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进水阀的日常运行
主进水阀的日常运行与机组的运行工况紧密相连,根据实际运行工况仅进行全开或全关操作,其实际运行状态包括全开、全关和隔离状态(退出运行)。当机组在正常水轮机工况、抽水工况运行时均需进行全开或全关操作;而当机组在调相工况运行时,主进水阀应保持在关闭状态。在机组设备检修时,主进水阀将进行安全隔离,投入检修密封及检修旁通阀,并确保其在全关状态。
大中型抽水蓄能电站主进水阀的开启和关闭,主要由其自动控制系统控制并由其液压操作系统来实现。当接收到远方监控或现地控制盘柜的开启或关闭指令后,将自动执行主进水阀开启或关闭的规定程序。由于受到主进水阀的制造厂家、具体结构、功用、控制系统、自动元器件以及用户的要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日常运行的特点和管理要求也不同。相对于目前常用的PLC自动控制系统,其运行可靠性及稳定性均相对较高,能够满足机组安全运行的各项要求。
在设有尾水事故闸门的机组,主进水阀与尾水事故闸门之间必须设有可靠的相互闭锁。当尾水事故闸门全开时,才能允许主进水阀进行开启操作;当主进水阀全关时,尾水事故闸门方可进行开启或关闭操作。尾水事故闸门全开信号及主进水阀全关信号均应接入对方控制系统,一旦在机组运行时出现尾水事故闸门异常下降将及时紧急关闭主进水阀,以保护尾水事故闸门不受异常损坏。
主进水阀通常设置有多个本体位置开关信号及模拟量开度信号,方便阀门开启/关闭位置的运行监视和实际控制。其密封投入及退出信号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取自其位置开关信号,随活动密封投退而动作;另一种是取自密封投入腔或退出腔压力开关信号,用以监视密封实际投退位置或用于阀门开启或关闭的实际控制。旁通阀宜设有全开/全关的位置开关信号,同时可以增设模拟量开度信号以加强对其操作的全过程监控需求。
下面简单介绍国内某大型电站的球阀开启和关闭过程。
1.开启程序
收到主进水阀打开指令后,退出接力器锁锭,打开工作旁通阀(检修旁通阀在常开位置),当蜗壳建压后,退出工作密封并保持在退出状态,主进水阀活门打开,随后关闭工作旁通阀。参照液压系统附图,具体执行步骤如下:
(1)监控PSCS发出开球阀命令到主进水球阀逻辑控制单元(+IV01PLC)。
(2)+IV01PLC首先发出退接力器锁锭命令,—Y0208励磁,—VP206阀芯移至平行位置,锁锭退出。锁锭位置开关—S0220和—S0226动作反馈至PLC后,—Y0208失磁。
(3)同时发出工作旁通阀打开命令,—Y0300励磁,—VP300阀芯移至交叉位置,旁通阀—VN000打开,全开时全开位置开关—S0310动作反馈至PLC,—Y0300失磁;
(4)工作旁通阀打开时给蜗壳充压,压力开关—S0600动作反馈至PLC;
(5)PLC发出工作密封退出命令,—Y0400励磁,VP400阀芯移至交叉位置,使VP004上腔带压,VP004阀芯移至交叉位置,工作密封退出。
(6)当工作密封关闭腔压力低于整定值时,工作密封投入腔压力开关—S0400复归,工作密封退出信号发送至+IV01,PLC发出球阀开启命令。(www.xing528.com)
(7)—Y0200励磁,VP200移至交叉位置,压力油到达VP000右侧,使接力器下腔接通压力油,球阀开始打开。VP000右侧腔与接力器下腔经节流板连通,—Y0200失磁,VP000仍可保持在斜平行位。而VP004下腔与接力器下腔相连,VP004保持在交叉状态,确保工作密封保持在全开位置,—Y0400失磁。
(8)球阀全开信号收到后,—Y0302/Y0303励磁,关闭工作旁通阀。
2.关闭程序
收到主进水阀关闭指令后,打开工作旁通阀,关闭主进水阀活门,当确认其关闭到位后投入工作密封,随后关闭工作旁通阀并投入接力器锁锭。具体执行步骤如下:
(1)监控PSCS发出球阀关闭命令到+IV01PLC。
(2)PLC首先发出工作旁通阀开启命令,—Y0300励磁,旁通阀—VN000打开。
(3)同时,PLC发出球阀关闭命令,—Y0202和—Y0203励磁,—VP202和—VP203阀芯移到交叉位置,接力器主配压阀—VP000右侧腔排油,而左侧腔一直充压,—VP000阀芯右移,接力器上腔接通压力油,下腔接通排油,球阀开始关闭。
(4)当球阀全关时,全关位置—S0214/S0215开关动作,+IV01盘柜球阀全关指示灯亮。
(5)球阀全关后,接力器下腔压力为零,—VP004阀芯在下腔常水压的作用下上移到平行位置,下游密封投入腔接通水压,退出腔排水,工作密封投入。
(6)工作密封投入腔压力开关—S0400动作后,PLC发出工作旁通阀关闭密令,—Y0302和—Y0303励磁,工作旁通阀—VN000关闭。
(7)当工作旁通阀全关后,PLC发出锁锭投入命令,—Y0206励磁。
另外,当压力钢管排空时,在主进水阀需要进行无水开启和关闭的过程中,应特别注意主进水阀检修密封和工作密封的退出情况,防止因为密封操作水源丢失而导致在无水操作过程中损坏密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