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世情的召唤与通感的自然
在反本质主义的思潮中,当代艺术逐渐放弃了对宏大主题的阐释,放弃了对终极真理孜孜不倦的追求。在小说艺术这里(如以迟莉、方方、刘震云为代表的九十年代新写实主义),它不再是全面地讲述一个故事或完整地塑造一个人物为目的,世态人情,庸常生活的烦闷成为流动在小说艺术中的情绪。而诗歌艺术,如以韩东、于坚为代表的“第三代”诗,“像市民一样生活”则成了诗人的口号。在影视艺术中,对人性的哲理沉思出现了一种从沉重到轻松、从滞重到游戏、从惨烈到消费的转变,我们看到,英雄气质不仅被民间化了(如《红高粱》),而且也被市民化了(如《埋伏》),对爱情的玄思,从先前的性暴力(《菊豆》),性政治(如《大红灯笼高高挂》)的尖锐刺痛,成为了年轻导演的轻喜剧(如《爱情麻辣烫》),或者城市中怨而不怒的情感纠缠(如《苏州河》、《开往春天的地铁》),或者索性避而不谈,而专心固执地叙说成长的忧伤(如《十七岁的单车》)。
从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出,艺术中的诗性结构进一步泛化。日常生活自由地出入于文本世界,日常情态是保存诗性的重要源泉。捕捉现实生活中的某一瞬间,对世态人情的展示,表达一种观察事物的角度以及对人情的体悟,从而对现实的生存状态予以揭示:这便是当下艺术的诗性结构的全部策略。在影视艺术中,世态人情往往包涵了三个方面:(1)表现光景流连的心境,对岁月的流逝,青春故事消散,怀着感伤心境去感受事物,构筑一个情性世界(如《花样年华》)。(2)漂泊城市的孤独心境,情感纠葛与离愁别绪的情绪体验(如《苏州河》)。(3)日常的温暖人情,寻常巷陌中的欢愉,意味着一种感悟存在的深化(如《榴莲飘飘》、《青木瓜之味》)。这种诗性结构用寻常百姓的人情构筑成的情性世界,更能显示出生命欲求的本质真实,毕竟在世俗人情中,体验最真切的感动莫过于人世冷暖氛围中个体的孤独。
世态人情因其世俗与平易性而具有一种强烈的召唤效果,于是,诗性在情感的变奏中得以建构,出现文本召唤不可缺少的情感特质。《春光乍泄》里的颇具哲性之思的人性孤独(如巨大的时空差异,强烈的疏离感,情感的无所寄托),统统被台北小吃摊上的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所消解。《榴莲飘飘》在经历了辛勤的生活奔波,与冷漠动荡、孤独无援的城市环境后,阿芬一家人围坐在桌边,在一片争吵声中,小心翼翼分榴莲的场景所透露的温情,便在世态炎凉中熠熠生辉。众所周知,在艺术种类中,音乐是最具抒情性的。因此,我们发现,在许多当下的影片中,音乐的比重越来越大,(7)而且参与影片的方式也十分多样化。如《青木瓜之味》的开始,少爷弹奏的音乐成了主人公梅出场的背景音乐,随即又有器乐合奏,既表达了人物关系,又渲染了影片的情氛。《偷妻》的音乐不仅有民族乐,也有西洋乐。而在《苏州河》中,音乐的运用则更为细腻,不同层次的音乐明显地三级跳,使得在虚构与真实之间缠绕的爱情故事更具有抒情性。马达与牡丹坐在沙发上看着盗版故事片,电视机里传来了片末的歌曲,这标志着播放的故事片的结束,这是虚构故事中的虚构;牡丹随即一个人轻声唱歌,这是由作为影片叙述所虚构的故事中的过去时态;再接下来,牡丹坐在马达的摩托车后座上,风吹拂着牡丹的头发,画外传来了音乐声,这是经过录音师制作加工后的影片歌曲,是影片导演虚构的现在时态。三种音乐元素的运用明显具有情绪跳跃感,寓意了马达与牡丹不断深入的情感发展。(www.xing528.com)
这种世情抒情具有强烈的感性色彩,它告别了优雅的美丽,将庸常的生活引入到文本世界,于是,自然界又再一次地意味深长起来。如果说,在浪漫时期的自然与人类是透明的明喻关系,现代艺术中的自然与人类是陌生化的隐喻关系的话,那么,在当下亚洲的影片中,重新透露出“天人合一”的传统理解。这种具有传统文化色彩的天人合一绝非是浪漫时期卢梭式的“回归自然”。人类在“回归自然”的过程中,仍保存自身的独立性,因此,回归的结果便是自然被人情化、人性化了。而“天人合一”则是人类被自然物化了,自然与人类相与为一,回归到一个充满生趣、通体明澈的生命本源处,构成了一片诗性世界。
当下崛起的越南影片就透露出这样的文化气息,其中,《青木瓜之味》较为典型。拍摄具有具体物象的青木瓜,使之成为少女成长的象征并不难,但影片却要传达出一种苦涩而清香的成长滋味,这就困难起来。滋味属于一种味觉的体验,影像属于一种视觉的体验,声响则是一种听觉,影视艺术拥有后两者的优势,但恰恰缺乏前者的味觉体验。在影片中,导演采用了通感策略,打破感觉器官的分隔界限,调用了自然界中众多的生命因素,甚至利用了急剧变化的气候条件来逼视生命成长的痕迹,当这种逼视到达了感知的极致时,人类的感觉终于相通起来。我们看到,影片中天气变化急剧,时而天气晴朗,时而乌云密布,时而大雨磅礴,时而艳阳高照,这种热带雨林气候条件使弥散在自然界中的生命气息更为浓郁,几乎让我们闻到了大雨初晴时绿色植物的气息,强烈的光线照射得植物绿得逼人眼,地气在温暖的阳光中慢慢升腾的潮湿,从木瓜树上浸出的乳白色的汁液慢慢滴落在青翠欲滴的绿叶上,跳动的青蛙,乱窜的蜥蜴,结对的蚂蚁不仅带来了自然的活力,而且在逼近自然的同时,让观众贴近了来自自然的生命气息。当梅俯身仔细察看搬运食物的蚂蚁队伍时,土地散发的湿润气息让人如同身受。影片甚至在人的食物方面也花了较大的心思。在艳阳下,老嫫嫫教梅炒菜,铁锅哧哧地发出声音,碧绿的青菜下锅,一道道白烟上升。在色彩鲜明的对照与声响本真的还原中,我们几乎闻到了菜肴的气味。应该说,在《青木瓜之味》中,不仅有视觉上的形、色,听觉上的自然声响,更有一种味觉上的滋味与气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