为自己的习惯性工作方式“管用”、“省力”,而不愿意接受新的、标准化的工艺和操作方式。
(4)潜在性
某些习惯性违章行为,往往不是行为者有意识所为,而是行为者的潜在习惯使然。行为者尽管在作业前采取了周密的安全措施,但由于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不良习惯发生了作用,无意识地违反安全防范措施,因此出现误操作或误作业,导致事故的出现。
(5)侥幸性
由于习惯性违章行为导致事故发生的概率较小,容易产生一种错误的理解,即认为在一次活动中,小概率事件不会发生。这种错觉,增加了侥幸心理。
4.习惯性违章的防治方法
对于习惯性违章,必须防患于未然。
(1)从“学”上下工夫
认真开展安全活动,认清习惯性违章的本质及其危害性,深入领会习惯性违章的特点。认识习惯性违章的危害性,使广大职工达成“违章就是事故之源,违章就是死亡之源”的共识。
(2)做好“查”违章工作
狠下工夫抓异常、抓未遂,把习惯性违章制止在萌芽状态。
要切断偶发性违章向习惯性违章发展的通道,从根本上杜绝习惯性违章产生的根源。
深入开展“百问百查,隐患排查”活动,从身边查起,“纵向查己、横向查人、我查人人、人人查我”,逐一排列,认真地对隐患点提出相应整治措施,从而达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
(3)严格处罚
对习惯性违章现象除进行批评和举报,使习惯性违章失去生存的环境,还应坚持奖罚分明,做到有法必依。对违章进行现场动态考核,实行违章记分制,重奖重罚。
(4)持之以恒反违章
习惯性违章是一种长期反复发作的顽固性违章作业行为,克服它必然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决不可急于求成,而要有持之以恒的决心和坚强的耐心;同时坚持教育培训,强化行为规范,纠正行为失误,培育良好的安全文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