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羊布氏杆菌病:诊断与防治

羊布氏杆菌病:诊断与防治

时间:2023-05-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羊布氏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羊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慢性传染病,特征是侵害生殖系统和关节,妊娠母畜发生流产、胎衣不下、生殖器官和胎膜发炎,引起流产、不育和各种组织局部病灶。

羊布氏杆菌病:诊断与防治

羊布氏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羊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慢性传染病,特征是侵害生殖系统和关节,妊娠母畜发生流产、胎衣不下、生殖器官和胎膜发炎,引起流产、不育和各种组织局部病灶。公畜表现为睾丸炎及不育等。

一、发病病因

引起羊发病的为马耳他布氏杆菌,该菌对0.1%升汞、1%来苏儿、2%福尔马林、5%生石灰乳较敏感。

二、流行特点

母羊比公羊易感,成年羊比羔羊易感。病畜和带菌者是主要传染源。病菌随乳汁、精液、脓汁、特别是随流产胎儿、胎衣、羊水、子宫和阴道分泌物等排出体外。在缺乏消毒和防护条件进行接生、护理病畜,易感染和人为传播。消化道是本病主要感染途径,其次经皮肤、黏膜及生殖道感染较常见。某些吸血昆虫也传播,自然交配可相互传染。无明显的季节性。

三、诊断要点

1.症状。主要症状为妊娠母羊流产,流产常发生在妊娠后的3~4个月,流产前病畜食欲减退,精神委顿,起卧不安,阴道中流出黄色、灰黄色黏液,流产母畜多发生子宫内膜炎,排污秽恶露。其他症状有早产、产死胎、乳房炎、关节炎、跛行、公羊睾丸炎和附睾炎。(www.xing528.com)

2.病变。病变主要发生在生殖器官。胎盘绒毛膜下组织呈黄色胶样浸润、充血、出血、水肿、糜烂和坏死,胎衣增厚,布有出血点。胎儿皮下和肌肉有出血浸润,真胃中有淡黄色或白色黏液絮状物,脾和淋巴结肿大,肝出现坏死灶,肠胃膀胱黏膜及黏膜下可见有出血斑点。公羊睾丸有出血点、坏死灶及组织增生。该病通过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和实验室检查相互配合,才能作出正确的诊断。

四、防治措施

定期对疫区羊进行本病预防接种和血清学检查,淘汰阳性羊。外购羊时必须严格检疫。对价值昂贵的种羊,可在隔离条件下治疗,用0.1%高锰酸钾溶液冲洗阴道和子宫,必要时用磺胺磺胺眯和抗生素治疗。可疑病例可用土霉素金霉素磺胺类药物治疗,一经确诊患有本病,最好作淘汰处理。

五、预防

1.对从未发生过布氏杆菌病的羊群,坚持自繁自养,不从疫区引进羊只;引进的羊只须并在隔离条件下检疫,确定无感染后方可。

2.对于受病威胁的羊群,每年用凝集反应或变态反应定期两次检疫,检出阳性病羊立即淘汰,可疑病羊及时分群隔离饲养,等待复查。受污染羊舍、运动场、饲喂用具等用5%g福尔马林或来苏儿溶液、10%~20%石灰乳、2%氢氧化钠溶液等消毒。流产胎儿、胎衣、胎水及分泌物等应深埋处理。

3.布氏杆菌病常发地区,每年应定期对家畜预防接种,接种过疫苗的不再进行检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