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作为人类文化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社会生活密不可分的,审美发生学的研究已经证实,艺术的基本社会功能就是协同功能,通过艺术活动来教化社会成员、协调社会关系、传递文化、规范道德和行为方式、沟通社会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系。这种功能我们可以在原始艺术、古典艺术甚至一切前现代艺术中清楚地看到。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文化的民主化和传播技术的飞速演进,艺术似乎正走出传统的美学功能,而融入日益商品化、消费化、娱乐化的大众生活之中,而“商品化进入文化意味着艺术作品正成为商品……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消费品”。(26)在这种文化产品的商品化转向中,艺术的传统意义和功能受到质疑,而且,较之于我们的前辈,现代人更喜欢感受和追求视觉的快感,从家居装饰到形象设计,从影视娱乐到广告形象,从美女主持到博客写真……一切都被刺激的形象充斥着,这正如20世纪30年代本雅明所预言的那样,艺术正在从传统的膜拜价值转向展示价值,一切都倾向于展示,外观的美成为普遍追求,外观成为视觉快感的目标,而视觉则成为一个欲望的象征。
视觉形象“正在把我们的现实世界变成为一个‘体验的世界’,其本质乃是满足那种与我们形式感相一致的要求——一个更美更现实的‘本源需求’……”。(27)这是一个充斥着影像的世界,物质世界的实在性变得越来越不可信,因为现实在媒介上(尤其是在电视上)变得失去了重量和重心而转化为一种二维的光影存在,而这种现实的失重使我们更多与影像认同,认为影像就是现实自身,我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多地被影像的美学和道德观念控制,我们陷入“一个如此众多地由视觉和我们自己的影像所主宰的文化中”。(28)然而,没有审美和文化约束的影像是很危险的,甚至是一种“很隐秘地感染毒化现实的方法……”,(29)影像被自身的商品属性驱动着投入整个社会的生产和再生产之中,如果我们不认真地重新审视和建构影像品格,人类必将被影像的本源性美学所驱动,成为“看”的欲望和“看”的快感的机器,沦为影像的奴隶。(www.xing528.com)
影视艺术的出现,是人类文化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突破,也是关于人类“看”本能的一次物质化证明,人类在没有任何活动影像审美经验的情况下接触这一陌生的艺术形式,竟然几乎没有丝毫障碍。历史上第一篇影评的作者安德烈·盖伊盛赞电影“实地捕获的自然景象……竟能给人这么深刻的真实感和生命感”,而中国的一篇《观美国影戏记》也写道:“如影戏者,数万里在咫尺,不必求缩地之方;千百状而纷呈,何舒乎铸鼎之像,乍隐乍现,人生真梦幻泡影耳”。(30)电影美学家安德烈·巴赞从艺术发生学的角度理解人类对于影像的迷恋和本能认知,他认为影像是人类“用形式的永恒去克服岁月……与时间抗衡”的原始需要,是“木乃伊情意综”的具体表现。人对于影像的原始依恋使得“看”比“读”更具诱惑力和影响力,而影像的科技性和平等精神(31)对人类文化也的确产生过不可低估的积极影响。然而,在现代社会和大工业生产条件下,影像精神却正随着商业利润和视觉欲望的操控更多地滑向另外一种形式,即表现为以电视为代表的“天下共此时”的大众狂欢。影像不再仅仅遵循“与时间抗衡”的原始需要,也不再被传统的人文精神、平等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美学规范所约束,而是更多追求消费至上的“欲望原则”和享乐主义。世界被充满欲望的视觉影像所充斥,影像文化和影像精神成为影响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建构的主要因素,人类甚至开始以“看”的视觉方式占有了这个世界,因此,建构影像品格,不仅是关系影像发展自身的问题,同样也是关系社会意识形态和伦理道德建构的大问题。
在艺术中,一个艺术家所使用的艺术语言就是他的思想之路,然而,艺术家通过艺术语言所试图表达的东西恰恰是非私人性的,是对人类具有相当普遍意义的并对群体发生影响的精神感悟。面对艺术品,人们希望看到的是艺术家如何创造了一条通往审美精神的独特道路,而不是以缺乏道德或文化操守的欲望方式所进行的心理发泄,电视剧影像语言更是如此,我们应通过丰富多彩的电视剧影像创作实践,努力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具有高尚文化品格、创新品格和诗意品格的中国电视剧影像叙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